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2022年10月24日蒙自将来有发展前途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0 08:11   点击:99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2022年10月24日蒙自将来有发展前途吗

2022年10月24日蒙自将来有发展有前途。

1、蒙自主打旅游文明城市,蒙自过桥米线闻名天下,万亩石榴远消东南亚,渗顷型这里是中国的南天门。

2、消费水平相对地级城市偏高,房价紧追一线城市昆明。

3、来做生意建议搞些建筑、绿化、物流、有关的。

4、蒙自的土特乎罩产石榴、红枣、琵琶、大棚蔬菜都是很畅销的。

5、铁路马上完工开通,丛猜机场也要开始建设。

二、云南哪个地段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我是云南人,但不是德宏人。依我对云南省各地的了解,客观的讲,云南未来发展潜力最好的地段应该是德宏。

德宏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如果云南是一带一厅慎谈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那德宏就是桥头堡的前哨和大门,并且现在保税区建设如火如荼,国家级口岸进一步强化。随着滇缅铁路、滇缅高速的贯通,德宏的边境口岸将进一步扩大,避开马六甲海峡的后续产业如矿产、石油等物流业及加工业将应运而生。综上所述,德宏应该是云南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地方。

云南在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要数昭通市,昭通市最近几年来,交通得到了全方面的改善;昭通的地理位置处于三省的交界处,昭通有可能重返云南省第二大城市。

昭通市首先是人口因素,昭通市户籍人口有630万人,常住人口达到了500万以上;借助人口的扮碰强大优势,孝态昭通市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样可以带动昭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昭通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昭通市的主城区现在已经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转变,交通兴则发展兴,昭通各县现在除了永善县都通了高速;其中镇雄县和威信县已经通了高铁,昭通主城区的高铁站正在修建中,航天航空也正在慢慢起步,未来的昭通将来的定位是打造成川滇黔的区域中心城市,未来的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昭通才是云南省发展潜力最大的电话,昭通这一座有着二千多年的城市,一定会在未来10年中取得 历史 性的突破;昭通的发展、昭通的速度,昭通的明天将是辉煌的明天。

很明显是滇中城市群的地段!包括范围有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州和红河州的部分区域。

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发展资源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地区,已经成为了云南未来发展的重心,以后云南的发展只能看这个地区。我认为滇中城市群发展潜力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人口集中、经济优势和资源集中。

滇中城市群包含了昆明、曲靖、玉溪以及楚雄州的全部县市和红河州北部七个县,总共有49个县市区, 总人口2300万余人,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在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滇中地区的昆明、曲靖都是超越500万人口的地区,其中昆明的人口更是逼近850万,占全省人口比重的17%以上,极有可能成为云南未来第一个人口突破1000万的大城市。 未来的一段时间,滇中城市群的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因此这里也会是全省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以昆明为核心的滇中城市群不仅在人口比重上占很大的比例,在经济比重方面更是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 2020年,滇中城市群包括的区域GDP总和高达1.5万亿余元,占全省比重60%以上。

2020年,昆明、曲靖、玉溪三个地区的GDP分别达到了6733亿、2959亿和2058亿,占了滇中城市群GDP总量的80%以上,楚雄州和红河州北部七县分别占10%左右,都是全省最发达的地区。 所以,滇中城市群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了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在最新的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中,规划形成“一主四副”的框架结构,“一主”指的是昆明,“四副”指的是曲靖、玉溪、楚雄和蒙自。

滇中城市群围绕着“一主四副”的格局,形成了教育、医疗、交通、工商业等资源集中、领跑全省的格局。 在政策的扶持下,滇中地区的科教文卫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未来的资源也只会越来越集中,所以也使滇中地区成为未来云南省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

毫无疑问,滇中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云南省发展潜力最大和最好的地段。除此之外,以大理、保山等为中心的滇西城镇群、以昭通为中心的滇东北城镇群以及云南各边境城市的口岸等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值得关注。

要说云南哪个地段发展潜力最大,本人认为昆曼大通道(铁路)沿线的城市发展潜力最大,这条铁路的最终终点站是新加坡(马六甲海峡),可想这是一条经济动脉式存在的生命线,是南亚多国与中国( 旅游 、能源、经济等)多项合作、交流的主动脉!

本来是红河,现在看来是普洱、版纳了。

三、2018年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解读,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

2018年全面放开落户限制解读,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

让更多的人走进城市,让更多的人进城落户。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未来五年之内,全省除昆明市主城区以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全省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度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将取消对高校毕业生和中高级技工落户限制

草案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融入和落户城镇。到2020年,实现全省累计转户500万人左右,引导250万人在中小城镇就近就地城镇化,促进150万人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落户城镇,推动100万人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改善居住条件实现城镇化。

充分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除昆明市主城区以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全省取消对高校毕业生和中高级技工落户限制。实行来去自由的返农村原籍的'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全面覆盖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全省大中城升唤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度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

此外,草案还提出,继续发挥昆明市集聚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发挥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市、蒙自市、大理市、昭通磨亏市、丽江市、临沧市、普洱市、保山市、景洪市等中小城市及州(市)府所在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小城镇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中的重要作用。

探索行政区划改革

积极推进沾益、马龙、鲁甸、晋宁撤县设区

草案提出,推动建设以昆明为核心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提升曲靖、玉溪、楚雄、红河、大理、昭通等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其在吸纳人口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培育成为大城市。培养促进安宁、宣瞎笑神威、祥云、景洪、芒市等州(市)域中心城市发展。

深入推进昆明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五华区、蒙自市、弥勒市、大理市、玉溪市、文山市等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玉溪市、大理市、丽江市、保山市等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临沧、玉溪、曲靖、楚雄、红河等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推进普洱等建设绿色城市。延续历史文脉推进丽江、建水等建设人文城市。

探索行政区划改革,加大推进泸水、水富、禄丰、祥云、罗平、华坪、建水、勐腊、永仁等县撤县设市,积极推进沾益、马龙、鲁甸、晋宁等县撤县设区,积极探索民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的市撤市改区。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续建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呈贡支线、2号线二期、3号线等工程

草案提出,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昆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0%以上,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40%以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5%以上。

到2020年全省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以上,鼓励和推行昆明、曲靖、保山等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省开工建设干线支线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到2020年城市和建制镇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95%和85%,县城和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87%。城市建成区面积绿地率达到32%,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轨道交通建设重点:续建昆明轨道交通1号线呈贡支线、2号线二期、3号线、6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晋宁线一期)等工程;新开工1号线西北延、4号线、5号线、9号线二期等工程,规划建设呈澄轨道交通;推进滇南中心城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建设,适时启动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昭通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建设“幸福云南”

到2020年,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坚持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次分配调节力度,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率。

到2020年,城乡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

到2020年,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30%。

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以上。探索学区制办学模式,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如何实现如期脱贫

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任务,2016年内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0万贫困人口脱贫。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及,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退出机制,确保脱贫摘帽结果有质量、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

推动教育扶贫

支持迪庆、怒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

草案强调,把民族地区发展融入全省发展大局中,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使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到2020年,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全省总体水平。

支持迪庆、怒江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考加分录取政策,鼓励省内高校每年招收一批掌握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地区逐步实现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学生职业技术教育全覆盖全免费。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此前已在怒江、迪庆两州启动实施了职业教育全免费全覆盖试点,此次14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当地的教育扶贫工作。

建立奖惩机制

建立脱贫摘帽奖惩机制提前摘帽将给予奖励

草案提及,确保全省574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76个贫困乡(镇)、4277个贫困村出列,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实现我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有450万人左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建立脱贫摘帽奖惩机制,对提前摘帽的重点县给予奖励,在攻坚期内国家原有政策不变,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

延展

构建跨越式发展新体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重点方向包括原始创新、生物产业创新资源整合提升行动、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重大攻关行动、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工程、重大产品开发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工程。“互联网+”行动的十二个主要领域包括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旅游文化、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完善现代化市场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省域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