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草原》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草原》通过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拓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本文是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赞美了草原美丽的风光,歌颂了蒙汉人民的团结友好,同时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社员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草原》通过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通过描绘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意,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二、草原的主要内容10个字左右
主要内容为:
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e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草原的美丽情景和蒙古同胞欢迎,款待我们的情节
蒙古族景色优美蒙古同胞待人热情
三、草原中心思想,简答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