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景名胜区故事或传说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沧州是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这里,海碧天蓝,气候温和,人们勤劳善良,日子过得非常美好。就连飞禽、走兽也愿意到这里落落脚。
有一年秋天,水面上突然刮起一股黑风,卷着水浪,像虎叫狼嚎一样咆哮着直扑沧州城,房倒屋塌了,满洼的好庄稼也被洪水吞没了。老百姓仓皇逃离,来不及逃离的纷纷被洪水卷走了。人们的哭声、叫喊声一片。原来是一条恶龙在兴妖作怪。它看着沧州这地方好,就一心想独吞这地方做它的龙宫。就在恶龙兴妖作怪、残害黎民百姓的时候,人们猛地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红黄色的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它像鹰抓兔子一样,嗖的一声冲向大海,直取恶龙。海面上顿时水柱冲天,狂风大作,龙腾狮跃。雄狮和恶龙从天黑一直厮杀到黎明,恶龙招架不住,掉头就跑。它边跑边想:“我占不了这块地方,也叫这地方好不了。”于是,它一边跑着一边吐着又苦又咸的白沫。雄狮在后面紧追不放,一直到东海深处,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这才罢休。
恶龙跑了,海水退了,沧州一带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又能安居乐业了。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活灵活现非常雄伟的铁狮子。那条恶龙虽然没死,但一听到铁狮子的吼声就浑身发软,爪子发麻,人们把狮子视为瑞兽,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2. 景区的传说故事
桃花源景区位于庐山西南麓105国道东侧康王谷中。康王谷亦称楚王谷,俗名庐山垅。战国末期(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时,秦将王翦攻破楚都寿春(安徽寿县),俘虏了楚国最后一个君王负刍,当时有一楚王子携家室南逃,后隐入庐山垅深谷中幸免劫难,改熊氏为康姓,沿袭楚风,其后裔谥为康王,谷名因此而得。
康王谷为庐山最大之峡谷,长12公里,向东北伸入庐山内腹,至汉阳峰、晒谷石下。谷内一水中流,古称庐江。两岸青山合抱、雾绕云遮,桃林沿溪、小桥流水,田园阡陌、村舍俨然。此处距陶渊明栗里故居极近,为陶渊明去东林寺见慧远禅师常过往之地,实为《桃花源记》之艺术原型。
桃源之水来自汉阳峰下之筲箕洼,峰南麓有一瀑飞泻,悬空百米,状如巨帘,这便是著名的"天下第一泉"。此水古称谷帘泉,因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品为"天下第一"而名扬古今,曾为王维、白玉蟾、欧阳修等历代名家所吟咏。
桃花源是近期修复开发的新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观设置突出《桃花源记》之意境,返朴归真。沿溪上有山月轩、回马石、问津亭、桃源洞、同心潭、恩桃庵、野趣谷、楚王城、康王观、观瀑路、仰止亭等百余个景观,还开放皮伐飘流参与性旅游娱乐。2000年4-5月,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在这里召开。
自谷帘泉东行可攀登汉阳峰。汉阳峰为庐山主峰,海拔1474米,顶天立地,势如华盖,传说汉武旁、秦始皇、司马迁都曾登上此峰。立于汉阳峰顶,犹如身临霄汉,庐山诸峰及长江鄱阳湖之远景都能尽收眼底。
3. 风景名胜的传说
据说此山来历不凡。相传当年仙人吕洞宾途经此地,见环境清幽,意欲逗留,便伸手抓一山石为凳,在此小坐休憩。此后仙人离去,石凳遗存,始为老君山。难怪登上山顶即让人感到有几分灵气。大老君山自隋威远建县以来就是自贡市荣县与内江市威远县的界山,为西周时周武王封周荣公之地,又名荣德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唐末五代道士陈抟(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曾在此修真,故又名希夷山。老君山从唐宋以来就已成为道家的修炼之地和风景名胜之地,清乾隆《威远县志》称为老君丹灶,是威远八景之一。小老君山在大老君东侧约6公里处,尖耸秀拔,山顶面积不过50平方米,整个山形似雄鹰展翅欲飞。山下即是河口水库,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水库源头有一碗口粗大的泉水,从石缝中涌出,这就是有名的龙洞泉水。
4. 著名景点故事
首选是泰安的泰山,历代皇帝封禅的地方。
二是济南大明湖,泉城的由来与此有极大关系。
三是临沂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十月几十名名将?仙骨在此安腄和临沂六姐妹支前的事迹。
三是青岛崂山,历史攸久,故事颇丰。
四是威海刘公岛,那是威震九州的地方。
五是台尔庄的微山湖,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刘洪大队长及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六属日照万平口海水浴场,那儿是篮天碧水金沙滩的圣地,令人流恋忘返,全国水上运动会在此召开。还有烟台苹果甲天下,淄博陶瓷誉满齐鲁大地。
5. 景区名称及故事传说
传说,七星寨整座山以前是“山皇帝”(黑土司)的山寨,在山上筑起了七个惊险的寨门。现在山上还沿用着“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三个地名,作为景区节点,小楼门在南,为索道上站,是景区入口;中楼门在中,大楼门在北,三地都建有服务站点与相应旅游设施。
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当百姓遭遇灾难之时可将那根难香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如今当地的土家族百姓依然会有敬香许愿活动,这炷香,在袤袤乾坤中守护着一方百姓,养育着一方水土。
6. 风景名胜区故事或传说有哪些
古时候,东海龙王有九个子女——7男2女,他们思念凡尘山河,私自别离龙宫,探访凡间游览天下名山时达九年。他们于最后一年的除夕登上九宫山,山中的风景名胜使他们如醉如痴。就在他们享受山水乐趣之时,东海龙王召集龙宫水族向他礼拜,并载歌载舞以此迎新送旧。这时,龙王发现九个子女不见踪影,即命“司嗣官”拿来“追影屏”查找。
“追影屏”是龙宫的宝贝,专门用来寻找龙宫水族和探听重要信息。那“司嗣官”拿来“追影屏”查看,见龙王子女在九宫山上手舞足蹈,高歌大唱,快乐无比,还听见他们高呼要逃脱龙宫禁闭,永驻此山。龙王见他们如此胆大妄为,气得四肢发抖,立即率领龙宫兵将,冲出龙宫,跃出海面,腾上天空,驾着云团,直扑九宫山上空。龙王伫立云头对他们兄妹九人高喊:“我特令你们速回龙宫,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处。”九兄妹听到龙王降令,不但未被吓住,反而对龙王高喊:“人间乐趣,远胜龙宫”。龙王听到此言暴跳如雷。顿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九宫山漆黑如夜。面对狂风暴雨,兄妹九人并不惊慌,毅然化成九株龙松耸立山峰。后来,民间便称此山为九松山,因为每株龙松枝繁叶茂,蓬勃多姿,形同宫殿,就又称为九宫山。现在,九宫山森林丛丛,九宫山狮子坪路边的迎客松据说是兄妹九人之中的老大变的,卧龙松是老二,那两棵含羞松是两个妹妹变的,只要游客一摸树身,含羞松就摇摇擅擅,枝叶低垂,似乎羞涩难遮,另几位变成了几株滴水松,一年四季水滴不断,就是大旱天也是如此。
如今,九宫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了,来这里旅游观光的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他们来到九宫山,忘不了要去观赏那些由九位龙子龙女变的奇特的松树。
7. 风景名胜的故事或传说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郎乡境内。江郎山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青龙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11.86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AAAA级景区。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江郎山是神奇的山,造型的奇特,更造就出更多的神秘色彩和传奇。就说这三爿石的形成,都有不同版本的故事。下面引用几则:
其一:传说很久以前,江郎山原是个海口,可以一直通到东海龙宫,东海龙王的女儿须女在江郎山脚游嬉时,认识了当地江氏三兄弟,后来,这三兄弟同时爱上了这个美丽善良的须女仙子。无奈人神有别,须女最终还是被迫回到了东海龙宫。痴情的江氏三兄弟只好登上山头远眺须女远去的背影,渐渐地化成了三块巨石,这就是我们在路上看到的江郎山三峰。后来须女逃出龙宫,回到江郎山,看到江氏三兄弟化成了三块巨石,悲痛万分,泪如雨下。须女的眼泪在江郎山脚下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湖泊---须女湖。最后须女化成了我们江山的母亲河---须江。(这是导游词中的说法)
其二:当年,东海龙王的女儿认识了当地江氏三兄弟,并且爱上了弟弟三郎,可是龙王不允,秉性的女儿不遵父命,躲到江家。于是,龙王水淹江山,江氏三兄弟为了保护百姓,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巨石,堵住了海水。多情的公主则化成了美丽的须江围绕江山,缠绵盘亘。为了纪念江氏三兄弟,人们就把此山称为“江郎山”,三块顶天立地的巨石就被称为“江郎三爿石”。(这个故事,更突出了江氏兄弟的英雄壮举)
其三:古江山城南江郎山通海。东海龙君海公主偕其地江氏三郎青梅竹马,情深谊笃。三郎业儒,二郎捕鱼,大郎狩猎。
龙君以海公主赐婚将军蟾蜍,俗谓癞蛤蟆者也,貌寝性贪。海公主不从,奔居江家。蟾蜍妒怒甚,率鳖精及虾兵蟹将、蜈蚣毒蛇无数,汹汹杀来。二郎举网捕虾蟹,掷石杀绝;三郎催公鸡啄蜈蚣、驱母猪吞毒蛇。顷间仅存蟾蜍、鳖精焉。二郎投枪击鳖精,大郎纵猎鹰袭蟾蜍,碎其左眼及颅顶,血流如注。蟾蜍气息奄奄,犹垂死挣扎,念咒引来海水汩汩上涌,冲淹田、庐、人、畜,公鸡、母猪均遇难。大郎以身堵海口,二郎、三郎亦奔来堵塞,海水渐止。时海公主见鳖精藏身处,罩以鸡笼,斫刀毙之。鸡笼、鳖精均化石,上有巨岩,中仅容一人通,今称鸡埘弄。
蟾蜍身亡,化石,人称蛤蟆石。猎鹰中其毒液丧生,化石,人称乌鹰石。今乌鹰犹俯瞩蛤蟆石,似阻其复苏作祟者。
江郎三兄弟均化石,伟岸卓荦,撑天柱地,今之江郎三爿石也。其地与海绝,海公主誓死不归,龙君徒呼奈何。
海公主魂化杜鹃,回翔江郎石左右,不时娇啼:“哥哥,吾随尔乎!吾不归去,不归去!”江郎石深情答曰:“休归去!休归去!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