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大化瑶族景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6 11:25   点击:1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金钗石林

金钗石林又叫“天府石林城堡”,位于马山县金钗镇龙塘村天府屯,这里地处河池市、来宾市、南宁市交界的金三角,或者说位于马山、都安、忻城三县交界的黄金三角之地更明白一些,红水河从边界穿流而过,石林距南宁120公里,距马山县城56公里,交通很方便。进入金钗镇前,会在山上看到金钗镇的全貌,还比较壮观哦。龙塘村天府屯,离镇不远,就几公里,过一座小桥往前一公里就到了,这里是上金钗石林的最好位置。

古零小都百

小都百综合示范村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西距县城10公里,东离古零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 201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将小都百屯确定为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整个村屯的建设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为主题,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结合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建设,坚持“社区即景区、乡村即旅游”的发展理念,着力把小都百综合示范村建设成为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吃住行、游娱购”的一站式时尚生活、休闲农业旅游基地。村内划分为观光农业园、风情百家园、水车园、百花园、百乐园、百香园等6个文化园区,一个集度假、美食、观光、休闲、旅游多位一体新型农村的小都百屯已经初具规模,置身其中您能感受到“乔老河畔是吾家,君若闲时来喝茶”的惬意,欣赏到“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那如诗如画的梦幻美景。

“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

金伦洞位于马山县古零镇新扬村敢花屯金伦山下。因传说中的壮族英雄人物韦金伦曾在洞内读书遇仙获宝而得名。金伦洞是世界第一流的岩洞,是世界十大名洞。洞中乳石千姿百态,各种石柱、石花、石幔、石布、石灯、石盏、石瓜、石果、石禽、石兽数不胜数。由乳石组成的一组组洞景使人眼花缭乱,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妇盼郎归”“老翁垂钓”,也有富于神话传说的“观音探海”“玉柱擎天”,还有风光浩渺的“海底田园”等。洞内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常温保持在 20℃左右。

千年佛教圣地灵阳寺

灵阳寺位于马山县古零村北面约 0.1 公里的荔枝岩,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其规模和影响力居广西第三位。灵阳寺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 年),多次被损毁又重修。寺内现供有 11 尊佛像,均用名贵的汉白玉制成,从遥远的佛教之国缅甸运回来,价值之珍贵,规模之宏大,造型之精美为广西之最。如今,灵阳寺香火旺盛,名声远播周边县市、港澳地区,它不仅是马山周边县市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南宁市环大明山旅游圈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逢佳节假日,灵阳寺游客如云,常年烛光摇曳,香烟缭绕。

“广西八大美景”之一的红水河风光

素有“红河画廊”之称的红水河百龙滩风景区位于马山境内北部,距南宁市 120 公里,离马山县城 15 公里,逆水而上可达大化县城,210 国道和水南高速公路穿过该景区,交通极为便利。悠悠红水河源远流长,万年长河突破崇山峻岭流淌在南国的崇山峻岭之间,两岸奇山绵延 26 多公里,保留原红水河道和多级河床之形态,一年四季可通航、漂流。

弄拉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

广西弄拉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古零镇,海拔 500 米至 700 米,石多土少,土层浅薄,峰林连绵,峰丛间形成 13 个封闭的弄场洼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营造,形成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山弄,景区内有林面积达 133.23 公顷,种植有金银花、两面针、土党参、青天葵等 210多种中草药植物,被定为国家级药物自然保护区。

永州暗河

永州镇位于马山县最西端,与百色市的平果县、河池市的大化县接壤,被人戏称为“马山县尾”。而这个“马山县尾”,因为天公的宠爱,拥有了暗河这名天生丽质的美人,永州因而得以声名远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势平稳,明暗交替,奇景层出不穷,永州暗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人阐述只属于它自己的“别有洞天”。

周鹿镇大坛村“龙灵穿岩”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段古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曾经羡煞不少人,在马山县周鹿镇大坛村的龙灵屯便是这样一处世外桃源之地。龙灵屯四面环山,与山外惟一的联系通道是一条一公里多长的龙灵洞,这个山洞就像是一个“时空隧道”,把山里山外分了个天上地下。更令人叫绝的是,穿过这个山洞到屯里后,又有一个更加神奇的洞府,叫莲花洞,长约3公里,穿过近十座山腹,洞中乳石、石花、石笋、石柱、石幔等琳琅满目,景色极为绮丽。

古零水锦顺庄

水锦顺庄旅游区,坐落在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是一处没有受污染的天然“水吧”,山内有野猪、鹰、黑叶猴等珍稀动物,这里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休闲和养生的理想之地!虽然格桑花已经凋谢,但仍然遮掩不住她的美!

2. 大化瑶族自治县有什么景点

七百弄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西北部的七百弄乡,距县城75公里,总面积达251平方公里。由海拔800~1000的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组成。其特征是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此种地形真实的记录了桂西北岩溶山区和红水河流域的演化历史和生态环境变迁史,是集美学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于一身的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遗产。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是广西开拓红水河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新领域,该公园由千山万弄景区、板兰峡谷景区、石国天都景区、十里幽谷景区组成。公园内有成群、成片、连续分布,仪态万千的高峰丛深洼地、谷地与峡谷、岩溶洞穴、地下暗河、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9000多座,有各种形状的洼地2566个。以山奇、水秀、湖旷、峡险、洼深、石美、洞幽为特色,奇山秀水交相辉映,尽领风骚。并且拥有丰富且独特的生物资源景观,是中国西南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极具科普价值、审美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3. 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1、东兰烈士陵园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兰烈士陵园位于东兰县城西更闹坡,原占地面积94.7亩,建筑面积29720.5平方米,园内设:大门亭廊、仿古排门、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陵墓、解放东兰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著名烈士石雕像、纪念亭、纪念活动广场等纪念建筑设施。其中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版面展线长190米,陈列史料、文物600余件,展览内容有:《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剿匪》、《援越抗美和抗美援朝》、《对越自卫还击战》、《将军及红军老干部》、《悼念先烈活动》、《开创未来》等九个部分,共八个展厅,面积1420平方米。2009年是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为举行纪念活动,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东兰烈士陵园扩建部分总用地面积为120亩,建设用地面积为88.2亩。工程设计建设项目有将军园、将军雕像、-广场、韦拔群烈士纪念馆等组成。

2、巴马水晶宫AAAA

位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发现一个神奇美丽的岩洞,洞中到处可见奇形怪状、洁白清亮、闪闪发光的钟乳石,时任该乡-韦明革给该岩洞命名为“水晶宫”。距乡政府3.5公里,交通方便。当地村民说,发现该洞的那一天,一村民由于劳累在该岩洞外睡觉,醒来发现身旁的小石洞有凉风从洞里吹出,猜测可能是洞中有洞。该村民及同伙凿开小洞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岩洞,洞里的钟乳石全部是水晶状的,形态各异,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获此消息后,时任该乡-韦明革一边组织乡、村干部坚持一天24小时轮守洞口,严防洞里的钟乳石被-,一边请来摄影师摄制“水晶宫”专题片用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努力,水晶宫的消息在中央、区、市、县各级报刊、电视等媒体均做了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该新闻在中央电视台的第4频道和12频道分别滚动播出2次,影响很大。后来“水晶宫”景点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研究所专家科学考察、论证、规划、设计。

3、东兰红色旅游区AAAA

广西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革命斗争、举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东兰县境内有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旧址魁星楼、东兰革命烈士陵园、韦拔群故居、韦拔群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遗址近50处。目前,东兰县所有红色景点全部免费开放,成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2010年,东兰烈士陵园、韦拔群纪念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列宁岩、红七军前敌委员会旧址魁星楼、韦拔群故居等5个景点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一批名录。

4、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AAAA国家级森林公园

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引位于天峨县城西面,距县城6千米,面积为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不等,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95%以上,林相完好,古树参天,生物种类繁多,有蔸兰、金花茶、掌叶木、任豆、喜树、见血清等近30种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600多种高等植物,有锦鸡、林麝、飞猫、猕猴、果子狸等多种珍稀动物栖生其间,堪称是一座物种宝库。而且在峡谷观景台可鸟瞰堪称珠江流域。该森林公园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喀斯特峡谷景观、森林景观、水体景观为主要景观特色。森林公园地带性植被属中亚热带岩溶地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植被保护完好。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岩溶地貌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层次丰富、姿态万千的石山原始森林和原始次森林。

5、凤山世界地质公园AAAA

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总面积50平方公里,由三门海天窗群旅游景区、江洲仙人桥旅游景区、鸳鸯泉旅游景区、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洞穴博物馆、巴腊猴山景区、梦娥瑶寨景区组成,公园以岩溶地质为特征,分布有岩溶峰丛、峰林、水平洞穴、地下河、天窗、竖井、天坑、天生桥、边缘坡立谷、溶蚀洼地等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是中国岩溶地质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类型独特的国家地质公园,也是世界上大型洞穴厅堂数量较多、密度较大的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凤山是我国大型洞穴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世界大型石笋群、世界天窗群、世界最高的地下溶洞峡谷、中国跨度第二的天生桥、千古之谜鸳鸯泉等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同时作为多民族县,蓝衣壮族、蓝靛瑶族、高山汉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蓝”色地带;作为革命老区,凤山是书写着邓小平同志“百色风雷,两江红旗”历史的地方。

6、会仙山AAAA

会仙山风景区:位于宜州市白龙公园内。景区有会仙山、白龙洞、百子岩、雪花洞、百丈深井岩、炼丹岩、白云庵、翼王点将台、烈士陵园、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点。明崇祯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踏勘白龙洞、龙隐洞等37处山洞与江河,历时30天,对境内景观赞美不绝。登会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区时,写下“俯瞰旁瞩,心目俱动。忽幽风度隙,兰气袭人,奚啻两翅欲飞,更觉通体换骨矣。”会仙山风景区1984年被辟为白龙公园。

7、刘三姐故里旅游区AAAA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8、盘阳河风光AAAA

盘阳河,巴马寿乡的母亲河、长寿河。盘阳河发源于广西凤山县境内,全长145公里,在巴马境内流程有82公里,在82公里的流程中就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盘阳河水四进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见底,色如绿玉,如布、如丝、如缕、如风轻漾,顺势而下,全流域无任何污染,于是就形成了盘阳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沉沉浮浮,忽隐忽现,悠然神秘的特点。春、夏、秋三季两岸凤尾竹的娑婆风姿和沿岸盈盈绿意,整条河流可以悠然秀丽喻之。当您走进盘阳河谷,您便能切身体会到寿乡神奇大自然中那风秀、谷幽、气香、水甘的山水特色。在盘阳河谷,您如有幸识得这一带村民自然天成的裸浴风情,您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寿乡盘阳河的神秘与妩媚。盘阳河畔的裸浴,其实是反朴归真的一种古风,也是几千年来这里人们长寿的秘诀。盘阳河水清澈见底,因四进四出地下溶洞而被矿化,于是水中含有十分丰富的矿物质,河水一般恒温于十七八度左右,不冷不热。

9、七百弄风景名胜区AAAA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距离南宁市138公里,构成“南宁—大化—巴马—百色”旅游线的枢纽景区。该景区享有“桂西风景新珠”美誉,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方圆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专家评论七百弄是大自然赐与人类宝贵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该景区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学考察、探险攀崖、采风写生、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1996年4月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旷、洞秘、峡险、洼幽、坝雄和瑶壮民族风情独特等八大特色荣获全国首届风景名胜区展览奖,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建设部考察后将该景区向国务院申报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0、白裤瑶民族风情园AAAA

白裤瑶民族风情园汇集白裤瑶民俗文化的精华,浓缩白裤瑶社会人文景观,展示白裤瑶独特的民族生活,表现白裤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白裤瑶民俗风情园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以古朴、原始为主题,昼营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氛围,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项目:陀螺竞赛、情歌对唱、铜鼓舞、竹筒鼓舞、吹拉利、吹牛角、瑶山歌舞、抢郎配活动。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以其独特的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倍受世人关注。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4. 大化瑶族自治区景点

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88年10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隶属于河池市,由当时河池地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及南宁地区的边缘结合部组成。全县幅员面积2716平方千米,辖13个乡3个镇155个行政村3个居民社区。

1.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4A)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位于珠江流域的红水河中游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距离南宁市138公里,构成“南宁—大化—巴马—百色”旅游线的枢纽景区。该景区享有“桂西风景新珠”美誉,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

2.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4A)

处处是高耸的峰丛,放眼望去重峦迭嶂,高低错落变化无穷,拟人拟物,裸露着奇特的形体﹔遍地可见深幽的洼地,俯首远眺隐约察觉村寨、田间和水池交织其间,不禁嗟汉这小小的一隅之谷犹如世外桃源,大有恍若隔世之感。这个奇妙的境地,磊磊多石,山岩嶙刚,崎岖突兀,间或夹杂坚韧虬……

3.天下第一弄

天下第一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除了大家熟悉的桂林、阳朔等地方之外,其实更有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弄”,这里的神奇让你无法想象。广西大化县的七百弄,是深洼地之王,被誉为“天下第一弄”。弄深近千米,却终年不涝不旱,堪称奇迹。但这奇迹并未给瑶……

4.奇滩怪峡

奇滩怪峡大化电站码头至下游的百龙滩水电站河道,全长26公里,保留了原红水河河道和多级河床之形态,一年四季可通航、漂流。河道曲折,有“八弯八滩”,河滩乱石嶙峋,千奇百怪,如神似仙,若禽仿兽;岸上杂树丛生,悬崖险峻秀美;绝壁上怪画斑驳,疑是天仙神笔;沙洲则沙洁净而……

5.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奇石馆位于大化县城江滨西路,在大化水电站左侧,依坝临河。大化奇石馆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展览厅、陈列室、藏珍阁等,收藏有大化彩玉石、摩尔石等1000多件。馆内主要收藏的大化彩玉石,其产于大化县境内岩滩水电站下游红水河段,生成于……

6.大化岩滩湖景区

岩滩湖景区位于广西大化县,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岩滩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56平方公里的湖面水库,水色清绿,烟波浩渺,一百多个半岛和岛屿,错落有致,千姿百态,景色迷人;众多的水湾畔,瑶壮村寨星罗棋布,家家面湖,户户泊舟,遍布水湾的养鱼网箱,组成“水上人家”,16公……

7.乌龙岭景区

乌龙岭景区大化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和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18—21°C,最低为1月12°C,最高为8月28°C;降雨总量为1440mm左右,相对温度月平均变化不大。乌龙岭地区位于大化电站坝首附近水库的北侧,长分别为6公里,宽2公里,最宽2.7公……

8.古河革命纪念馆

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一派喜庆气氛,坐落于该乡境内原中国共产党右江地方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红楼”里的古河革命纪念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古河乡素有“红-乡”的美誉,除现存保护完整的革命旧址“红楼”外,该乡丹桂村还是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已故……

9.龙着休闲度假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位于距大化县城2km的城南郊区,距水南高等级公路12km,有二级路连接,是大化、马山、都安三县金三角。休闲度假区占地4800多亩,其中果园(葡萄、沙糖桔、龙眼、荔枝、黄皮果、三华李等)900亩、库区水面800亩、森林260亩、水塘200亩、草坪1……

10.八十里画廊

八十里画廊八十里画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42千米的红水河段。大化——古河42公里的红水河段,人称“八十里画廊”,是大化水电站建成形成的宽300—500米的峡谷水库,河水清幽,两岸群峰屏立、竹木葱葱。……

5. 大化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排行

1、龙滩水库——龙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广西天峨县城上游15公里处,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电站2001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部投产建成。设计蓄水位400米,坝高216.5米,坝顶长度是836米,库容27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

2、澄碧河水库——位于距百色市15公里的澄碧河中游,1960年代初修建。水库坝高70.4米,坝长425米,坝顶海拔高程190米。水库集雨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总库容11.3 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7亿立方米。 澄碧河水库位于桂西崇山峻岭中,被称为“大海的女儿”,是一座秀丽的人工大湖泊,也是可供游览的胜地。

3、达开水库——兴建于1958年,1965年9月建成蓄水,蓄水量达4亿立方米,是广西第二大水库,目的是解决浔郁平原农田灌溉用水,并以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祖居于奇石乡的石达开命名。水库建成以后发挥了巨大效益,灌溉面积48.67万亩,使桂平的石龙、蒙圩、白沙、厚禄和港北的庆丰、大圩、港城、武乐等11个乡镇改变了过去农田用水困难的局面,使浔郁平原变成广西的粮仓。

4、那板水库——是广西三大水库之一,位于上思县城东南约4公里处,建于1960年9月份,是一座集防洪、灌溉、水力发电、城镇供水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水库正常水面约4.35万亩,总库容8.32亿立方米。水库库区内居民极少,没有污染。库区内沟壑纵横,支流众多,有如水上迷宫一般。因为库区地处十万大山崇山峻岭之间,因此人们又把水库称为"山中湖"。

5、天生桥水库——位于贵州省、云南省和广西三省交界处的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天生桥电站一级站设计坝高180米,总库容108亿立方米,集水面积50139平方公里,湖周万峰环绕,万峰湖由此得名。

6、武思江水库——是广西最早的四大水库之一,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新莲村,珠江流域郁江水系武思江上,该水库以灌溉为主 ,结合发电、养鱼,属大(II)型水库,多年来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7、岩滩水库——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岩滩水电站1992年蓄水发电后,形成的库区水域面积达15万亩,被命名为岩滩水库。岩滩水库是发展生态渔业的理想之地。岩滩水电站是大(1)型水利枢纽,功能是发电为主,兼顾航运。控制流域面积106580平方千米,最大坝高110米。

8、青狮潭水库——位于灵川县西北部,距桂林市30公里,桂青公路直通坝首。该水库是1961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建设,于1964年建成的人工湖,是既可灌溉和发电,又可作游览和运输的综合工程。青狮潭库区面积比北京昆明湖大16倍,蓄水量为昆明湖的160倍。湖区景色四时各异,风景如画。

9、小江水库——又名合浦水库,位于浦北县和博白县之间,南流江支流小江出口处。水库1958年10月始建,1960年竣工。主坝坝高41.8米,坝顶总长823米,小江水库集雨面积1052.8平方公里,总库容12.4亿立方米,有效库容6.82亿立方米,灌溉耕地面积 97.20万亩,灌溉耕地面积为广西首位。

10、大王滩水库——也称凤凰湖,位于南宁市正南30公里,邕宁县郁江支流八尺江中游。水库建于1960年,因原择坝址在大王庙急滩处,故有此名。又因位于凤凰山下而名为凤凰湖。 大王滩水库包括主坝和副坝共10座,主坝高37.3米,长665米。大王滩水库有许多传说,民间歌辞有“大王滩、大王滩,不见大王不见滩,只见神女刚出浴,留下多情一水湾”。是南宁市近郊游览的好去处。

6. 大化旅游景区

广西红水河都安三岛湾囯际度假区,石头开花景区,澄冮国家湿地公园,都安安福寺,都安民族博物馆,百才公园,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七百弄囯家地质公园,弄拉景区,金伦洞。

7. 大化县旅游必去景点

一、白霜涧瀑布

  白霜飞瀑是集山、水、林、潭瀑、溪谷、奇石、神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吉太河与君洞河交汇处附近,落差约80米,宽约20米,丰水季节,瀑布之水分三级奔流而下,水声轰鸣,水雾蒸腾,气势浩大,潭瀑交错,百练银珠落碧潭;水声回荡,悠扬空谷成华章。与四周的高山丛林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溪谷:两岸森林密布,野花烂漫,藤萝垂悬;溪流潺潺,落差较大处形成瀑布、深滩;溪是满布紫色山石,高低错落,大小各异,不时把溪流撞成朵朵水花,极富野趣。

  二、石庙

  石庙——又称盘古庙,是岑溪市的一大自然景点,也是岑溪市最近正在大力开发的景点之一。石庙位于岑溪市水汶镇西南部,相对高度950米,占地面积170多亩,石庙四周群山怀抱,连绵起伏,直通云间。一条小溪由左向右环绕着山脚,与黄华河相接,连成一体,就象一条玉带盘绕着石庙。石庙山上怪石嶙峋,奇峰突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在石缝间生长,枝繁叶茂,每逢早晚,云雾笼罩,恰似人间仙景故有诗云:“石中溪水万年青,庙前风景千万秀”、“石庙生成峰对蜂,奇景相对各不同”。

  石庙山上不仅有着神秘美丽的传说,而且到处都是怪石奇松:有百鸟归巢、乌龟孵蛋、三眼仙、望天仙、笑面仙、鸳鸯石、生命之源等怪石。

  三、天龙顶(土柱顶)

  天龙顶(土柱顶),国家山地公园,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吉太村附近,距离岑溪市区55公里,距离南宁至梧州的高速公路昙容路口仅15公里,有新修的高等级柏油路直达景区。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景区主峰天龙顶海拔1221米,相对高度221米,属云开大山山脉的主峰。景区内海拔高于10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石豹顶、公婆顶、湖广顶等四座山峰。 天龙顶景区的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景区内有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沟壑峡谷、溪谷瀑布群、海拔1000米之上的高山草甸、海拔1200多米的丹霞山峰、延绵近数十里的断层崖壁等等,形成了一个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多功能的复合型景区。

  四、南渡邓公庙

  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岑溪市南渡镇南渡街。距梧州市区100千米、距岑溪市区20千米。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当地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该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建在卧龙岗,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于今址,现存邓公庙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的。

  五、南渡关帝庙

  岑溪市南渡镇关帝庙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为琉璃瓦顶青砖格木结构,由前殿,天井,左右厢房和后殿组成。是梧州最大的关帝庙,这种三殿连接的关帝庙在广西也属少见。 关帝庙建庙100多年来,香火鼎盛,朝拜香客甚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期,朝拜者多时达万人,形成当地庙会。

  六、水汶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于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该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为表彰岑溪水汶镇南禄村百岁寿星刘运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砖结构,牌坊高11米,宽10米,厚1.1米,牌坊顶翘角飞檐,坊身有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灰塑,造型雄伟独特。牌坊上还镶嵌梧州知府、岑溪知县等官宦的题词。

  七、樟木大井

  樟木大井是岑溪四大名井之一(岑溪四大名井为:樟木大井、龙井葛仙井、筋竹石井、归义双贵井)。乾隆初县志有记载:“长宁圩(即现樟木古街)东南有泉,从葛仙岩地脉涌出,亦清冽可饮。”大井就是该泉建成的,距今已有2百多年历史。该井水源充沛,明净清冽,水质甚佳。清末举人李树楷曾写下“大井润千家”的名句。有些在樟木街居住过几代的老居民,就算搬到别的地方住了,也会每天来大井运水回家做饭。大井深约3米,直径约3米。别看才3米深,一年四季进水都是满的。

  八、糯垌大竹龙母庙

  位于广西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距梧州市区60千米、距岑溪市区20千米。龙母是梧州藤县人,因藤县县志也有龙母出生在藤县二十一都筋竹村的记载,因历代行政区域几经变动,二十一都的筋竹村后来与大化村合并为一村改称大竹村。因此,另有一说认为龙母出生在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大竹龙母庙是以龙母文化为基础,以弘扬龙母文化为主旨,以“龙母源”为主题,突出“母仪龙德”的文化精髓,结合岑溪市的民俗文化,开展以宗教朝拜、文化溯源为主的宗教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龙母始祖庙,创建于秦朝,同治六年重修,文革期间被毁,现已在遗址上重建;二是龙母早期生活的重要遗迹豢龙潭、撕麻石、父老河等景点。该文化苑着重反映龙母文化发源地的历史和背景,与广东德庆悦城龙母着重反映龙母后期生活之地和墓葬之地有一定的差异性和较好的互补性,是龙母寻源的旅游胜地。

  九、黄华河

  黄华河的名称来源于古时,沿河两岸长满野菊,每当菊花盛开后,满河都漂浮着黄黄的菊花,从而取名“黄花江”,因为“花”与“华”同韵且“华”字有“水”的意义,故曰:“黄华河”。黄华河发源于广东省信宜市,流经岑溪市水汶、大隆、马路、南渡、波塘等镇。市内干流长度111.5公里,落差102米。河的上中游有 5个险滩,自头滩至五滩自然落差17.5米,水深流急。全流域集雨面积2214平方公里,其中市内97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35.14%,平均流量77.5立方米每秒,正常流量29.6立方米每秒。 黄华河沿岸长着成片的竹子,宛若一条绿色长廊。 竹子非常茂密,遮天蔽日,苍翠欲滴。 河水带来的河沙,沙质均匀细腻,呈金黄色,形成一个个开阔的沙滩,成为人们难得的休闲娱乐场所。

  十、汉丁孝子祠

  “汉丁孝子祠”位于岑溪市市区沙梨山东侧村庄内,是岑溪市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中新发现的。据旧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在岑溪县城东门外通济桥头的大道当中,兴建一座石牌坊,纪念汉代孝子丁密。牌坊高10米,宽8米,门头横额刻有“汉丁孝子故里”。可惜的是,牌坊于1953年被拆毁。该祠是为纪念汉代丁姓孝子丁密而建,据现存建筑及梁架推断,“汉丁孝子祠”始建于明代,清到民国时维修加建,至今已破败,部分精美的壁画、石刻、灰塑、格木梁架因雨水洗刷腐蚀,已造成一定的损坏。 为了维修保护好“汉丁孝子祠”,再现明、清两代祠堂的历史风貌,今年3月,岑溪市政府下拨专款进行抢救维修。抢救维修包括揭顶落瓦、更换桁条桷子、檩木修复,以及修补梁、柱、木刻雕花窗、檐板、壁画等。

信息来源网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