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清远福山旅游景区门票(福清福山寺庙在哪里)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01 07:05   点击:1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福清福山寺庙在哪里

8:00一16:00。

国露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约公元713-730年,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扩建,明清历经四次重修,鼎盛时期的合卢寺,先后有数十位高僧大德在此修行住持,使得合卢寺“方甲冠于海隅,山脚远近驾肩赏者,香火归敬,不绝终夕”。历史上合卢寺曾是胶东地区香火延续和法脉传承最久的古寺,被称为“胶东第一古刹”。后来由于文革等历史原因,合卢古寺遭到破坏,历史盛貌荡然无存,只有一棵千年银杏古树,翘首祈盼古刹再逢盛世。

2. 福清市寺院

第一:白马寺

位于河南洛阳城东的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也是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释教发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

因此自19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均来此受戒,美国、德国、加拿大皆出席该寺方丈升任法会,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

第二:少林寺

提到少林寺,大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武术,而后才是佛法。但不可否认,少林寺在佛教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因达摩老祖而著名,被称为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少林寺因坐落于河南少室山密林中而得名,“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

第三: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杭州,是中国汉传佛教著名的寺院,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

相传当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所以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后来灵隐寺还出了个著名的活佛济公,因此更是名扬天下。

第四:陕西法门寺

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

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第五:浙江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和济南灵岩寺、镇江栖霞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也是日本天台宗祖庭。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六:江苏栖霞寺

江苏栖霞寺位于南京市栖霞山,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

3. 福清什么寺庙最显灵

提起仙游县名的来历,人们自然会想到何氏九仙的故事。仙游有许多地名都和九仙有关。

  传说,汉武帝时,安徽芦江有一个叫何任侠的人,生了九个儿子,除了老大的额中间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都是双目失明。有一年,九兄弟跟父亲到江西临川淮南王刘安家去作客。那天晚饭后,他们听到父亲和刘安在堂上窃窃私语,就躲在屏风后面偷听,得知刘安要谋反。他们苦苦劝告父亲千万不能和刘安合谋,可是父亲不听劝告,九兄弟只好连夜悄悄远走。

  他们历尽千难万险,翻过巍巍的武夷山,涉过滔滔的闽江水,最后来到了仙游海滨。这时,秋去冬来,枫叶流丹。他们采枫叶,折枫枝,在山坡上盖起一座亭子,当晚就在这里过夜。后来这地方就叫“枫亭”。

  第二天,黎明时候,九兄弟离开枫亭,往北面方向走去。傍晚时候,他们到了一座山岗上。这里古木参天,竹林苍郁,清溪蜿蜒,水声潺潺。兄弟们来到溪边,捧起清凉的水,连喝几口,觉得其味清甜,沁人心肺。接着,他们掬水洗脸。水珠碰上眼睛,感到有点亮光;再洗几下,眼睛全部睁开了。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看得清清楚楚。后来这地方就叫做“仙水溪”。古时候,人们还在溪边建了一座“洗睛亭”。

  何氏九兄弟重见光明后,高高兴兴,爬上山顶,决定在这里安家。他们忙着伐木搭架,一夜工夫,就把房子建起来了。第二天早晨,兄弟们开始生火烧饭。这时,有几个樵夫上山砍柴,老远看到山顶火光直冒,以为山林失火,边叫边跑,往山上冲来。何氏九兄弟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往东边逃去。后来这地方人们就叫做“九仙山”,传说石头山上还留着仙人们的巨大的脚印哩!

  他们离开九仙山,又往深山里走,见到一个天然的石湖,宛如一面银白的镜子,镶在翠岗碧谷之中。湖的四周,千岩竞秀,百花争妍,胜似世外桃源。从此何氏九兄弟便在这里居住下来。

  当时,仙游山区瘟疫流行,灾害频繁,地方官员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何氏兄弟十分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们白天上山采药,晚上在湖边炼丹。炼出的丹药送给人们驱邪避瘟,每人吃一粒,药到病除。这样,一传十、十倍百,连莆田、惠安等地有病的人,都到这里求医取药。从此,这一带人民添福益寿,喜庆平安。

  九兄弟为人们采药炼丹,不知忙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那年到了中秋佳节,夜晚明月高悬。九兄弟临湖赏月,忽见湖面金光万道,刹那间,跳出九条鲤鱼,身有翅膀,跃跃欲飞。原来湖中的鲤鱼吃了九兄弟炼出的仙丹,已经成了“精”,就要上天了。兄弟们心中大喜,各乘一条鲤鱼,冲天而去,成了“神仙”。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湖称为“九鲤湖”,至今仍然是个名闻远近的风景区。据说九兄弟“升天”之后,还不时下凡“显灵”,给人们送药治病。人们为纪念这九位仙人,就在湖边建了一座“九仙祠”。仙游县原名清源县,就因为何氏九仙游过这里,才改名为“仙游”的。

  何氏九仙炼丹活动的种种传说,在福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福州、福清、莆田、仙游等都有九仙的庙宇之外,至今福州于山还有炼丹井、九仙观等遗迹,相传这是何氏九仙的最初炼丹之处。福清石竹山的九仙观,则相传是何氏九仙的离宫,每年春天九仙皆居住于此。最具盛名的是仙游九鲤湖九仙祠以及棋盘、炼丹灶等遗迹。福建民间还普遍传说:何氏九仙“春住石竹,秋往九鲤”。所以自古以来,福清的石竹山和仙游的九鲤湖,一直成为闽中善男信女春秋祈梦的重要场所。相传,明代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也曾到九鲤湖来祈梦。

  明代姑苏城的著名才子唐寅(字伯虎),出身于商人之家,但少年早慧,才华横溢,性情奔放。他的父亲唐广德希望他能以科举起家,为官作宰,光耀门庭。唐寅在父亲的督促和明师的教导下,刚及弱冠之年就在苏州府学补为生员。广德听说福建仙游九鲤湖仙梦对科举考试的预测特别灵验,就带着唐寅千里迢迢前往九鲤湖祈梦,没想到唐寅梦见的是仙人惠赠他一担墨锭。唐广德连请几位读书人圆梦,都说这是个吉祥的梦兆,预示着孩子将来会以文章取得功名。但唐寅心里总觉得不大对劲,认为这个梦或许是暗示自己一生只能跟笔墨打交道,对仕途恐怕没有多大益处。从此以后,他便无意于科举,一心只仰慕古代英雄豪杰、风流才子,日日与同乡的狂生张灵纵酒放怀、高谈阔论。广德看到儿子不肯用心追求功名利禄,心中郁郁寡欢,不久便病故了。这时,唐寅已27岁,他深感自己对不起死去的父亲。比他年长10岁的好友祝允明(号枝山)也劝说:“你总该中个举人,以慰令尊在天之灵吧。”唐寅回答:“明年正当大比,我想闭户用功一年,争取乡试第一,否则,便永远弃绝功名之念。”

4. 福清哪里有庙

莆田地区

1、莆田地区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莆田的妈祖庙数以百计,湄洲岛上有近20座。

2、福建沿海地区和山区:沿海地区:福州、厦门、泉州、长乐、平潭、福清、晋江、惠安、漳浦、东山、宁德、罗源、霞浦等沿海地区有五、六十座。山区:仙游县10多座,永定县、上杭县、浦城县、安溪县、邵武等山区都有妈祖庙。厦门地区神宵宫分灵于厦门何厝顺济宫,始建于宋朝,现位于忠仑苗圃内。历史上修建数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从高处看神宵宫,被绿树所环抱,四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走进神宵宫仿佛走进绿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使人心旷神怡。

3、台湾地区共有妈祖庙500多座...

5. 福清大寺庙

南少林寺 ,简称南少林 ,它是相对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少林寺而言则地处中国东南边陲的福建省福清少林寺、泉州少林寺、莆田少林寺等三个寺院的合称。

6. 福清最大的寺庙

法海寺: 法海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初名“兴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始改今名。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观,称“神霄宫”。此后不久,又恢复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强占为私人别墅,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文革”中,除殿堂建筑外,佛像等一切陈设悉遭破坏,房屋被工厂、机关等占用。1976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寺院交还佛教界,并重加整修。 涌泉寺: 当建寺时,寺前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涌泉寺,永乐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毁于火,寺内建筑所剩无几。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天启七年(1627)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间又经修缮扩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赐御书“涌泉寺”匾额。 涌泉寺现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经楼、印经楼、香积厨等。 西禅寺: 西禅寺建于隋以前,原名清禅寺。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改名长庆寺,后以福州四城各有一大寺(东禅、南禅、北禅、西禅),将长庆寺称为西禅寺.宋代两次重修,清代几度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十七年(1891),按唐宋时格局重建,并在法堂后新建一藏经阁,“文革”中遭受破坏,后由爱国侨僧、居士和华侨等捐款修复.  西禅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铁塔天灯”、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禅堂、方丈室、念佛堂、明远阁、钟楼、鼓楼、玉佛楼、报恩塔等.

林阳寺: 林阳寺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蓝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师殿、报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禅堂、斋堂及僧寮等. 地藏寺: 地藏寺建于武帝大通元年(527),名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宁元年(894)重修。五代时期称金鸡山报恩寺,寺内建有地藏殿.地藏寺现有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客堂、五观堂、念佛堂、库房、方丈室、寮房等 崇福寺: 崇福寺原为“祝圣道场”,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后毁,明末清初重兴。后复废。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并扩建,至此乃具丛林规模。该寺为曹洞宗法脉,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佛教协会于1957年在寺内创办佛教安养院,并改为女众道场, 崇福寺主要建筑为钟鼓楼、天王殿、大殿、法堂、念佛堂、五观堂、观音阁、库房、香积厨、方丈室、校舍、僧舍等 崇圣寺: 崇圣寺简称雪峰寺,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称应天雪峰禅院。乾宁元年(894)移寺陈洋(即今址)。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雪峰崇圣寺,当时即有“南方丛林第一”之美称,抗战期间,寺遭炮轰,天王殿也被台风吹毁。1980年后,陆续进行重建.崇圣寺主要建筑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禅堂、法堂、祖师纪念堂、枯木庵等。 万福寺: 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史乘乏载,难以稽考。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 广化寺: 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取名“金仙禅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赐额“灵岩”,并命书法家柳公权题写,改为“灵岩寺”,广化寺建筑规模宏伟,总面积三万二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是藏经楼)、祖堂(上是卧佛殿)、罗汉堂、戒堂、方丈室、斋堂、客堂、念佛堂、看山楼、溪声阁等

7. 福清最灵验的寺庙

九仙观位于于山风景区内东麓,层台耸峙,殿宇连云,是于山现存最大的庙宇,也是福州道观中保留最为宏...

九仙观位于于山风景区内东麓,层台耸峙,殿宇连云,是于山现存最大的庙宇,也是福州道观中保留最为宏大的一座。站在台阶尽头的照壁处回望九仙观,香火缭绕处但见楼台飘渺,仙阁凌云,隐约有一尊巨大的神像屹立在半空,周身萦绕着一股无形的力量,令人心生敬畏。

九仙观的所在地,原是五代时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二月,闽王王延钧所建,以陈守元为宫主的宝皇宫旧址。

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赵佶为镂刻道家大藏经,下诏在此营建道观,初名天宁万寿观,主祀何氏九仙。到政和三年(1113年),朝廷敕龙虎山道士、制授太素大夫王道坚校订道经后送至福州,由龙图阁直学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黄裳在观内“役工镂版”,全藏共540函,5481卷,名《政和万寿道藏》,这是中国《道藏》第一次正式刊本,影响众大。政和五年(1115年),黄裳对九仙观进行扩建,增建了喜雨楼、玉皇阁等,使之殿宇相望,雄镇一方,这喜雨楼所在的喜雨台也是“于山二十四景”之一,可惜后来倒塌了。绍兴七年(1137年),改名“报恩广孝观”。  

元至正元年(1341年)改名九仙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