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景区充电桩设施建设要求?
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1、环境条件要求
① 工作环境温度:-20℃~+50℃;
② 相对湿度:5%~95%;
③海拔高度:≤1000m;
④ 安装地点:户外;
⑤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 0.3g;
地面垂直加速度 0.15g;
设备应能承受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2、结构要求
① 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② 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④ 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⑤ 桩(栓)体底部应固定安装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积不应大于500mm×500mm;
⑥ 桩(栓)体外壳应采用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质;
⑦ 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
3、电源要求
① 输入电压:单相220V;
② 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
③ 频率:50Hz±2Hz;
④ 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单相220V±15%;
4、电气要求
① 插头与插座正确连接确认成功后,带负载可分合电路方可闭合,实现对插座的供电;
② 漏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供电电缆进线侧;
③ 低压配电设备及线路的保护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中的相关规定;
④ 对IT系统配电线路,当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应由绝缘监察装置发出音响或灯光信号,当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切断故障电路;
⑤ 照明配电系统中,照明和插座回路不宜由同一回路供电。插座回路的电源侧应设置剩余 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
6、安全防护功能
①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
②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③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④ 交流充电桩(栓)应具有阻燃功能;
7、IP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栓)应遵守IP54(在室外),并配置必要的防雨、防晒装置;
8、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 保护
充电机内印刷线路板、 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其中防盐雾腐蚀能力满足 GB/T 4797.6-199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尘、沙、盐雾》中表9的要求,使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9、防锈(防氧化)保护
充电桩(栓)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
10、防风保护
安装在平台上的充电机以及暴露在外的部件应能承受 GB/T 4797.5-9《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中表 9 规定的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处相对风速的侵袭;
11、防盗保护
电桩(栓)外壳门应装防盗锁,固定交流充电桩(栓)的螺栓必须在打开外壳门后方能安装或拆卸;
12、温升要求
交流充电桩(栓)在额定负载长期连续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温升应不超过Q/GDW 397\2009中表2规定;
13、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MTBF应不小于8760h;
14、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15、设备安装地点不得有爆炸危险介质,周围介质不含有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有害气体及导电介质
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如下:
服务和环境质量评分规则分为旅游交通130分、观光235分、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20分、旅游购物50分返液扒、综合管理200分、资源和环境保护145分。
景观质量评分规则分为资源吸引力总分65分、市场影响力总分35分。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共100分,5A景区不少于90分)分别分为16项,如对外交通、内部观光路线、观光设施、路标、景点介绍卡、宣传材料、导漏昌游、服务质量、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厕所、邮电服务等,商品购埋雹物、餐饮或食品、旅游秩序、风景保护等,每项5分,共80分,共20分。
5A景区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景区,是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代表了中国世界级优秀旅游景区的等级,目的是筛选出一批质量优良、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景区,使其成为中国真正的标杆,4A级旅游景区的组织和评价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能够更好地反映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总体心理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才能有望评比5A级别。
三、苏州太湖度假区:做优品牌争创国家5A景区|苏州太湖度假区规划
“十二五”期间,苏州市城市格局将从“运河时代”迈向“太湖时代”,确立了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核心,以苏州高新区、吴江市环太湖地区为重点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苏州市明确把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西部发展的主体,努力建设成为沿太湖旅游经济带和绿色低碳走廊。经过盯差近20年的发展,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们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的目标定位和“走进太湖时代”的发展战略,按照“提速、出彩”的总体要求,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品牌,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为创建国家5A景区夯实基础。
在2月3日举行的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景区工作推进会上,记者获悉,去年8月,苏州市吴中区确定了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含西山、光福景区)为主体,联合穹窿山、东山、旺山等景区,组成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捆绑创建国家5A级景区,联手打响苏州“太湖”品牌,把苏州(吴中)太湖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苏州市吴中区委常委、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焦亚飞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度假区以创建国家5A景区为抓手,以建区20周年为契机,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让更多的游客不只是被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要让他们了解这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这里“深山藏古寺”的人文魅力,引发游客探幽访古的兴趣,留住游客匆匆的脚步,让他们慢下来、住下来。
功能项目相继建成产业载体构建完善
近几年来,现代交通体系的快速构建,使苏州太湖在人们的感觉中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切。每当双休日,在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不仅可以看到苏州本地的私家车,上海、无锡、杭州、南京、宁波等周边城市的自驾族也喜欢来这里领略秀美风光。作为国内最早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着力提升旅游要素配置,使苏州环太湖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加快向休闲度假转型。苏州海洋馆、乡村牛仔俱乐部、绿光休闲农场、渔洋山景区、高尔夫酒店、香山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已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苏州太湖文化论坛永久坛址落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首届年会于去年成功举办。以文化论坛为龙头的一批文化项目迅速集聚,中国工艺文化城一期开业运营,蒯祥园、明月湾古村对外开放,苏州观音园、文化论坛五星级配套酒店正在加快建设,华侨城项目7.42平方公里红线范围基本确定,概念性 策划方案 优化工作已经启动。
据介绍,今年19个重大项目将在年内相继开工,至年底环境面貌将更加靓丽。年内将建成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东入口的一级游客服务中心,太湖湖滨湿地公园整治工作将全面启动,同时展开长沙岛、叶山岛等周边景区的环境整治,蒯祥大道、孙武路、舟山路等主要道路两侧地块的综合环境建设、绿化和管理工作力争在8月底见成效,形成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相符的环境形象。
同时,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注重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已整合了舟山核雕、郁舍书画、外塘藤编等一批传统文化产业。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工程规划,西山果品、郁舍书画市场、舟山核雕、光福花木等特色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去年光福花木年交易额近6亿元。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承载173平方公里产业转型集聚的太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已经全面拉开,西山农业示范园、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实现了农业新技术孵化、转化和专业化。洞庭碧螺春茶、舟山雕刻、西山“太湖绿”成为知名商标。2011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服务业增加值26.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2.5%,比“十五”期末上升了6个百分点。
规划引领作用显现多元业态增添后劲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两镇(金庭、光福)一街道(香山)总体规凯禅皮划先后获得江苏省政府批准,以中心区为主体,金庭、光福为两翼,特色各具、错位发展的“一体两翼”格局初步形成。去年,高标准袭态高水平编制了覆盖环太湖252平方公里的概念规划,完成了度假区东人口、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启动了中心区总体规划修编,优化调整了一批涉及安置房、功能性项目及道路的规划方案。6公里长太湖生态景观带已建设成为全省太湖生态治理示范点,太湖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完成2800亩废弃宕口整治和8574亩环太湖生态林建设,拆除太湖围网7800亩,沿太湖杂船清理全面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整体形象全面提升。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坚持“大太湖、大旅游、大市场”开发理念,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开发,旅游业态得到完善。从度假区东人口至西山石公山景区一线成为太湖生态休闲的主打产品,沿线已有15个旅游景点、15家宾馆、5个专业俱乐部、近200个特色餐饮点,旅游集聚效应逐步形成。
旅游节庆品牌是度假区吸引游客的重头戏。每年的太湖梅花节、太湖开捕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节庆品牌。太湖开捕节相继获得江苏省、苏州市最佳旅游节庆奖。国际摄影大赛、世界轮滑锦标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活动、赛事的承办,吸引了世界和全国的目光关注太湖、关注苏州。
近20年发展的积累,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已构建起多元化旅游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太湖山水、古吴文化、桥岛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游乐世界为特色,能满足国际、国内不同对象和文化层次游客不同需求的多功能、高起点、高标准的国家级度假、游乐、观光和富有现代气息的东方“人间天堂”。度假区先后推出了山水体验、康体养生、古村探幽等多条旅游线路,围绕国内重点城市和重要客源市场,组织参加各类旅游交易和推介活动,不断拓展旅游市场。2011年,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7亿元,占吴中区旅游的半壁江山。
总体而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集文化旅游、商贸金融、居住创业、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湖旅游目的地已基本形成。西山消夏湾、光福香雪海、金庭太湖元山西岸“一湾一海一湖岸”等旅游集聚区基本形成,打响了西山岛“国内内湖第一生态岛”品牌,光福名镇确立了“光天福地香雪海”的形象。度假区区域内现有宾馆酒店1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参照五星级标准建成运营的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1家,规范运营的农家乐渔家乐200家。
2012年,度假区全面、快速、高效推进5A级景区创建,全力打造精品景区、塑造旅游形象、提升旅游质态、放大品牌效应、优化旅游环境,阔步迈向太湖时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