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户外野营的神级装备有哪些?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7 15:18   点击:244  编辑:yyns   手机版

由于今年各种突发情况,让我这个万年宅男也被迫爱上了户外。

尤其是最近半年我基本都在出差或者中转,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半年更新频率骤减的原因之一。面临很多突发情况,越来越依赖这些户外野营装备。买了很多,也踩过不少坑。这里分享我的一点点经验。当然,如果哪里说的不对,请多指教,比较户外我就是重在参与自娱自乐。

俺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装备,排第一的是鞋,第二是背包,其他要求都不是那么高。

走路就必须要有鞋,长时间走路如果没有一双鞋就会非常痛苦,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之前我一直穿运动鞋和骑行靴,运动鞋不论是阿迪耐克AJ还是国产安踏李宁,都非常舒适,骑摩托穿骑行靴即便不怎么走路也都能接受。但是我发现户外的鞋想要选一双合适的却非常困难。基本上每个牌子的尺码都不太一样,脚型不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个牌子的不同产品都不一样。必须要亲自试穿一段时间才能知道到底适不适合。一旦尺码或者脚形稍微有点不对,走几步就很难受。

运动鞋固然穿着舒服,但是运动鞋毕竟是运动鞋,户外鞋相比于运动鞋最大的优势在于防水和支撑性/强度。防水对于我来说是刚需,这点不必多说。支撑性和强度好可以应付更复杂的地形。与此同时,透气舒适性也非常重要。

说到具体选购,如果想要舒适性,个人认为lowa和CRISPI,迪卡侬也可以,SALOMON的军靴是真的难受,特别硬而且尺码偏小,但是支撑性和防护性确实更强。至于lowa和crispi,个人认为crispi更软一些,但强度不如lowa。

我今年在广东出差遇到连续暴雨,当时穿的是lowa一款超薄透气的(不是高帮的),goretex还是很稳的,脚一直是干的,而且广东那么热的天气我也没觉得闷。

迪卡侬的透气性是差了不少,而且不怎么防水。春秋可以穿,夏天就算了。

所以个人经验,如果说环境不是特别恶劣,建议买lowa,如果环境可能非常恶劣,比如说碎石土路比较多的地方,也可以考虑SALOMON。始祖鸟的鞋没买过,不评价。总之,鞋要选好一些的。有钱买lowa应该不会让你失望。没钱买个迪卡侬也不是不行,但是夏天是真的热。


背包绝对是仅次于鞋的装备。因为要一直背在身上,而且要负重,如果背包不好,那么也是举步维艰。过去半年我也买了很多很多背包。不过因为我是偏生存实用路线的,不是徒步风格,所以我基本上买的都是神秘牧场、511、赫利肯之类的战术风格的背包。户外品牌的背包也买过一些,但是没有战术背包买的那么多。

这里可以再解释一下,我并不玩徒步,我自己玩的偏向于BC和城市避险,追求随时可以在突发情况下跑路或者至少不至于在封闭状态下短时间饿肚子。这是什么需求,懂得都懂。或者说是偏实用生存保命风格,介于BC和BOB之间,而不是看沿途的风光。偶尔可以找个固定地点露营,在于坐下来玩,不在于走路看风景。

我的理解,跑路主要还是依靠交通工具,徒步跑路根本跑不远,最多是就近找一个可以搭营地庇护所的小树林。等待下一步行动。尤其是在城市中,想要像贝爷那样打野的机会都没有。之前我看很多实际跑路案例(比如说禁止交通工具),最多也就是走一天,靠两条腿跑路基本上不可能过夜。所以背负稍微不是那么舒适也可以接受。

在温度比较低的地区,我会背神秘牧场的terraplane83。这个包应该是大容量的专业背包中相对来说已经算是有一定性价比的。(神秘牧场的大容量军包通常比这个还要贵一多半,像格里高利等户外品牌的)

而如果是在南方,因为气温不会很低,不需要太厚重的床垫和睡袋。亲测基本上神秘牧场的terraframe50完全足够了,甚至都会稍微有些装不满。

而如果是在南方,不过夜或者比较极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511的rush 24或者神秘牧场的2day、龙蛋pro之类的战术背包。当然,军包有些可以有很大容量的,比如说神秘牧场的6500之类的100L左右的大背包。可以满足冬季需求。

只要不是要走两三天的徒步,个人认为背负没必要那么极致,或者说不是特别重要。户外包的背负一般都更舒适,但是容量或者说尺寸通常来说不大。例如包的宽度,很多户外包并不宽,塞不下温标比较低的睡袋和睡垫或者庇护所类的帐篷。而且户外包的耐磨性通常因为追求轻量化而比如战术背包。虽然战术背包的背负确实普遍没有户外包那么舒适,但是也没差很多,比普通背包还是强不少的。所以综合权衡而言,我通常会选择战术背包。一个比较好的包,确实价格会贵一些,但是能背很多年,分摊下来算也不算不能接受,而且再怎么说还是比爱马仕和LV便宜。。。我个人是愿意为了买个好包多花一些钱的。


除此以外我个人认为其他装备要求都不会那么高。比如说冲锋衣,所谓高端无外乎就是始祖鸟。但是面料本身,goretex的衣服现在国产diy品牌有的是,几百块就能买到很不错的。我说的不是假鸟,也不是凯乐石之类的国产大牌,就是某宝很多工作室自己做的冲锋衣,对于正常的户外求生,我觉得基本上可以平替所谓的高端冲锋衣。唯一的确定可能就是这些diy产品没有logo,没法装x,但是都跑路了,谁还装x呀~

偏实用的话根本没必要买始祖鸟,我买了几件。而且作为大冤种,我还是在国内的实体店买的。感觉剪裁上可能确实好一些,但是肯定不值贵那么多的价格。

顺便,迪卡侬的冲锋衣是真不行,太闷了,我穿了一次就不穿了,压箱底留着备用。。。不过个人感觉迪卡侬的速干裤还是可以的,价格非常便宜,款式也还行,舒适度也很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速干裤本身不防水,如果持续下雨还是会很不适。

而防水的硬壳冲锋裤,我买过始祖鸟和x-bionic的,都还不错,但是确实比较贵,Goretex Pro的冲锋裤基本上都要3500左右,我骑摩托车,买过Klim和丹尼斯的Goretex骑行裤多了一堆护具也就这个价格。没办法,可能还是做硬壳防水冲锋裤的比较少吧。

总之,冲锋衣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没必要买太贵的,几百块国产DIY足矣。裤子如果不是特别经常下雨,迪卡侬的速干裤可以胜任,但是想要全面防御,可能裤子比衣服难选,也更贵一些。。。


饮食系统

我的理解,首先跑路是不需要炊具的。直接M9单兵自热口粮或者MRE之类的,再配一些压缩饼干、午餐肉和袋装水,连锅碗都不需要,这样最省空间而且最方便。自热口粮这个东西,我只在2020年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吃过两袋,结果今年已经吃了7袋了,我就什么都不说了。

如果稍微想要改善一下伙食,可以考虑脱水餐配合钛锅。我本人对吃要求并不高,但是去户外或者出差喜欢喝茶,所以会带水壶和钛杯。

说到户外用锅,我还想多说两句。像烧水或者煮饭的锅,可以考虑用钛锅,轻量化而且没什么副作用。但是煎锅建议还是不要用钛锅,非常容易糊而且很难刷干净。我摩旅的时候如果真的比较惬意煎牛排炒海鲜之类的,都会用户外的小尺寸不粘锅。但是尺寸和重量个人认为还是不太适合户外徒步。如果是类似我这样偏实用生存跑路风格的,就更没必要带了。都跑路了还吃啥牛排海鲜啊~

而对于饮水,我除了爬山以外通常不会带水袋,而主要是瓶装水、袋装水、水壶和功能性饮料。前面解释过很多遍了,我不是以徒步看风光为目的,所以基本上不会有边走边喝水这种需求。水袋自然有它的优点,但是也不是没有缺点。个人认为水袋总会给我一种“万一漏了”的焦虑感。更重要的是,水袋的水通常是自己罐装的,无法长时间保存,没法做到预存储。而且如果没喝完,尤其在南方,气温高,水很容易变质,清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我一般还会带一个净水器和seatosummit的储水袋,以放万一水喝完的情况下,可以找天然水源,过滤之后再烧水基本上是可以持续饮用的。储水袋可以储存水源以及应急洗澡使用。

常见的炉具有气炉、酒精炉、油炉、柴火炉等。首先油炉会有汽油味,很难消除,而且操作麻烦还有安全隐患,直接pass掉。酒精炉除了可以极致轻量化(如果只吃一两顿只需要带一两片固体酒精),不论是火力还是效率都不如气炉。我一般出差或者都市出行会带气炉,不做炒菜牛排之类的,简单吃点东西和烧水,我一般用msr的小火箭,足够了。当然,国产的会更便宜,而且一样用。我买MSR就单纯是买个标。我也买过国产,没感觉有什么区别。可能MSR就是反应堆确实有特色,但是反应堆的功能我用不上,而且反应堆配套的锅个人认为体积比较大,所以就没有买。

如果是偏生存性质的,我还会带一个钛合金的折叠柴火炉。柴火炉由于不同的原理,二次燃烧之类的,可以分为很多种。我不是专家,这里就不多细讲了。但是我发现,如果不是偏生存偏BC风格,柴火炉做菜真的非常不推荐。一股烟味不说,灭火也是个大问题,而且灭掉火之后,整个炉子还是热的,通常要等20分钟冷却之后才能收纳起来,而且还容易把灰烬带到包里,非常离谱。


照明系统

首先,很多人都认为玩户外没必要带手电,头灯足够了。但是,依旧是偏生存的玩法,个人认为带一个手电还是有必要的。一来是可以获得更灵活的照明范围。二来是高亮度带爆闪的手电,可以作为防身使用。

手电这个东西,我在玩户外玩摩旅之前,就玩过很久很久了。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品牌也买过不少。

我的理解是,户外手电肯定要买小尺寸的,但小尺寸手电不要买亮度太高的,否则发热太大烫手根本用不了多久。大手电对于背包而言实在太重,摩旅或者自驾游我会带,但是户外肯定不会带。

我用下来感觉不错的是奈特科尔的P20i老款,1个灯珠的我已经觉得散热有些捉襟见肘了,新款4个灯珠的我觉得散热很难跟得上。

至于美国的surefire,个人觉得低端产品性价比基本上被国产完爆。高端的对于一般用户基本没什么必要,而且有些尺寸也比较大比较差,对于户外背包而言不太适合。

通常户外照明最重要的是头灯。便宜的有迪卡侬,但是个人建议有条件还是买个黑钻的。亮度和做工确实都更好一些,而且我买的黑钻的是电池供电,通用性更强。

至于露营灯,确实品牌种类都差不多,个人认为区别并不大,如果有需要,最好买个带充电宝功能的。


我一般出远门都会带帐篷睡袋和充气床,真的怕了。

户外帐篷,一类是庇护所帐篷,就是带一个前厅可以当天幕的那种。自带的前厅天幕对于折叠椅坐下来吃饭或者休息,确实是个加分项。但背包用一定要买轻量化的庇护所。一些纯棉的6~9kg的帐篷基本和背包没什么关系了,真的太重。

折叠椅按理来说对于偏生存的需求来说是没必要的,但是一般我都会带一个迪卡侬的折叠椅。我觉得用下来很好,不会比那些专业品牌差。可能一些更专业的户外品牌折叠椅会更轻一些,但是我是过一些要么是高度太矮,要么是牺牲了强度,毕竟材料都差不多,轻就意味着强度差。

另一类就是普通的户外帐篷。Hilleberg和MSR这种几千块的确实没用过,但是我不去珠峰也不去南极,不去这些极端气候条件的地区至少我目前买过的几个帐篷,对于普通环境而言都是够用的。五六百的帐篷和一千出头的帐篷,至少我个人用下来,也没感觉有什么区别。

蛋巢和充气床垫个人认为各有优缺点。但是个人还是更偏向于充气床垫,重量虽然稍微重一些而且要充气,但是不需要外挂,能收纳到包内。而且更容易达到比较好的R值。


至于其他的一些小物件,比如说求生哨、指北针、医疗包、户外刀之类的,以后有时间再继续分享。

最开始只是摩旅的时候想欣赏风景,结果这些东西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麻了,不说了,继续搬砖去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