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款适合长途骑行50公里的自行车?
推荐10款中适合长途骑行50公里的自行车,每天往返50公里骑山地自行车比较好,距离相对比较远,一般的自行车速度跟不上山地自行车,另外山地自行车适应各种复杂道路,一般的自行车质量也很难赶上山地自行车。
不管骑什么自行车,都要注意安全第一,50公里还是比较远的,所以首选山地车比较好。
二、公路车好还是山地车好?
骑行入门第一辆车建议选山地车。
山地车是初学者最合适的选择。由于山地车对地面的需求非常低,不论是怎样的地面都能够骑,不太非常容易轮胎爆胎。
山地车车架更加粗犷、结实、减震性能更好,一般都有前叉减震,有的还有后减震,车座较宽骑行舒适度较高。一般使用较宽直把,操控性更好,但骑行时阻力相对较大、速度相对较慢。
公路车比较合适高手,初学者并不适合。由于公路车对路面的规定十分高,有可能仅仅几个碎石子就要公路车轮胎爆胎,并且要是路面过滑公路车比山地车更非常容易跑偏,初学者很有可能驾驭不了那样的车。
如果你只在公路上骑,还是公路车好,毕竟比山地轻松多了,而且把腰弯下的感觉很爽!自己骑车公路,再看那些自行车比赛都很有感觉。国外自行主要销量就是公路车。
而且你那5,6公里也不叫长途。你骑公路骑好了,一天200多公里都没问题。而且再贵的山地,在公路上也是没有几百块的公路快的。
但是,公路车的舒适性要差些了,但适应后就没有问题了。
山地车好.原因1山地车适合给种路面,而且速度上也不压于公路车的速度
2山地车性能好,公路车不注意就容易烂,公路车要求高,一般道路上对他有损坏
建议买山地车
giant和美丽达是个选择
公路车车架很细,但是也很牢固,反正没有山地车车架扎实
公路车的话只适合在比较平稳的公路上骑行,那讲究的是速度啊!骑起来当然很拉风,可是你说在土路上骑行,那肯定选山地车咯!山地车一般的路都能骑行,而且下雨天不打滑的,公路车下雨天就不能在土路骑行了,而且公路车下雨天在公路上骑行的话很容易滑倒,两种车比较起来我觉得应该是山地车骑行更舒服,那你说省时的话我就不知道了,本人骑的是美利达的山地车,我觉得比起同事的公路车,我比他慢一点点,可能是因为他的男的,我是女的,体力应该不及他!反正我是推荐山地车的,但是你说500左右的山地车,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给你一个建议,可以在淘宝上面输入价位,搜寻一下,看好车型,然后去车店逛逛,至少不会被宰,不过真的说实话,500左右的车,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我想好不到哪里去啊!
毋庸置疑,肯定是山地车会好的!首先山地的路面应付能力比公路车好,还有就是长期骑公路车对生殖器官不好!
有土路就不要犹豫,选山地车吧,因为只要是土路,就不可避免有小碎石渣,公路车很容易扎破车胎。
500元左右只能找低端的整车了,去专卖店看看好了
三、山地车好还是公路车?
骑车去健身选山地车为好。
1、轮胎
公路700C相当于28寸,山地是26寸的轮径;山地车的轮胎通常在1.9以上(特殊赛道下可能会选用1.5),而公路车的轮胎宽度多在20毫米上下。
2、车把操控件
山地为了在崎岖山道骑行,追求操控,使用的把比较宽,而公路追求速度,降低风阻,所以车把比较窄。
3、车架
山地在颠簸路面,考虑的是轻量与艰苦的综合,而公路考虑的重点是踩踏刚性,轻量。公路车通常比较纤细(近年基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架比较粗壮),而山地车比较结实。山地车的车架角度很有讲究,而公路车的角度是差不多的。山地车的车轴比较粗壮,而公路车的车轴比较精致。目前随着制作工艺与高科技材料的运用,两种车架除了基本结构以外已经很难发现有什么相同了。
4、刹车
山地车需要力道大,制动力强,全天候的刹车系统。早的山地车使用吊式刹车系统,后来出现的V型刹车提供了更好的制动性能,现在最好的制动系统是从摩托车引进的盘式制动器,或者说碟刹。公路车除了刹车力道以外,最重要就是轻量。
5、前叉
山地车的前叉属于山地车一个重要部件,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性能与舒适都加刚性加轻量的一个结合体,而公路车前叉只是一个属于车架相关的部件而已。
6、重量
重量对于山地和公路来说很主要的,比赛的时候,山地车可以达到12.5kg,而公路最大限制是10.5kg。车子越重,你所消耗的功也会增加,无形中增加自己的多余消耗。
主要还是看你在哪里使用吧,山地车功力大,功率强,但是比较耗电,公路车的底板比较低,只能在坡度不高的路面行驶
取决于你怎么使用,什么场景下使用,这就和买汽车问是SUV好还是轿车好一样。
四、单就爬坡性能来说,公路车和山地车哪个比较好?
单就爬坡性能来说,山地车比较好。
山地车爬坡性能更好一些,主要看的是车的齿比范围,一般山地至少是3盘的,而公路入门级都是两盘的,齿比范围可能会小一些公路车平路骑行更轻巧山地车最初不是为普通公路设计的。
山地车的主要特点是:轮胎宽、车把直、前后减震、骑行舒适。而宽,多齿轮胎提供抓地力和减震器吸收冲击。近年来,前减震的应用已经成为标准,前后减震的车辆越来越受欢迎。一些山地车开始使用辅助把手,但带有上升角度的水平把手变得流行起来。DH车辆上的把手在m以上是比较常见的。
技巧:
爬坡:爬坡时需要调整坐垫位置到可以最大化踩踏效率。在你踩踏到最低点时,膝盖应该稍微弯曲一些,保持在80-90%伸直的状态。这能帮助你更高效更强力地发挥你的大腿主肌群力量。
下坡:当来到下坡时,将你的座管从爬坡位置下调5-8cm。更低的坐垫位置可以帮助你降低重心,以获得更好的操控和陡坡下更大的自信。你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坐垫位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