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烟火与什么是巴洛克时期杰作?
亨德尔被誉为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烟火》和《弥赛亚》是该时代的杰作。
亨德尔生命中的原动力是什么?
亨德尔生命中的原动力是什么:意志。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年),出生于德国哈雷,巴洛克时期英籍德裔作曲家。
1702年,进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1703年,加入汉堡剧院;在此期间,陆续创作了《阿尔米拉》《尼禄》等在内的首批歌剧 。1706年,赴意大利,在此期间结识了科雷利、A・斯卡拉蒂等音乐家,熟悉了意大利歌剧和器乐音乐风格及写作技巧。
1710年,返回德国,任汉诺威宫廷宫廷乐长;任职期间,曾于1710年与1712年两度赴英国,其歌剧受到英国王室和贵族的欢迎,遂留居不归。1726年,加入英国籍;并在18世纪20年代,进入歌剧创作的成熟时期,创作并上演了《罗德琳达》《亚历山德罗》等歌剧 。
1733年,转战清唱剧创作;同年,其清唱剧《底波拉》《德波拉》首演 。1741年,最后一部歌剧《戴米达亚》上演。1742年,清唱剧《弥赛亚》首演。1749年,管弦乐作品《焰火音乐》首演。1759年,在伦敦逝世,享年74岁 。
亨德尔的音乐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了巴洛克时期的先进思想,并以其宏伟的音乐风格,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
早年经历:
1685年,亨德尔出生于德国哈雷,其父亲是外科医生兼理发师,母亲是一位牧师之女,比前者小30岁。1692年,父亲受魏森费尔斯公爵的指示,聘请哈雷的管风琴师弗雷德里希・威廉・察豪为亨德尔的音乐教师 。
1695年,第一次自己作曲 。1696年,11岁的亨德尔前往柏林,以其在古钢琴演奏上的技艺得到了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认可 。1698年至1700年,在哈雷的拉丁学校念书 。1702年2月10日,亨德尔为遵从已去世的父亲遗志,进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学习;
3月30日,即入法学院的一个月后,与哈雷的天主教堂签订年约,担任管风琴师的职位,自此远离了法律课程;在此期间,他除了每天在教堂内担任管风琴演奏外,还在一个改革派学院里担任音乐课程 。
1703年,进入汉堡歌剧院担任第二小提琴师,自此与歌剧结下不解之缘。1704年,完成《圣约翰耶稣受难去》,并于复活节前在汉堡演出 。
1705年1月8日,他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在汉堡上演 ,脚本由作家浮士金根据洛普・德・维伽德的一出喜剧改编;
同年,他还创作了歌剧《尼禄》,该剧脚本也由浮士金撰写,这两部歌剧的成功,使亨德尔在汉堡崭露头角,并获得了一笔收入,于是辞去乐队演奏员的职务,开始专心从事于作曲 。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