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的意思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意思:草原上的青草茂盛,每年都会枯萎一次,茂盛一次。野火烧不尽遍野的青草,春风吹向大地时,青草会再次生长。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明丽翠绿的野草连接着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
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远芳:草香远播。
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的是描绘古原上的茂盛野草,诗人以春草为喻,抒发了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当时白居易仅仅十六岁,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科举考试的现场按照试题要求所作的诗歌。全诗描绘了生命力顽强的春草,一次比喻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抒发了诗人心中浓重的惜别愁情。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写作背景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写作背景: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向少佳作。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见唐张固《幽闲鼓吹》)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作品简介:《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
3、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下(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是他在贞元三年(787年)在安徽苻离所写,此年他16岁。白居易少年时期家境贫寒,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11岁的白居易随父白季庚住苻离。他从小刻苦学习,十几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16岁时所写《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名句后来名扬四海,白居易18岁入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谒见大诗人顾况,顾始见其名便笑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待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声赞美,由于得到当时大诗人顾况的好评,从此进入仕途。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下(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告诉我们的道理
《赋得古原草送别》告诉我们做人应该自强不息,像野草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者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赏析
诗的一、二句描写了春草的茂盛,以及春草岁岁循环,生生不息的规律;三、四句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的五、六句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诗的最后两句用绵绵不尽的春草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整篇文章看似写草,实际是借草取喻,用草的茂盛来比喻自己和友人之间的情谊,十分巧妙。
《赋得古原草送别》蕴含的哲理
诗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启发我们应该自强不息,像野草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