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节日为啥有八大和四大之分?
中国古代传统习俗上,对“八节”则另有所指,说法至今也各不相同。传统习俗“八节”的形成,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是中华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的标志,约定俗成,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也是认知最为广泛的,“八节”指的是春节(岁首)、元宵节(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这八节里面,有自然节气,有儒家文化形成的节气,还有道家和佛家的节气,相互融合而成。
中国民间重要传统八大节指:上元(元宵),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
中国传统四大节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二、劳动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
劳动节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五一劳动节是国际节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劳动节的由来: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是国际节日,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范围内,即五一劳动节不是传统节日。五一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而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三、六一儿童节是传统节日吗?如果不是那哪些算中国的传统节日呢?
1、六一儿童节不是传统节日。
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2、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花朝节(二月十三―二月十七)、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除了上面的这些节日之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2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