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春夏秋冬各有什么节日?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03 13:33   点击:173  编辑:yyns   手机版

春夏秋冬各有什么节日?

不只是中国,冬至这天举行盛大的节日庆祝,是世界性的习俗。比如圣诞节也大约在此时进行,就是因为太阳即将回归的这种特征。当然,具体在这个日子庆祝什么,其具体内涵可以是不同的。比如在古代欧洲国家,冬至这天也庆祝,但不是现在的圣诞节。随着基督教的扩展,这一天的庆祝内涵,从传统的太阳回归,光明回归的含义,而转向宗教性的含义。

古代的中国节日庆祝,冬至也曾作为一个重大的年节庆祝,也许是因为新年庆祝的不断变动,有些冬至节日内涵,被逐渐的分解和弱化。但即使是在民国,冬至也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现在的冬至节日,已经不被民众看成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但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农业社会。很多学者都将传统节日解释为农耕文明,家庭团圆等等,其实他们的解释与所有传统的节日本质,没有任何关系。大量的现代节日书籍,非常误导读者。

春夏秋冬,现在只有中秋节还占有重要的节日地位。元灭宋,古老隆重的春社节日就被禁止了。夏至或者六月六的节日,似乎一直没有像中秋节那样,被广泛的推广开来。冬至节曾经一直也很重要,但民国之后,在反封建的意识形态影响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随之而去的,很多冬至民俗也不见了,而在那些所谓的民俗里,其实是隐藏着大量的古代冬至生命认知。

冬至节不像其他节日,这个节日的内涵决定着,它不可能是外向性的热烈情绪庆祝,而是极其内向性的生命存在呈现。南方的某个村落,还保留着冬至节庆祝,并且还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作为全国性的节日,由于很多节日民俗的丧失,也由于背后的节日推手没有了,所以这个节日几乎消失了。其实不只是冬至节,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下,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失去了动力,专家所解释的农耕,人口繁衍,治病,迷信等等各种文化解释,只会加速传统节日的消失。而更加荒唐的问题是,传统节日的本质内涵,从来就不曾见诸于人世。也就是说,庆祝了2000年的节日,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到底在庆祝什么。人们所知道的节日,只是节日表面的光影,光影之下到底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真实,从来就没有完整深刻的解释。

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真实,值得去进行深深的隐藏,并且没有人去进行系统的解释。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就有很多节日的疑问,而不知其解答,现在更是如此。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含义,国人却不知?即使有人知道,又为什么不予以揭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反思。

也许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即使不解释节日内涵,那种古代的节日包装已经失去了推动节日的动力。只有揭示节日的本质,使之继续引导民众,并且以另外一种包装呈现出来,才能使传统节日继续存在下去。

当太阳北归的时候,其光就会再次回望中华,然后万物寂静而冬至降,神体笃定而天聖来。

中国传统节日从大到小

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为农历日期)

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如何生动有趣地向孩子介绍我们的传统节日呢?这本《中国传统节日》立体书介绍给大家。绘本用逼真的立体工艺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推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