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里有千手观音
这种的话要有开过光并且要质量有保障的才叫好,我在顺易堂请购过千手观音菩萨吊坠,那里的挺不错的
2. 哪里有千手观音菩萨可以拜
在我老家河北魏县大么乡前寺村,欢迎你去看看,千年古寺被遗忘的无奈!
3. 千手观音图片
寓意是真诚、实在、志向相同、清新脱俗和吉祥好运。
千手观音是天南星科海芋属草本植物,也被称作滴水观音或是滴水莲。植株挺拔、叶片鲜绿,它的花语是诚意、志同道合和内蕴清秀,适合送给朋友或是知己,植物开花还有着吉祥好运的寓意,适合家养。
4. 观音有几种
在《西游记》中,提到的观音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杨柳观音:手持净瓶、杨枝的立像。是近现代最常见的图塑形象。在非正规殿堂与民间,几乎取代圣观音而成标准像。常戴女式风帽与披肩长巾。 《西游记》第六回中,首次对观音菩萨作了正面的外貌描写。“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在这里,与其说观音被描写成一位法相庄严的女菩萨,还不如说作者就是按照人世间美貌女子的形象塑造“她”的。这十分典型的女性形象,切合了唐代以后流传在民间的观音传说。第十二回也有相应的描写,着重强调了手里托着“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并指出这就是观音菩萨的“救苦原身”。 2. 鱼篮观音:脚踏鳌鱼手提盛鱼竹篮之像,或反手提鱼。 第四十九回写观音菩萨早上扶栏看花时,不见池中金鱼出来参拜,掐指一算,知道它在通天河成精,陷害取经人。于是连梳妆打扮都不及,就在林中削篾编篮。作者借孙悟空的眼光介绍她:“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八戒与沙僧见状很是过意不去,说:“师兄性急,不知在南海怎么乱嚷乱叫,把一个未梳妆的菩萨逼将来也。”但正是因为她没有梳妆,便少了一些神圣的灵光,却多了一些世俗的情味,使得与百姓的距离陡地近了起来。这一节里讲,人们看见她,都说是“活观音菩萨”,都拥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内中有善图画者,传下影神”。 3. 持莲观音:坐莲叶上,手持莲花,常为清丽的少女面孔。 第四十二回观音菩萨令惠岸去李天王处求借天罡刀三十六把,“菩萨接在手中,抛将去,念个咒语,只见那刀化作一座千叶莲台,菩萨纵身上去,端坐在中间”,并且智擒了红孩儿。但其中仍留有“杨柳观音”的痕迹:“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 另外,在第七十一回提到的骑犼观音和第十四回里“手搀孩儿”的观音老母形象,在各地寺庙的观音造像中也时有出现。元代青瓷骑犼观音像,观音发髻盘曲,头戴花冠,脸形丰满,双目微闭,嘴角含有笑意。身着长裙,披开襟长衣,颈戴串珠、佛花,手结禅定印,体态端庄,面容慈祥,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置于犼之背部,犼头扁平,宽嘴张开,双目圆睁,凶猛威武,是一件弥足珍贵的艺术品。而“观音老母”的形象就更多了一分民间和戏谑的意味,辽宁省北宁市常兴店镇西闾山青岩寺有一尊“歪脖老母”观音像,据《东北古迹轶闻》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吃惊老佛显圣。从容移入,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 《西游记》里观音菩萨还常常变化成各种异相,如第十二回变化成“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的和尚,来点化愚氓众生;第十七回为了收妖,又变成白衣秀士“凌虚子”的形象。这一切与佛教因缘说法、方便众生的理论若合符节,同时儒释道三家的界限又模糊得有趣。可是就连想象力惊人的作者吴承恩恐怕也想不到,到了清末,观音菩萨居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头顶佛光、胸挂十字架、怀抱幼年耶稣的“圣母观音”!这不得不令人感叹中国民间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5. 千手观音佛像图片大全
渊回首先抛出一个反问:
菩萨本是无限。何必又拿数量之有限,来测量菩萨之无限呢?
我们普通人来看,菩萨就是常见的那么几个。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准提佛母菩萨,宝藏菩萨,宝积菩萨,大势至菩萨,月光菩萨,日光菩萨,药王菩萨,无尽意菩萨,护法韦陀菩萨等等。(渊回按:排名无优劣先后顺序。)
稍微对佛家有所了解,并且看过普贤菩萨行愿品的,认识会深刻一点。会觉得菩萨是无量的。正所谓,微尘瓦砾,皆有佛土。微尘瓦砾,皆有菩萨。
我们直接深入来看: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其实细思极“恐”!
佛之所以为佛,菩萨之所以为菩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就像我们世界上的伟人,大家公认熟知的可能就是那么几位。但是,我们能否认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我们身边的人,乃至于我们自己都不伟大么?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站立在同一块大地上,本无不同!我们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差异在我们后天的起心动念,差异在我们后天的行住坐卧,差异在我们后天的种种心理和种种行为。
正所谓,一念即是菩提。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升起这一个好的念头。好的念头升起了,还能不能继续留存保任。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善护念。
好的念头能常常升起,好的念头能留存保任。还要看是否能转变思想,能改变行为。
最后,自己的行为都改变了。就要看能不能充分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和能动作用去影响其他人了。
这就是自觉觉他,这就是自度度他。能做到如此,凡夫就是菩萨。做不到如此,菩萨仍是凡夫。
菩萨本是无限。何必又拿数量之有限,来测量菩萨之无限呢?
能有这个问题,证明善根深厚。但是,善根深厚也不能解决问题啊!重在解脱修行,这也是佛菩萨之所以存在真实意义!
大家修行啊!大家共勉啊!李渊回,合十。
6. 千手观音适合什么人佩戴
千手观音属于观叶植物,适合盆栽种植,可放于客厅或阳台等位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植株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能向地面滴水,具有增湿的作用。夏季期间,气温较高,空气比较干燥,植株滴水能够调节室内的湿度,避免室内环境过于干燥。
千手观音放在客厅,能够吸附灰尘粉渍,制作氧气,净化空气。植株叶片鲜绿,可供人观赏,能够缓解视觉疲劳,保护眼睛和提高视力。若是在刚装修过的房子里养一盆千手观音,植株能够将室内的甲醛等有害气体分解掉,对人体健康有益。
7.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佛像
“千手观音”
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
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
“千手观音”发源地相传在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
发源地流传“千手观音”传说:
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
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
而火烧白雀庵,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
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
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
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
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
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
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
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8. 哪里有千手观音佛像
有是有的,在进门三大士殿,三位大士就是指观音,普贤,文殊,其中观音在正中,旁边骑狮子的是文殊,骑大象的是普贤,不过名叫文殊院,观音在正中也是奇了怪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