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柳风景区位于
成山头和摩天岭实际上就是同一个景区,中间用索道连接起来。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台湾基隆的野柳一起名列三甲。站在观海长廊上举目望去,面前是浩瀚大海,将军石、小石林等礁石林立,风光尽收眼底。
2. 野柳风景区位于哪里
一、 亚龙湾 跌落在地上的天空
亚龙湾被誉为“天下第一湾”,拥有7000米的银白色海滩,沙质细腻、海水洁净透明,可清楚观赏珊瑚,远望呈现几种不同的蓝色。
中国境内最美的海湾。碧海白沙是这里最显著的特点,一年四季都适合人们休闲度假。随着旅游项目的过度开发,亚龙湾这片净土有被破坏的危险。水一流,沙一流,环境一流。是中国少有的海岸!
二、 野柳 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
野柳地质公园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长约1700 公尺,野柳奇岩是这里的主要看点,它是世界奇观之一
拥有许多奇丽海蚀景观的地质公园,具有豆腐岩、蜂窝岩、蕈状岩及龟阵群等著名的独特地形。奇岩怪石使人忍不住前来一探究竟。
野柳是来台湾必须要打卡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拥有着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各种海蚀地貌布满了这一带的海岸,在这里有块最有名的石头叫女王头,高达2米的“女王头”,作为台湾海岸最特别的地标,也是台湾旅游的名片。
三、 成山头 腹地对大海的渴望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坐落在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的龙须岛镇。成山头被誉为“中国的好望角”,素有“南有天涯海角,北有极地尽头”之称。成山头直插入海,临海山体崖壁如削,崖下海涛翻腾,水流湍急,常年经受大风、大浪和风暴潮的冲击,海域最大浪高有7米以上。
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台湾基隆的野柳一起名列三甲。
四、 东寨港红树林 留在陆地上的碧浪
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距市中心约30公里处,距海口美兰国际机场12公里,海岸线总长84千米,是中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与其它地方红树林不同的是,东寨港涨潮时分,茂密的红树林会被潮水淹没,只露出翠绿的树冠随波荡漾,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此外,这里还是“鸟类天堂”和“天然养殖场”。
五、 沙漠与大海的吻痕 昌黎黄金海岸
金黄色海滩连绵30公里,大海与沙漠融为一体,有“海岸沙漠”之称。沙滩沙质细腻,坡度平缓,海水洁净,适合日光浴和海浴,是理想的天然浴场。
这里保存了全国最高和面积最大的沙丘海岸,滑沙旅游胜地。同时又是候鸟的中继站,有着珍稀的文昌鱼。但目前开发较为无序。
六、维多利亚海湾 万丈红尘映碧海
维多利亚港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亚洲的第一大海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入夜后灯火辉映,每晚8点都会上演的大型灯光汇演“幻彩咏香江”。是香港举行烟花汇演的主要场地。
维港是香港最珍贵的财富之一,无论到过香港多少趟,仍会被她的绝色风华所迷醉。
七、 崇武海岸 惠安女眺望大海的地方
崇武古城海岸坐落在福建惠安县东南24公里的崇武半岛南端。这里三面临海,西侧的陆地起自大雾山脉。
在崇武古城的最高处,可望得见金沙碧水的“半月沉湾”和“西沙银蛇”天然海滨浴场。这里还可以看见闻名中外的惠安女: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裤筒,配上精巧艳丽的头饰,与蓝天白云下的大海构成独有的人与自然的风景。
八、 大鹏半岛 临近闹市的一块荒野
深圳大鹏半岛三面环海,包括葵涌、大鹏、南澳三镇,海岸线长达133.2公里。大鹏半岛为花岗岩山地,山势陡峭,山谷幽深,奇峰怪石众多,山地直接临海,岸线曲折,景色怡人。
沿岸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几个沙滩,如下沙、西冲、东冲、桔钓沙等。这些沙滩沙质松软,属中细沙。湾内水深较大,可进行冲浪、帆板等水上运动
深圳大鹏湾东西冲海岸线穿越,在户外圈子里面有一定的名气了,东西冲海岸线的风光是绝美的,能评上中国最美的十大徒步路线绝对不是浪得虚名。沿着海岸线徒步在碧海蓝天下大家一起竖起耳朵听听海浪的歌唱听听贝壳的故事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啊
3. 野柳地质公园百科
台湾的野柳到宜兰礁溪,两地相距69公里,以车程所耗时间约1.3小时(依交通状况而有增减)
交通路线:
从玉田路和北部滨海公路/基金公路/台2线开往安乐区的国道3号 (13.0 公里)
沿国道3号和国道5号前往头城镇的头城交流道出口。从国道5号的 30-头城 号出口下交流道 (47.5 公里)
走北宜公路/台9线、宜5乡道和宜6乡道前往目的地礁溪乡 (8.4 公里)
4. 野柳风景区位于什么地方
台湾的旅游名胜区多到你数都数不过来,如先锋日月洞、肖楠巨林群、曲冰遗址、武岭、能高山、奥万大国家公园、翠峰风景区、玉山国家公园、鹿林山自然公园、竹山天梯、七彩湖、双龙瀑布、大竹湖水鸟保护区、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澎湖、阿里山、花莲、高雄、垦丁、宜兰等等。其中最有名也是最热门的景点当属日月潭、阿里山、花莲、垦丁、澎湖、了。
下面咱们一个一个介绍:
日月潭:日月潭国家风景区位于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全台最大的淡水湖泊,故日月潭有人称为“海仔“”或“水社海仔";因潭景雾薄如纱,水波涟涟而得名为“水沙连”,四周群峦叠翠,海拔高748公尺,面积116平方公里,全潭以拉鲁岛(光华岛)为界,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轮,所以改名为“日月潭”,潭面景像万千,为出色的天然大湖,921大地震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带来重建的契机,震后景点升格再现日月潭光华。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游日月潭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于2014年,被旅游局列为适合银发族出游的热门风景区之一,以车程短、走得慢、吃的软、看的久等主打诉求,强调养生、乐活、自然、无障碍,规划“慢活悠游之旅”行程,鼓励长者出游体验不一样的国内旅游。游日月潭可选择搭游艇、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在日月潭共有水社码头、伊达邵码头、朝雾码头、玄光寺码头等四个公共码头,一般游湖行程大约需二小时左右,您有可在码头租用手划船与知心伴侣倘佯在日月潭的湖光水色浪漫一下。日月潭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近年来规划了几条自行车悠游的路线,其中以“环湖公路”为最佳,环湖公路全长约33公里,建议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再搭配延途各个景点作为亲子休闲一日游,不但可以健身,又可悠闲的浏览体会日月潭好山好水与美丽风景;日月潭环湖公路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两种环湖方式,“顺时针环湖方向”系紧邻潭边,以欣赏月月潭潭面的湖光水色为主,但在安全上因在路的外侧,所以也较逆时针方向危险;逆时针环湖方向因对向来车会阻挡到视线,故延途也较无法随意欣赏日月潭潭面的湖光水色。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旅游景点
向山游客中心:以拥抱日月潭为意象,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兼具游客中心与风景区管理处等两项机能,建筑物本身流畅的线条、湖水绿、草坪青、蔚蓝的天空、清水模灰色简约等元素,因日月潭晨昏晴雨、四季递嬗而有不同的景色及美感。
伊达邵码头:与日月潭索道仅900公尺,是日月潭4大码头之一,原为邵族主要居住地,旧称德化社,后规划周边整并为占地328坪的逐鹿市集,提供日月潭在地农特展、原住民料理、手工艺术品。
日月潭环潭自行车道:曾被CNN旗下生活旅游网站CNNGO评选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车道之一,单车漫游是贴近体验日月潭美景、周边景点最推荐的旅游方式,可自由调整行程、赏看日月潭美景与沿岸人文风土。
水蛙头步道:步道位于大竹湖及伊达邵之间长500公尺、落差约60公尺的高架栈道,入口处有青蛙雕像及小客车停车场,终点为水滨的环状动线,潭边设置“青蛙叠罗汉”铜雕,也是水位升降的观测指标,沿途林木、孟宗竹林、蕨类生态丰富,行走其中,生意盎然。
日月潭索道:全台第一个BOT兴建的索道,全长1877公尺,起讫站位于日月潭与九族文化村,搭乘时间约7分钟,提供高空浏览日月潭全景、便捷来往于九族文化村与日月潭之间交通机能。
拉鲁岛:位于日月潭中心,为日月潭分界,是旅客必游之地,是原住民邵族传说中祖灵安息的圣地,原本岛上有座月下老人亭,因921大地震与长期波浪侵袭导致面积减少,已将月下老人亭迁移至日月潭龙凤宫,并将拉鲁岛规划为原住民区域且限制外人登岛。
文武庙:建于1938年、1969年重建,采中国北朝宫殿式建筑,分为三殿供奉开基元祖、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及岳武穆王,后方大成殿供奉孔子等,儒道释三教诸神同居一堂,规模庞大的建筑,在日月潭高山碧水的映衬下,更显气宇不凡。
慈恩塔:位于青龙山顶,于民国60(1971)年元月完工,塔顶高度达海拔1000公尺,为日月潭最高点,从慈恩塔最高层的塔顶瞭望,可看见拉鲁岛(光华岛)、玄奘寺与慈恩塔皆同在一条中轴线上,采中国宝塔式建筑,共分九层。塔顶两层之建筑,为王太夫人灵堂,环境清幽,并设有石桌、石椅可供人休憩。
梅荷园:原是一个宪兵营区,设有长廊式凉亭和桌椅,拥有居高临下无障碍的广阔视野,向下望可欣赏广阔的日月潭潭面,还可看见游客搭乘游艇不时穿梭;另辟有石阶步道可步行到湖边。
阿里山:阿里山国家风景区是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而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此外,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铁路”合称为阿里山五奇,是相当热门的旅游景点。而阿里山中继站奋起湖老街的古早味便当及高大雄伟的神木,更是您前往阿里山旅游不可错过的重点之一。
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一直是阿里山相当重要的观光资源,山上亦有相当多举世闻名林木资源,像是:红桧原始林、特希有的植物“台湾一叶兰”,以及阿里山香山神木。除了森林资源外,另有三月至四月的阿里山樱花季、四月至六月的萤火虫季、阿里山邹族为延续过去生命的豆祭,以及邹族于丰年祭期间举办的“阿里山邹族文化之旅”,都是阿里山深度之旅的必走行程。
花莲:去花莲一定一定要去的当属亲不知子断崖。由矶崎南下顺海岸而行,经一片九孔养殖场,续行不久,可见一穿越断崖绝壁之新矶隧道,隧道旁即是昔日所谓的亲不知子断崖。此地处处分布危岩峭壁,素以险峻著称,花东公路未开凿之前,矶崎至新社间的断崖曾是附近村落与外界的联络孔道,路窄、壁狭,行走不易,“亲不知子断崖”意指断崖的惊险,虽然是父母子女之亲也难以扶持共济。为带动观光热潮,丰滨乡公所在几乎垂直的山壁上打造了号称「全台最惊险的天空步道」,2017年开放后吸引了不少民众前往体验。整条古道分为两段,一段将原有古道加固、拓宽,另一段悬崖则利用钢骨与强化玻璃打造透明的玻璃栈道,距离海面约50公尺,相当刺激,也让民众饱览脚下的美丽海景与古道风光。
在花莲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公园“不要脸公园”。位于花莲县吉安乡的南华村,原为一处臭气充天的荒废鸭寮,后由初英山文化交流协会斥资并号招当地居民进行改造,在整建初期因不被看好,甚至发生造景石头被红漆恶意喷写“不要脸”三个大字之事件,当地居民索性以其为公园命名,并将「脸」字改为笑脸迎人的太阳,象征凡事正面思考,也因此更加凝聚共识,让农村再造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经改造而成的“不要脸公园”利用在地砌石、竹子、茅草等材料建有凉亭、茅屋等,并结合周边的初英自行车道,规划了小桥流水、休憩步道、生态童谣展示空间,还设有〞过河拆桥〞这项互动游戏,在台湾儿童发展协会马匹辅助教育中心进驻后,更不定期推出骑马体验活动,让重生的公园成为居民们的休憩场所。
垦丁:双流村位在屏东县狮子乡草埔村,因地处枫港溪上游两大源流的汇流点而得名,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为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在此拥有三个林班,占地达1600公顷,辖区内林木苍郁,景观自然原始,林务局乃开发为森林游乐区,属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屏东林区管理处管辖。
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以双流溪沿线4公里的山林溪胜为旅游重点,规划成办公室区、拦沙坝区、白木林区及瀑布区;沿途热带雨林植物景观不断,如板根、巨榕、怪树等植物随处可见,景色幽静而神秘。双流瀑布位在白木林区之后,瀑布步道终点,从游客中心到瀑布大约3公里,瀑布高约25公尺,呈扇形展开,夏季水量增多,气势磅礡,充沛的负离子含量让人心旷神怡,冬季水量较少但仍具有一定规模。
双流国家森林游乐区中青山绿水环绕,良好的环境中也孕育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是登山健行、享受森林浴及观赏生态的好地方。园内特色景观除了瀑布之外,还有游客中心、阳光草坪、森林教室、自然教育中心及帽子山、白榕和瀑布步道,其中帽子山是双流的最高峰,海拔大约700公尺,从步道起点到山顶大约2.8公里,且大多为上坡路段,游客需考察本身体力后再决定是否上山。白榕步道和瀑布步道较为好走,适合一般民众郊游健行。游客中心二楼设有多媒体放映室,不定时播放解说视频来介绍双流的自然生态,且园区内不设贩卖部也禁止游客烤肉,保持了大自然最原始的风貌。
鲤鱼泥火山,位于万丹、新园两乡交界处,是台湾唯一会喷火的泥火山,喷发时间不定,平日沉静的好像是座死火山似的,喷发时,烈焰冲天,火光闪闪,泥浆喷涌,四散夕流,还伴着隆隆声响,形势慑人,蔚为奇观;灰色的泥浆汇成大泥塘,经过太阳长期曝晒,龟裂成天然的几何图案。
万金圣母圣殿,万金圣母圣殿位于屏东县万峦乡万金村,是台湾最古老的教堂,也是台湾的圣母朝圣地;万金万母圣地由西班牙古堡式建筑搭配中国特有的建材建造而成,加上来自西班牙的圣堂大钟,造就了万金圣母圣殿的另一番风格,为国家三级古迹;万金万母圣殿虽然历经天灾、人祸的摧残,但至今能完好无缺,民众也能看到不同的宗教人文风情,而每年12月8日主保瞻礼更是吸引许多民众前来朝圣。
万金万母圣殿宽45尺、长116尺、壁高25尺、墙厚3尺,整体建筑以传统中国式建筑的碎石、石灰、黑糖、蜂蜜、木棉及火砖等混合替代,建造成厚实坚硬的外墙,西班牙的圣堂大钟和由福建雕刻家刻制用来游行的圣母轿,地面铺设红砖块配合圣堂原始风格,视线清楚圣堂墙壁抹上白色石灰,清楚易见,成为当地的地标。
万金开教源自于公元1861年,由西班牙道明会士郭德刚神父从高雄前金步行往返传教,两年后便建立第一座圣堂,随着信徒增多便遭到仇教者和宵小的破坏,更数次遭到祝融肆虐,不仅让教会和教友的财产损失,甚至还引发了械斗纠纷;公元1865年一次的南部大地震使万金万母圣殿大部分的墙壁都塌陷,幸亏在神父与教友的协助下修复如初,也因规模越来越大,在公元1869年在现址兴建了新堂,终于在隔年的12月8日开堂,成为堂庆的由来;1874年沈葆桢见到教堂壮丽宏伟便请皇帝支持传教,同治皇帝便亲颁“奉旨以及"主堂勒石且分别镶嵌在山形墙和门楣;公元1984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敕封为"圣母圣殿",是地位仅次于梵谛冈罗马教廷的大教堂,万金圣母圣殿于公元2001年6月整修,将钟楼修复原状。
澎湖:旧称平湖、澎瀛、澎海、西瀛和岛夷,于16世纪被欧洲人称为渔翁岛,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澎湖于宋代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逐渐地发展之下在公元1981年将马公镇改制为县辖市。又由于县花为「天人菊」故澎湖又有菊岛的美称。澎湖是台湾的三个离岛之一,是台湾最小的县,由6个行政区域共90座岛屿所组成,其中以澎湖本岛最大(马公市及湖西乡),其次为西屿乡、白沙乡,另外还有望安乡和七美乡。目前仅19座岛屿有人居住,所以无人岛上的海底生态很丰富,澎湖著名的文石是举世公认质量最佳的文石,和意大利同为世界两大文石产区,是台湾引以为傲的特色。
丰富的海洋资源,造就了澎湖旅游的兴盛发展,动态的水上活动方面,吉贝屿、澎澎滩、险礁屿等岛屿,业者提供香蕉船、水上摩托车等刺激的水上设施,还可浮潜或乘坐玻璃船欣赏海底美景;在静态的旅游方面,除了澎湖本岛的天后宫、四眼井、通梁古榕、跨海大桥、观音亭外,在离岛还有著名的鲸鱼洞、西台古堡、二崁聚落、七美双心石沪、七美小台湾等述说澎湖历史发展的各处人文景观。
澎湖的九十七个村里中,广布大小寺庙165余座,澎湖宗教活动极为频繁;聚落中随处可见用以镇邪除煞的五营、山海镇、石敢当等避邪之物澎湖的人文资产在生态、文化与历史交互影响下形成独具特色的面貌。例如,天后宫、武圣庙、城隍庙、观音亭、保安宫等年代久远之寺庙;又如水仙宫、铜山宫、提标馆等清朝商人团体之会馆,更是具历史保存价值的重要据点。
根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早在五千年前到四千年前左右,澎湖本岛和其他小岛上,至少存在“粗绳纹陶文化”、“细绳纹陶文化”、“素面红灰陶文化”等几个文化,证实文化遗产之渊源,同时也说明澎湖与台湾西南海岸所发现的史前文化有密切关系。
在澎湖的许多村落至今仍有许多保持相当完整的传统风貌,如古老的咾咕石建筑、洋楼住宅、还有以咾咕石或玄武岩等当地材料所筑的围墙,当地称为「菜宅」或「宅仔内」用来抵挡东北季风侵袭,种种的建筑都呈现了澎湖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特色。
澎湖县花是天人菊-澎湖有着菊岛的美称,渔业是澎湖最重要之产业,农产以花生、瓜类为主,矿产则以文石为主,更有着湛蓝见底的海湾、色彩缤纷的珊瑚群、洁白细致的沙滩、黑又雄伟的玄武岩的独特景观,一场独具人文艺术、在地风情的文艺乡宴;欢迎各地热爱海洋、向往原味的旅游达人到菊岛感受澎湖的真、善、美。
5. 野柳风景区位于()省
第1名:老铁山灯塔建在辽东半岛的尖端老铁山角上,是清廷海关当局于1893年请法国人制造,由英国人修筑的,虽历经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和1904年日俄战争,仍保存完好。1998年,国际航标协会把老铁山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2002年5月1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我国首套灯塔专题邮票,《老铁山灯塔》作为5枚《历史文物灯塔》之一,与泖塔(上海青浦)、江心屿双塔(浙江温州)、花鸟山灯塔(浙江嵊泗)和临高灯塔(海南临高)同时成为“国家名片”。
第2名:罗星塔,位于福建省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世界邮政地名称为“塔锚地(Pagoda Anchorage)”,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
第3名:花鸟山灯塔,位于长江口外、舟山市嵊泗县境内的花鸟岛上。该灯塔始建于1870年,1910年重建,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灯塔主灯牛眼透镜直径达1.84米,塔身为黑白两色。该灯塔是集视觉航标、音响航标、无线电航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于一体的大型灯塔,是一座综合型助航实施。史称“远东第一灯塔”。
第4名:鹅銮鼻灯塔,是台湾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位于屏东县恒春镇垦丁国家公园内,为著名历史古迹,目前在灯塔所在地设有鹅銮鼻公园。
第5名:青浦泖塔,坐落于上海市青浦区沈巷泖口,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由僧如海在泖河入海口的小洲岛上筑台建塔寺。塔建成后成为当时泖河中往来船只的导航标志,又是湖中揽胜之处。宋朝末期(公元1279年),由于上海滩的海岸线往外推移,泖塔的航标灯随之熄灭。
第6名:温州江心双塔,位于温州市北面的瓯江中游,温州江心屿之中。据《温州府志》,《孤屿志》等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直至清光绪年间,双塔塔顶夜灯高照,成为引导船只来往温州港的重要“灯塔”。两塔虽经历千古沧桑,仍然屹立,至今还发挥着为船只引导航向的标志作用。
第7名:临高灯塔,位于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昌拱村的临高角海边。由法国人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
第8名:野柳灯塔,位于台湾省台北县万里乡野柳景区
第9名:富贵角位居台湾的最北端,为一海岬。
第10名:硇洲灯塔,位于湛江市硇洲镇孟岗村东南海边的高坡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