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主要有那些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春节意味着一年的开始,也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这一天外出的游子纷纷回到家中,享受团圆的喜庆。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三,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五,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现今又被叫做中国情人节。
六,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这一天,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现今重阳又赋予了敬老和孝老,为敬老节。
八,冬至节
冬至节是按节气来定,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这一天人们会烹食许多美食,如北方的饺子南方的羊肉。
二、中国有那些传统节日
冬至应该是节所,最近的传统节日应该是腊八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龙抬头,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除夕
24节气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
谷雨,清明,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1、正月初1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3元、3朝、3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2、正月初5路神生日3、正月105日上元节(元宵节)4、2月初2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5、2月105花朝节6、清明节的前1天寒食节7、3月初3上巳节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8、春分后105日清明节(现定阳历4月5日)9、4月初8日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10、5月初5端五节11、夏至节12、6月6晒伏节“6月6,晒红绿。”“姑姑节”“6月6,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1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6月6也是佛寺的1个节日,叫做翻经节。13、7月7日,习称7夕、7月7、乞巧节14、7月105日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15、7月310地藏节16、8月105日中秋节17、9月9日重阳节18、10月初110月朝,又称祭祖节19、10月105日下元节20、101月2102日冬至21、102月8日腊8节22、尾月2103日祭灶节,祀灶日,俗称“太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23、尾月的最后1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310、大年310
四、24个传统节日的顺序是什么?
中国的传统节日只有十六个,节气有24个:
中国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分别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腊八节(农历历十二月初八);小年(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传统节日的意义
传统节日的产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守护!通过多重多样的形式,中华民族在节日中表达出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
中华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