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下测地形用什么方法测量仪器?
水下测地形图包括平面定位和水深测量两部分。
平面定位一般有断面法,角度交会法,断面角度交会法,极坐标法,六分仪法,距离交会法(微波测距),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双曲线无线电定位法和卫星多普勒定位法等。
水深测量比较简一般有测杆、测绳和超声波测深等。
1、断面法:沿断面测量水深。在水流湍急的河段,测船难以循断面行驶或锚定船位时,间或以钢缆固定厨面,沿钢缆遂点定位侧出水深。
2、角度交会法:以2~3台经纬仪或平板仪在岸上已知点设站,同步测定方向、交会船在测深时的点位。常用于流速较大的河段。
3、断面角度交会法:断面祛和角度交会法的结合。测船沿确定的断面航行,同时用1~2台经纬仪或平板仪测定方向,与断面线相交,确定船上的测深点位。
4、极坐标法:以电磁波测距仪或经纬仪在岸上已知点设站并选定零方向,测最测深点的距离和水平角,确定点位。
5、六分仪法:在船上靠近测深点处以2台六分仪同步观测岸上已知点,确定点位,适用于能目视观测岸,上目标的较开阔水域。
扩展资料
水深测量的传统工具是测深杆和测深锤。现代普遍使用回声测深仪,精度和效率均大为提高,最大测深可达10000m,并已从单频、单波束发展到多频、多波束,从点状、线状测深发展到带状测深,从单纯测深发展到图像显示和实时绘图。
例如海底地貌探测仪(又称侧扫声纳),可探测礁石、沉船等船底航行障碍物的概略位置、范围、形状、性质和海底表面形态,并以图像显示。多被束测深系统能同时发射数十个相邻的窄波束,配合微处理机精确测出,并以图像显示一定宽度的航行线水下障碍物位置,深度、范围、形状以及海底的地貌,由机助绘图仪绘出等深线图。
此外,还在探索利用双频激光、卫星像片或航空像片测量解译水深,为水深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二、GPS卫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唤旅辩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主要是为船舶,汽车,飞机等运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例如:
GPS应用范围1.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
2.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
3.汽车自主导航
4.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
5.紧急救生
6.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镇销险
7.个人通讯终端(与手机,PDA,电子地图等集成一体)
1.电力,邮电,通讯等网络的时间同步
2.准确时间的授入
3.和缺准确频率的授入
1.各种等级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
GPS导航仪2.道路和各种线路放样
3.水下地形测量
4.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
5.GIS应用
6.工程机械(轮胎吊,推土机等)控制
7.精细农业
只要是有gps
就可以连接卫星的呀
连接不了卫星猛丛怎么定位?
可手机里的gps
根本不准。如果在屋里几乎都枝档樱不蠢汪会有信号
搜不到星
明白?(就连我的iphone4
都这样)想要gps就别指望手机了
买导航仪吧
希望采纳
三、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1、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4km )RTK的平而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3、全天候作业:RTK测量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光学通视 ,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和传统测量相比,RTK测量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小,在传统测量看来难于开展作业的地区,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它也能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测量工作变得史容易史轻松。
4、RTK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RTK可进行多种测量内、外业工作。移动站利用软件控制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和人为误差,保证了作业精度。
5、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现在的仪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单,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得二维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地与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
2.1.4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
当然RTK也有其局限性,会影响到执行上述测量任务的能力。了解其局限性可确保RTK测量成功。
最主要的局限性其实不在于 RTK 本身,而是源于整个GPS系统。如前所述,GPS依靠的是接收两万多公里高空的卫星发射来的无线电信号。相对而言,这些信号频率高、信号弱,不易穿透可能阻挡卫星和GPS接收机之间视线的障碍物。事实上,存在于GPS接收机和卫星之间路径上的任何物体都会对系统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有些物体如房屋,会完全屏蔽卫星信号。因此, GPS不能在室内使用。同样原因, GPS也不能在隧道内或水下使用。有些物体如树木会部分阻挡、反射或折射信号。GPS信号的接收在树林茂密的地区会很差。树林中有时会有足够的信号来计算概略位置,但信号清晰度难以达到厘米水平的精确定位。因此,RTK在林区作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并不是说,GPS RTK只适用于四周对空开阔的地区。RTK测量在部分障碍的地区也可以是有效而精确的。其奥秘是能观测到足够的卫星来精确可靠地实现定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可能会有7到10颗GPS卫星可用于RTK测量。RTK系统的工作并不需要这么多颗卫星。如果天空中有5颗适当分布的卫星,就可作精确可靠的定位。有部分障碍的地点只要可以观测到至少5颗卫星,就有可能做RTK测量。在树林或大楼四周作测量时,只要该地留有足够的开放空间,使RTK系统可观测到至少5颗卫星,RTK 测量就有成功的条件。
在论述RTK技术的原理时,我们知道,RTK测量的关键是确定整周未知数,能否连续地、可靠地接收基准站播发的信号,是RTK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实际应用中,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降低了RTK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地物点的测量精度,我们在选点时要采取以下措施:
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机设备、视野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高度角应小于15°(如可以选在最高建筑物的顶楼)。
2、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微波通道等),其距离不小于200 m;远离高压电线,距离不小于50m 。
3、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4、点位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与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5、点位要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提高工作效率。 6)点位要选在地面地基坚硬的地方,易于点的保存。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地物点的测量精度,我们还要对接收机天线进行校验,选择有削弱多路径误差的各种技术的天线。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利用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以削弱各种误差带来的影响。
2.1.5 RTK的作业过程
1、启动基准站
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阔、没有强电磁干扰、多路径误差影响小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
新建一个工程,即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这个文件夹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 等。
3、点校正
CPS测量的为W CS一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力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点校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在已知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有当地坐标系统与W CS84坐标系统的转换七参数,则可以在测量控制器中直接输入,建立坐标转换关系。如果上作是在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下进行,而且知道椭球参数和投影方式以及基准点坐标,则可以直接定义坐标系统,建议在RTK测量中最好加入1-2个点校正,避免投影变形过大,提高数据可靠性。
(2)在不知道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在局域坐标系统中工作或任何坐标系统进行测量和放样工作,可以直接采用点校正方式建立坐标转换方式,平面至少3个点,如果进行高程拟合则至少要有4个水准点参与点校正。
4、流动站开始测量
(1)单点测量: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测量点选项,即可进行单点测量。注意要在固定解状态下,才开始测量。单点测量观测时间的长短与跟踪的卫星数量、卫星图形精度、观测精度要求等有关。当存储功能键出现时,若满足要求则按存储键保存观测值,否则按取消放弃观测。
(2)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直线、曲线、DTM道路等各项放样数据。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 在作业时,在手薄控制器上显示箭头及目前位置到放样点的方位和水平距离,观测值只需根据箭头的指示放样。当流动站距离放样点就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手薄上显示同心圆和十字丝分别表示放样点位置和天线中心位置。当流动站天线整平后,十字丝与同心圆圆心重合时,这时可以按测量键对该放样点进行实测,并保存观测值。
2.2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论述我们了解了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条件。RTK的误差来源有很多种,知道了它们的来源,对于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RTK的测量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RTK的技术特点是RTK优于其他测量技术的概括。虽然RTK的系统是现代测量的最新成果,但它应有不足之处。了解了RTK的局限性,使我们知道了对于一些测量RTK也是受到限制的。RTK的作业过程是使用RTK的基本步骤,也是今后使用RTK所必须进行的操作,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叙述,使我们初步掌握了RTK的使用方法。
第3章 利用RTK进行点放样和曲线放样
3.1 利用RTK进行点放样
建筑物的形状和大小是通过其特征点在实地上表示出来的。如建筑物的中心、四个角点、转折点等。因此点放样是建筑物和构筑物放样的基础。用RTK进行点位放样同传统放样一样,需要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但不同的是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距离或方向来放样定点,或用全站仪用两点定向后放样定点,而RTK是用2~3个控制点进行点校正,就可在无光学通视(电磁波通视)的条件下进行点位的放样,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实现的。
3.1.1 点放样工程实例
1、测前准备:获取2~3个控制点的坐标(如果没有已知数据可用静态GPS先进行控制测量),解算或用相关软件求出放样点的坐标,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使用。
2、站的架设:将基准站架设在较空旷的地方(附近无高大建筑物或高压电线等)
架设完后安装电台,连接好仪器后开启基准站主机,打开电台并设置频率。
3、建立新工程:开启移动站主机,待卫星信号稳定并达到5颗以上卫星时,先连接蓝牙,连接成功后设置相关参数: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4、输入放样点:打开坐标库,在此我们可以输入编辑放样点,也可以事先编辑好放样点文件,点击打开放样点文件,软件会提示我们是对坐标库进行覆盖或是追加。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