一、骑楼海口市什么性气候有什么自然特征?
海口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高,年降水量丰富,一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骑楼的二层向前伸出到街道边,行人在下面行走,可以躲避下雨,可以躲避旱季阳光暴晒。
二、崇礼的自然气候?
崇礼县境内气候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空气活动频繁,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波动较大,结霜期较晚,雨量偏少,大风日数较多; 夏季凉爽而短促,气温比较稳定,昼夜温差较大,雨量集中,由于山区的地形影响,时有冰雹、暴雨灾害;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初霜出现较早。 全县平均气温的分布受地形、地势影响很大。等温线基本上是东北--西南走向,北部靠近坝头的山岔、大水泉、石窑子、狮子沟、清三营及四台嘴乡的一部分,年平均气温为0-20 ℃,与等高线吻合。 月份 平均降水量(毫米)平均气温(℃) 1-3月 24.7 -8.76 4-6月 141.2 12 7-9月 277.9 16.2 10-12月 40.0 -3.93 历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483.3 历年平均气温(℃) 3.7 自然环境-水文: 县境内地表主要是降水,年平均水量488毫米,降水总量为11.3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平均年径流量为42.9毫米,年径流总量为1.006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至少有0.2141米/年,已开采地利用0.1105亿立方米
三、安庆自然气候?
安庆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四季分明。
四、湖南的自然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光、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
第二,气候年内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第三,气候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显著。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小时,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温度在15-18℃之间。湖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一月平均温度多在4-7℃之间,湖南无霜期长达260-310天,大部分地区都在280-30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五、月亮湖的自然气候?
月亮湖 /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月亮湖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是腾格里沙漠中的天然湖泊。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沙漠深度旅游体验地之一,核心区范围达150平方公里。
距巴彦浩特镇61公里,距广宗寺(南寺)旅游区60公里。
当地牧民称之为“月亮湖”、“中国湖”,因为该湖从东边看好像一轮弯弯的月亮静静地倾诉着古老的故事,从西边沙丘上看好像一幅中国地图,气势磅礴。
月亮湖水面约2000余亩。水深2~4米,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环湖一周4公里。
景区划分为民俗风情区、会所休闲区、宾馆别墅区、生态示范园区和户外体验区五大模块。
能极大满足商务、会议、探险和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的需求。
腾格里沙漠月亮湖倡导“现代文明与生态保护结合”的先进理念,以“生态教育”为宗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发展环境,是目前国内沙漠旅游景区依托环境资源和项目实施把“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两者结合最好的沙漠生态探险旅游基地。
月亮湖位于内蒙古腾格里大沙漠腹地,近年来以其特立独行的野奢风格成为继博鳌、丽江之后的又一高位热点休闲度假胜地。神山、大漠、戈壁、藏传佛教更是赋予了月亮湖这颗沙漠里的明珠无尽的魅力。来到这里,可以享受沙海冲浪的刺激、滑沙的激扬、徒步穿越沙漠的历程、沙漠游泳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体味古人“大漠落日圆”感慨。
六、自然气候有哪些?
1、热带⾬林⽓候
全年⾼温多⾬。太阳辐射年变化⼩,并由于太阳在⼀年内的春分、秋分前后两次通过天顶,所以⽓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
天⽓单调。全年受⾚道海洋⽓团控制,风⼒微弱,季相⽆变化,基本每⽇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倾盆,⾬后天⽓稍凉,第⼆天⼜复如此。
2、热带草原⽓候
全年⾼温,分明显的⼲湿两季。年⾬量700~1000毫⽶,多集中在湿季。⼲季的⽓温⾼于热带⾬林地区,每⽇平均⽓温在24~30℃之间。⼤致每年5-10⽉⼤陆低⽓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从⼏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称⼏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形成湿季。
11⽉到次年4⽉,⼤陆低⽓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来⾃北回归⾼⽓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分⼲燥,形成⼲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3、热带季风⽓候
终年⾼温,年平均⽓温在22℃以上,最冷⽉⼀般在16℃以上冬半年。旱⾬季明显,降⽔集中在⾬季,且降⽔量⼤。
季风显著,旱季时陆地⾼压散发出来的东北季风汇⼊海洋上的⾚道辐合带,⾬季时南半球副⾼发出来的西南季风汇⼊塔尔低压。盛⾏热带⽓旋,与“夏季风”同步,每年5⽉中旬⾄9⽉中旬为热带⽓旋盛⾏季节。
4、热带沙漠⽓候
热带沙漠⽓候的.特点很多,⽐如晴天多,阳光强,⼲燥,夏季热,昼夜温差⼤,风沙多等等。终年⼲旱炎热,尤其热季更是酷热难耐。
5、亚热带季风⽓候⽓候
亚热带季风⽓候⼗分适宜⼈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温多⾬,冬季温和少⾬。
6、亚热带地中海⽓候
亚热带地中海⽓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是13种⽓候类型中唯⼀⼀种⾬热不同期的⽓候类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旋频繁活动,⽓候温和,最冷⽉⽓温在4-10℃之间,降⽔量丰沛。
夏季在副热带⾼压控制下,⽓流下沉,⽓候炎热⼲燥少⾬,云量稀少,阳光充⾜。全年降⽔量300-1000毫⽶,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量多于夏季。如果将地中海地区全年降⽔量制成条形统计图,就会发现它会形成⼀个盆状弧线。
7、温带季风⽓候
夏季⾼温多⾬:夏季太阳⾼度⾓增⼤,昼长,⽓温较⾼,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冬季寒冷⼲燥:最冷⽉均温在0℃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纬度较⾼、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削弱。季风性显著,夏秋常受热带⽓旋影响。
8、温带⼤陆性⽓候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温年较差很⼤,⽇较差也很⼤。冬季受⾼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平均⽓温达26~27℃,最⾼达33℃,北部接近20℃。最⼤年较差达62.3℃。
终年受⼤陆⽓团控制,降⽔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 左右,北部达300~600mm。⾃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9、温带海洋性⽓候
冬暖夏凉,年温差⼩,全年⾬季,冬⾬较多,⽓温年变化与⽇变化都很⼩,降⽔量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多云雾天⽓,湿度⼤。
10、亚寒带针⼤陆性⽓候
冬季长⽽严寒,暖季短促,⽓温年较差⼤。这是因为本区为极地⼤陆⽓团的源地且纬度⾼,冬季⿊夜时间长,正午太阳⾼度⾓⼩,⼜有积雪覆盖,地⾯辐射冷却剧烈,受不到海洋⽓团的调节。
降⽔量少,集中于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降⽔量少是因为本区⽓温低,空⽓中⽔汽含量不多,但这⾥蒸发弱,所以仍属于湿润⽓候。
降⽔集中于夏季是因为夏季温度较⾼,空⽓中⽔汽含量较多,有⽓旋⾬和对流⾬;冬季温度低,⽔汽含量⼩,⼜受下沉的⼤陆反⽓旋控制,所以冬季降⽔少。
11、极地冰原⽓候
冰洋⽓团和南极⽓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候全年严寒,各⽉温度都在0℃以下。
南极⼤陆的年平均⽓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陆,1967年挪威⼈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长。
12、极地苔原⽓候
因常受冰洋⽓团和极地⼤陆⽓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平均⽓温1~5°C,降⽔少,蒸发弱,云量较⾼.⾃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类)。
13、⾼原⼭地⽓候
在中纬度地区的⾼原地区,如青藏⾼原,安第斯⼭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终年低温(⾃海平⾯起每上升100⽶⽓温下降0.6摄⽒度),形成了⾼原⼭地⽓候。⾼原⼭地⽓候的特点最重要的有两个:海拔⾼、⽓温低。
七、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气候与自然带的区别 —— 气候类型是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状况来划分的自然带是根据土壤和植被的类型来划分的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热带雨林气候的环境下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的植被特征,自然带就是热带雨林带.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都以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植被为主,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
八、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10°~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 000毫米。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
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业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相对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5、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大陆西海岸,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
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季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 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6、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大陆东岸,包括中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远东地区的一部分。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年降水量1 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少。
7、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
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 000~3 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8、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带
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
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
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9、亚寒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为亚寒带主要气候类型,又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俄罗斯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俄东部(除南部以外)。
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
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
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高。
10、苔原气候——苔原带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与冰原气候同为极地气候。因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C,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11、冰原气候——冰原带
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
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
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九、世界著名自然景观及其自然气候?
世界著名自然景观,温德米尔湖,穿越昆布连山脉南北走向的一个冰川谷中,面积15万平方千米,湖水的最大深度为64米,是湖区,乃至整个英格兰最大、最长的湖,也是开展水上活动的理想场所。英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就出生和生活在这里,每日以湖为伴、以诗为生,创作了大量影响后世的绝美诗篇,所以有人又把英格兰的温德米尔湖比喻成欧洲的灵感和希望的源泉。
十、瑞典属于什么类型的自然气候?
瑞士的山脉形使得瑞士的气候十分多变,南边的Ticino,属炎热的地中海型气候,其他地区则为中欧气候,夏季温度为20-25°C、冬季为2-6°C,春秋季则为7-14°C。西南部的Valais气候乾燥(降雨量只有53公分),东北地区则降雨量高达257公分,最寒冷的地区在株罗(Jura)。瑞士的夏天多阳光照射,春秋多雨,不同纬度有着不同的温度,每个主要车站都有25个重点渡假圣地的每日气象报告。瑞士的夏季早晚温差十分大,山区常有暴风雨,即使是隆冬也可能常常烈日高挂。 瑞士着名的焚风(Foehn),又又热干,焚风来袭时会使人很不舒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