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龄50,如果常年房车旅行,价格在三十万以内,选择哪种房车比较好?
我也在看房车,40左右预算,写这篇回答也顺便给自己捋捋思路。
多方尝试感觉两人出行还是B型房车好。
上个月租了一周C型试了试,感觉便宜的(随意划个价格范围100万以下吧)C型车问题还挺多的。
首当其冲的是厢体强度问题,B型基本都是厢式货车甚至是大型商务车底盘,而C型一般是带斗货车/皮卡底盘。
也就是说B型车的车厢、大梁强度一般都是经过了厂家测试的,而C型车一般都是改装厂按自己的理解搞的。
之前租的C型车按周租一天650,租一两天的话是1300,等于周租打五折。
这辆车新车要45万多,开起来感觉忽忽悠悠,宛如超载了轻货的小货车(我因为投资过电器销售公司,缺司机的时候帮忙开过一段时间小货车)。
遇到横风阻力感觉很明显,让人提心吊胆,不太敢开着往西藏或者冬季的东北这些地方走。
B型房车我没有长时间试驾过,但车子整体外观跟商务车/厢式货车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这两者我都开过。
无论是高端些的奔驰V、全顺,低端的东风CM7,都可以正常的在高速上以120跑。想来用这些车改的房车只要规划好车上的活动物件,跟这些车满载开起来区别应该不大。
空间方面两人旅行的话B型C型差别最大的一般是卫生间B型肯定会小一些,B型车一般只推荐放一张床。
卫生间因为最后都要自己倒,不注意弄脏了因为窄也不好清理。所以一周的旅途我和媳妇都是尽量自觉在公厕解决的,没有经过任何商量。除了媳妇上了几次小的(我一般就路边解决了),大号就出于体验的必要一人上了一次。
7天跑了1900多公里,几乎没有急到必须用车载厕所的时候。
话说回来我前几年就汽车自驾游几万公里也跑下来了,如厕解决方案很多,厕所并不是主要矛盾。
房车卫浴最让人舒服的还是从山上/峡谷/景点/海滩出来一身粘腻的时候冲个凉。所以我觉着做个半抽拉式隔水帘加地板干湿分离的能满足冲凉就行,甚至自己买的时候想去掉厕所功能直接搞个便桶,够应急上一两次就行。
另外即便买C型房车,绝大部分时间也就是两个人用,多带张床,想约朋友一起也挺难的,毕竟我们小城市收入还不错有闲心玩的基本都有正经工作,就普通自驾游超过一个周末的行程都挺难约齐的。
我甚至猜测许多买了C型车很快又卖了的人,就是经过一趟旅行发现多人长途旅行还住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买了C型在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两人旅行的前提下,拉上额头那张床也没啥用,平时肯定不能放东西在上面,车一走会掉下来。把父母都带上出去玩,家里宠物谁帮忙看呢。他们需要的时候自己开出去玩还舒服些。
最后通过性问题,我比较熟悉的西部县道乡道各种不合理又毫无征兆的限高限宽,你搞个C型经常被挡住,B型也就跟小货车一样高,根据我的经验限高3米以下的道路还是比较少的。
反观C型不超过3米的很少,很多乡道窄桥都不能走。
最搞心态的是我老家遵义两个主要城区下道口都是限高3米,然后我上面提到的7天房车旅行结束时,胡乱选了个临近的新下道口下了之后,发现路还没修好限宽2米1又过不了,只得重新上高速绕了半个城回家,旅途结束的时候耽误一个多小时真是让人捉急。
最近看视频有个奇瑞出的 r500感觉还行,福特全顺顶配的底子,在厢式货车里也算高端玩意儿了,车厢布局也比较合理,有点心动。
今天刷视频看见北京有辆上面提到的R500已经在出手了,原价41,落地应该在43左右,如今过了半年只开了2万公里,叫价31万在售,感觉还能再等等,哈哈。
这车按我们这边行情含保险长租一个月应该就在1万2左右,感觉如果没有5万公里以上的行程计划,还是租要划算些?
另外看到很多人讨论房车长城炮改装的厢式C型车和露营车,重点在越野能力,我从2014到2016年在玩牧马人越野,也发表点看法吧:
一是越野这件事,如果不是个人素质超强,再厉害的单个车辆都不建议去越野。否则一旦陷车自救失败那个成本简直hold不住,人身安全也容易出问题。
二是基于上面的原因,要凑几个志同道合又经济实力相当的朋友就很麻烦,反而降低了房车旅行这件事的自由度。
如果随便找些越野爱好者组队,基本上每次体验都很差,三四个车出行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新手提车零准备出门等于带个爹上路、很正常的烂路有人不敢给油/不会选路陷车、团队里有人颐指气使一堆人就他不干活、有人不信邪又没技术非要挑战河滩/泥地陷车……
作为房车,如果想再越野,你大概率就是制造上述问题那个。
三是针对长城炮两种改款,为什么不选C型车的原因上面已经说了,加上C型宽体加上长城炮那点小马力,没法越野,除非你已经是知名网红,每次要去哪之前发个视频有当地人实地给你探路。
长城炮的露营车保留了越野能力,但跟房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之前我玩越野的时候也有人把车顶加个帐篷变成露营车,居住体验和房车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露水和蛇虫鼠蚁让你每次拉开帐篷门都比较忐忑,没法很放松的休息。
另外露营车有个巨大的劣势是那个帐篷肯定是没法开空调的,太冷或者太热的天气都让人难受。房车如果太热有空调,太冷有暖气,就是烧油花的钱跟住县城的小宾馆差不多。
个人观点买露营车跟普通自驾游没啥区别,到了景色特别好的地方可以很方便露个营,绝大多数时候还是住酒店。
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你20万买辆越野炮顶配,自己配上非常高级非常合适的后备箱组件,顶多三万块,也就缺少从原车改出来的电,为啥非要多花6、7万去买改好的露营车呢?
二、为什么露营变得这么火?露营满足了年轻人什么心理?
大背景是因为疫情,大家活动空间被控制住,在具体一点你们可以看看身边露营的朋友平均年龄段,还是80,90后这批主力军,这两代人旅游路线从小时候跟父母扎堆去景区,到扎堆出国,现在扎堆在草坪搭帐篷,这一波人的行为出现在你的朋友圈里,出现在你的身边,出现在一切广告推送中,所以你身边露营的环境就这样被营造出来了。
所以现在的露营更多的是社交属性,你真的热爱自然么?仅以我身边很多朋友露营购买的装备来看,大家追求方向只是为了拍一张好看的照片,为了证明一次自己热爱自由的与众不同。所以这批人选择露营的动机一定是为了社交,这个地方是否拍照美丽?我们的装备是否能体现精致感?这一次出行我能跟其他人有不一样的体验么?这次露营我的朋友圈,小红书,抖音能赚多少流量?我能否在节后上班的时候跟同事炫耀我去露营的心得等等。
再说一点,对于户外露营,我一直主张重在感受自然,不要过度追求品牌装备,更不要形成攀比之风,也不要去形成什么鬼鄙视链。。。我之前收到很多邀请让我回答这个品牌帐篷好不好、那个品牌露营车好不好、露营多少钱可以有好的体验、几万预算买什么露营装备等等的问题,开始我还觉得大家开始关注户外自然这是好事,后来发现问题方向越来越偏,大家焦点始终围绕在品牌装备上,甚至有一种我没有大品牌装备加持就没有好的户外露营体验心里,装备跟你户外露营有什么关系么?这是什么逻辑。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露营的时候,一个120多的登山包,一个淘宝180块的帐篷,20块的防潮垫,300块的不知名的冲锋衣,在武当山露营了一晚,那天晚上21:00的时候突然风雨交加还有电闪雷鸣,我当时心里都崩溃了,后悔没听景区大喇叭的通知,躲在帐篷里冻的瑟瑟发抖,一遍懊恼一遍想办法调整心态让自己忽略这糟糕的天气,然后我就翻背包,翻出一带单兵自热口粮,本来想早餐吃来着,这会也不管了怎么开心怎来,拆开口粮包按照操作一步一步来,看着加热包里的沸水咕噜咕噜响,心里也平静下来,鱼香肉丝饭热好后打开就是一阵狼吞虎咽,自那以后我只要在野外心情不好或紧张的时候一定会先把胃填饱,这样会快乐很多。吃完后身体暖和很多,开始舒服的躺在帐篷里,任凭外面风吹雨打,我既然来了就要尽情体验这难得的风雨,这种环境下我所做的反应将会影响我一辈子,就这样在充足的思想准备下我听着雨声睡着了,那晚睡得很踏实,过了很久我突然醒了,然后就睡不着了,雨也停了,我打开帐篷看到了那一年我见过最美的星空,武当山的夜景真的很漂亮!第二天早上帐篷晒干后,收拾完继续赶路,那一次露营体验非常特别,在当时露营下产生的各种行为,心里反应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记住,你能看到自己的弱点,也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我觉得这是户外露营真正带给我的东西,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有时候这种经历也会伴随到我工作上,遇到坎了我都会想起我遇到过得极限环境,怎么渡过的,还有比自然力量更难以抗衡的么,一想到这我就会努力越过去,继续跑步前进!
说了这么多大家露营要多体验当下心态,不要一股劲的想着凹造型,买装备要做长期打算,如果只用一次可不可以用其他东西替换呢?量力而行,重在体验感悟!
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五一的快乐
三、露营的轻量化装备清单有什么推荐?
一起去露营吧,春日户外体验!不管你的装备多少钱,请记住露营卷的不是装备,卷的是素质,露营记得带走垃圾❗❗无痕露营,走时要比来时更好
天气渐渐回暖,精简装备,把时间留给自然,选择必备的几件就好了,如果你还在觉得露营装备门槛很高,如果你还在纠结性价比,那么这篇文章可能能帮到你
✅装备类:
天幕和帐篷:这两个个是必不可少,春夏其实紫外线已经很强了,为了避免晒伤,一般天幕选择涂银的即可,帐篷的话选择自动开合的那种,对动手能力差的伙伴很友好
露营车:可以装食材啊、水、露营椅等,拉着会省力不少
克米特椅:说它是为户外而生不是夸张,是事实
✅用品类:
其次就是桌子、炉具、锅具、茶具、炊具等一些物品,如果经常有户外活动的小伙伴,建议大家选择八驴家的专利产品:多功能露露营桌,一套包含实用厨具、便携具、锅碗块少、精致茶具,箱体盖板撑开即可变成一张折叠露营桌,可容纳3-6人使用,收纳起来不占地方,底部滚轮设计,一拉即走,很方便
我是专注于提供安全、舒适、精致露营的八驴,是一个新兴的专注于户外露营的中高端品牌!旗下产品覆盖录用装备、野炊用具、旅行茶具以及整体移动厨房等多项品类,如果你也热衷于户外露营,可以点个关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