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钟祥显陵介绍
钟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区,国家级大口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特别是黄仙洞2万多平方米的卡斯特地貌为世界罕见。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地(明显陵),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神秘钟祥,帝王之乡”的美誉,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已初步形成四大景区:一是郢中风景区。这里是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格外艺术家莫愁女、明嘉靖皇帝的故乡,是高雅名曲“阳春白雪”的诞生地,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在此留有墨迹。先有楚文化遗址19处,历代建筑群3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明代十五陵——显陵,是中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帝王陵墓,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明代帝王陵墓,气势恢弘,蔚为壮观。二是云台观景区。区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口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17万亩,森林覆盖率85%。著名景观有云台观、嵩门寺、白鹿寺、弥陀寺、龙泉庵、鹰子洞、乌龙洞、柳门口瀑布等。三是大洪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茂密,海拔适度(平均海拔700米左右,最高051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区内偶大小溶洞4个,有名山、奇树、温泉多处,其中黄仙洞一其大、奇、雄、美、而远近闻名,洞内2万多平方米卡斯特地貌为世界罕见。现已完成部分开发,年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四是温峡风景区。是以温峡水库为主体的水上风景游览区。2. 湖北钟祥市明显陵简介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
明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历时47年建成,是恭睿献皇帝朱祐杬与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明显陵占地面积达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其外罗城周长3600余米,蜿蜒起伏于山峦叠障之中,其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尤其是“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代表景点有:瑶台与双茔城、内外罗城等。
3. 湖北钟祥明显陵图片
我是钟祥人,莫愁湖就在市区,坐6路公家车一块钱,到莫愁湖国际酒店下,再往前走就是明显陵。莫愁湖没什么玩的,明显陵要一天。
,说实话,这个没有。到明显陵有直达的公汽,但是到黄仙洞比较远,在客店呢。
建议你这样,坐车到新车站,先坐车到钟祥东桥,然后包个的士或者面包车.50块。回来时有班车。但要问司机最早的一班是几点,太晚就没车。要一天。
元祐宫好像没有直达的,就在市内,不远,可以做的士
兴王府位于钟祥城区北部,距市中心约1公里,没有直达车
坐2路到龟鹤池下车,有到大口车。门票30元。要玩一天
小吃就是蟠龙菜.米茶.云雾茶叶.野生葛粉.7-8块钱一斤的酥粑粑超好吃.热干面...
4. 钟祥市显陵埋葬的是谁
钟祥有个梁庄王陵墓,叫显陵,值得看下,南下有火车可以到荆州古城看下,或者到宜昌看三峡,从钟祥往东可以去武汉看看黄鹤楼,往西走有火车武当山,这里离神农架很近,不过,神农架没有火车,这是我本人觉得在湖北值得一看的,钟祥在湖北的正中间,你如果到了这里再去另外那几个地方都挺近的,但要是想多看几个地方,未免就有点来回跑了,有时间的话最好可以顺道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你从哪个城市去湖北?
5. 钟祥显陵 概况
明显陵这样宏大名皇陵在华中地区当为首推,明显陵从建设至今有近500年历史了,保留至今也历经的风雨。
1、显陵能留存至今也是侥幸。嘉靖三年就提出过改迁天寿山,但嘉靖母亲不赞成。家境母亲病逝后,又萌发天寿山再建显陵。反反复复,最终侥幸没有搬迁。
2、显陵的扩建,奸臣严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红门外的两块高近三米的“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汉白玉碑,是严嵩的手书。但严嵩最终被弹劾抄家。
3、明朝灭亡后,显陵受到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的销毁及清军的践踏。内罗城裬恩殿的地面木制建筑毁于明末兵火,现今殿基尚存。
4、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片衰败景象,作为国之瑰宝,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得以保护。2000年11月30日,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期间也形成了一些轶事,有的至今年仍在流传。
1、钟祥本地人经常在谈到什么事情只差一点时,有一句俗话:“差一云南搭一贵州”。来源于外明塘处外罗城缺口,传说是云南和贵州由于地方偏远,没有运来砖而造成的,以后这件事流传到民间。
2、内明塘近500年来水不枯竭。传说把石块用手能甩过内明塘的,那就说明命里有儿子。
3、在一排石人石马中,有一匹马背上缺了一块,传说是夜里偷吃附近庄稼被人用刀砍了一块。
4、在哑院有一个狗洞,传说是当时的工匠们偷偷开凿的一条地下暗道一直连接到龟鹤池。以便竣工后逃生所用,但最终只有一个打瞌睡的工匠幸免于难,现今已被堵上。
6. 湖北钟祥什么陵
显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父母之陵。位于湖北钟祥市东北15公里处的松林山(后敬之为纯德山)之南。是明世宗父母的合葬陵寝。
这对父母生前并未做过皇帝皇后。关键是儿子做了皇帝。不仅追尊为帝王,帝后。连坟墓也加扩成为皇陵。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厚熜的父亲去世于
藩王位上,明武宗谥其为献。二年后,武宗荒淫落水而死。王世子朱厚熜应召入继大统。
朱厚熜继位后,追尊其父朱祐杬为 兴献皇帝,庙号睿宗,神主入太庙。其母在其父薨于任上后,被儿子接入皇宫,尊位为章圣皇太后,嘉庆十七年(1538年)十二月去世,谥为圣献皇后。
兴献王墓始建于正德十四年,次年建成。嘉靖三年(1538年),世宗诏定安陆州松林山陵为显陵,从此,这座王坟在名义上升格为帝王陵墓。
7. 湖北钟祥显陵介绍图片
应该是明朝十三帝陵。
明朝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