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8 16:10   点击:109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进行居住区规划的初步理论知识,我想你还是需要多看看别的的规划文本,再回头看看《城市规划原理》中关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手法及要求,规划当中很多地方受到规范的约束,为此对规范的掌握非常重要,你的规划要有理有据。以下回答你的问题: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地解决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的组织形式。

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

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不仅能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区内的安静,而且还有利于城市道路的分工和交通的组织,并减少城市道路密度。

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根据我国各地的调查,通常民,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10000~15000人,用地为15~30hm2。

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即由若干个组团形成居住区。

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住宅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小组的规模,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住宅组团内一般应设有居民小组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和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或代销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停车场库等,这些项目和内容基本为本组团居民服务。

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即居住区由若干个组团形成的若干个小区组成。

当然,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地变化。常见的是居住区规模从小到大,内容由简到繁,质量由低级到高级。

二、居住区住宅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住宅应布置在居住区内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城市道路和居住区道路。在一、二、六、七建筑气候区,住宅布置主要应有利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三、四建筑气候区,住宅布置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风入室的要求;在丘陵和山区,住宅布置除考虑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重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老年人住宅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平均层数反映了居住区空间形态与景观的特征,它是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居住区根据住宅导数,可分为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高层居住区或各种层数混合的居住区。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综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导数结构。

三、居住区设计规范有哪些

《城市居住区住宅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还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还有《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还有《城市绿化条例》 有了这几个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四、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如何规划

比较复杂 ,简单说来 首先看设计任务书 卡规范 结合甲方的具体要求 接下来开始 道路,住宅,景观, 商业, 车库 等等 最后算指标 符合任务书要求 出图 就OK了。

五、关于“城市居住区规范规划设计规范”8.0.5.8表

道路红线与建筑物为平行线

六、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资料集中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重庆大学黄光宇的《居住区规划与设计》;

重庆大学朱光瑾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看好这三本书,小区规划足矣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