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为什么说冬至是中国的教师节?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05 05:37   点击:66  编辑:yyns   手机版

中国古代文化十分繁荣,有很多具有特色风俗习惯,可能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很久都没有在接触或了解过,今年天我们一起来来接一下,我们中国冬至的6个冬至特色风俗习惯都是哪些?

1、赠鞋

冬至节,民间习惯赠鞋,其源追溯主要体现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们 健 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 多 数是从市场购买,形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节日,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子,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2、冬至过节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 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3、酿酒

冬酿酒原来叫冬阳酒,因为冬至过 后 阳气上升而得名,农历认为,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一天过后,阳气上升,万物开始慢慢复苏。一直到近年,商家从《吴歙》“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发掘出“冬酿”两字,才称之为冬酿酒。

4、拜师

大家想一想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最早的教师节就是冬至呢?可能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如果从中国文化中去寻找教师节那肯定是冬至莫属。

实际上,冬至是中国最早的教师节。古代冬至这一天是开学日,不少地方都要举行“释菜先师”的祭孔仪式。拜的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圣人,礼仪是“释菜礼”,就是以蔬菜素食为祭物,用芹菜、枣、栗、菜羹等礼敬孔子。之所以选择此物,源于当年孔子困于陈蔡间,七天没有进食,以弹琴 抗 击饥饿。他的弟子颜回释菜于户外,以示对老师的敬重和不离之意。

冬至祭孔的同时,也要举办衣冠拜师,师生同宴、热闹非凡。不少县志都有相似的记载:“长至日拜圣寿,外乡塾弟子各拜业师”。冬至“隆师”的习俗,对传承尊师重教的传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天也很有意义。当然,冬至日又是一年教书先生定聘约和解雇的日子,自然也是有人欢乐有人忧了。

北京巧手教育也会根据幼儿园的需求在冬至这天,进行冬至大典的国学活动,其中就包括拜师礼和开笔礼等活动内容,所以说如果按照我们的风俗习惯,那么冬至就是我们的教师节。

5、祭天

冬至祭天尽管是古代帝王的专利,但在表 达 天人合一、敬畏天地、护佑家国上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老百姓效仿帝王祭天,形成了冬至祭祖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一直保持着冬至祭祖的习俗,在铜川耀州一带,称“冬至”为“交九”。黄昏时分,老百姓在城郊村外烧纸钱,为死者添补冬衣,表达对另一个世界里亲人的温暖关怀。在我国台湾,冬至有做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习俗,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寿的动物,分层蒸制,以九层规格,在冬至表达不忘祖宗的初心。在华夏 民 族的节日谱系中,皇帝祭天成为节日一项重要仪式的,大概只有冬至了。在家国一体的国家体制下,冬至也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气与节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