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玩水游泳圈和救生衣哪个好?
救生圈和救生衣都是水上救生设备,使用方式不同,各有其特点。救生衣是船上最简便的救生工具,穿着方便,穿着者肢体比较轻松自如,在海上不容易被浪冲掉。救生圈是救生设备中的一个主要种类,通常是作为水上救灾及相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必备产品。
救生圈大多是做为抛投给落水者的救护用具,救生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手以及臂部的活动,但是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
儿童去游泳玩水,必须要有大人带领,不能往深水区去玩。最好是给小孩子穿救生衣,因为泳衣圈,孩子太小容易脱手。另外躺在游泳圈上,也很容易掉下来。很不安全,所以不要让孩子用游泳圈。
救生衣要给孩子穿好,把带子系好,家长不要离开,要始终陪伴在身边。这样才可以安全一些。
个人觉得,一定要给孩子选大小合适的,这样安全性更高
二、游泳圈的选购技巧
游泳时救生设备的质量好坏很重要,切莫大意。一般的充气式游泳圈只是一种水上充气玩具,与救生圈是有区别的,真正的救生圈和救生衣在生产中对所用的泡沫、塑料等物理性、化学性能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产品的强度与硬度都有一定规范。所以购买时最好要看看有没有安全标识。自制的救生设备,得确保材料耐磨损,浮力好。
如果你是在浅水游泳池游泳,对救生设备的要求不是很大,游泳圈还是能够满足需求。不过无论是游泳圈还是正规的救生设施,在游泳之前,都有仔细检查清楚,看看是否存在漏气、裂缝之类,因为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泡沫的(泳具)你必须看它四周比较完整,不要有什么损坏损伤,如果这样一个泡沫救生圈就不能用了,这样就比较危险。按照《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气式游泳圈须在醒目位置标注“非救生器材,需在成人监护下让孩子使用”等安全提示字样。,一定要注意查看标志,千万不要购买“三无”产品。同时,购买时应注意索要并保存发票。为避免发生意外,所有的充气游泳圈都不要充气过量或充入高压气体。在携带或充气过程中,不能与锋利物体接触。不要在深海、急流地方使用。放置时间过长,游泳圈都会有缓慢消气的现象,所以要注意随时充气。买游泳圈先擦亮眼睛,对于用汽车橡胶内胎制成的游泳圈,专家认为,这样的泳圈大多质地粗糙,气门嘴长而硬,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不适合当作游泳圈。
以上是下水前的注意事项,如果下水后发生泳圈引起的意外事故,一方面是立即呼救,但另一方面用自救避免危险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游泳时意外溺水,附近又无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拚命挣扎,正确的自救做法是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肢体,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胡乱挣扎,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经过长时间游泳自觉体力不支时,可改为仰泳,用手足轻轻划水即可使口鼻轻松浮于水面之上,调整呼吸,全身放松,稍作休息后游向岸边或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安全警示语等是否齐全。
●摸:要挑选圈体材料有一定厚度的,接缝处平滑,劣质塑料材质会导致破损、漏气、爆裂等一系列问题。
●闻:不要购买圈体材料有异味的,劣质的游泳圈产品甲醛等化学成分含量过高,会令皮肤产生过敏症状。
●发票:购买时应注意索要并保存发票,以便日后维权。方法:
1、仰卧起坐,运动量稍微加大一些,而且要保持每日递增的一个程度,直到做不动为止。 2、仰卧起坐之后不能马上休息,应该深呼吸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让身体因为运动而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 3、为了避免因为仰卧起坐而产生明显的肌肉,要在运动完之后做一段时间的有氧运动来消耗体内的能量。 4、坚持一个月的时间,你就会发现游泳圈已经逐渐消失了。
三、轮船在海上失事时如何自救
海上旅游遇险自救方法 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海洋旅游正在我国沿海各地兴起,游客在尽情欣赏海上美景的同时,如遇到船舶发生各种险情,又该怎样开展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命的危害?
遇险时首先要调节情绪,必须要保持冷静,千万不可惊慌失措,要沉着应对。每艘船上都有一名船长,船长是船的总指挥,客船遇险后,要听从船长的指挥,安全撤离。
在船的主要过道或大厅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都标有安全出口示意图。上船后对这些标识要注意识别其方向,遇到非常事态时迅速撤离,赢得时间进行自救。
客船上都配有救生衣和救生圈,其数量是按船的等级比例配备,救生衣平时放在座位附近,游客上船要熟悉救生衣和救生圈的放置位置,没有经验的游客还要看清救生衣的系带图示,绳带必须扎紧系牢,以免在海浪中救生衣被冲走。在穿救生衣时还要看清它的前面和后面,区别救生衣前后的方法很简单,衣前部分的填充物(如泡沫)较衣后部分的要大要多。因为这是根据科学设计,如果救生衣穿戴正确,在海浪中即使你昏迷过去,救生衣仍能保持使你的面部朝上并呈一定的角度,而不会让你口鼻呛水。标准的救生衣都配有救生哨,吹起急促的口哨表示你需要紧急救助。
如果遇到必须弃船跳水,而你的水性又不是很好,只能勉强保护自己而无力救助他人时,你应尽量不要从他人的面前游过,以免被没有水性的游客抓住不放,而耽误你的自救,导致双双不幸,类似的事件在海难事故中常有发生。如果在船上不慎落水,除了保持身体悬浮于水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引人注意,寻求救援或呼救,拍击水面发出声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水中,用一只手臂挥舞(不能用两手,否则会沉入水底),加大动作幅度更能引人注意,如果穿着救生衣或在救生艇上,可能备有警哨和灯光装置,能规则地发出海上求救信号。如果手边没有救生衣,可用裤子制作一个简易的漂浮口袋:绑紧裤腿,拽住裤腰两端在水面抖动,使裤管充满空气,套在腰上可暂时使人保持漂浮。
划水时为节约体力,要缓慢而有规律,如刚离开沉船,慢慢迎着风向将其避开,同时要远离油料和废物。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抓紧时间登上救生筏,如果落在水中,游到橡皮筏的尾部而非两侧,先放入一条腿,然后翻身滚入。记住:不要从船上直接跳上皮筏,这样做容易损坏皮筏。
救生筏容纳的人数有限,如果人员过多,反而增加了全体人员再次落水的危险性。多数人的安全是首要的,应当首先照顾体弱年幼或身体有伤的人员进入救生筏。如果不能判断所处方位,就不要四处乱划,徒耗体力。
在寒冷的气候中,蜷缩身体保持体温,用可能的物品包裹身体,比如帆布。大家拥在一起可保持体温,适度活动身体可保持血液流通,防止肌肉或关节僵硬。
游客在进行自救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坚强的意志加上求生的本能一定能提高你争取自救成功的几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