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最大的高山湖泊,在亚美尼亚境内,这是亚美尼亚的“海洋”
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是个内陆小国家,国土面积只有2.98万平方公里,都没有我国的海南大。亚美尼亚四周被格鲁吉亚、土耳其、阿塞拜疆和伊朗包围,没有出海口,由于和土耳其、阿塞拜疆不和,亚美尼亚只能是通过邻国格鲁吉亚出海,不过,亚美尼亚境内竟然有一个高加索最大的湖泊,这可以说是亚美尼亚的“海洋”了。
距离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6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湖泊叫做塞凡湖,这个湖泊是高山湖,湖面海拔1900米,最深处86米,周边有28条小河流入湖中。湖泊面积1360平方公里,占亚美尼亚国土总面积的3%左右,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湖泊了,成为亚美尼亚重要的 旅游 胜地。
据说,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有部落在湖边生活了,两三千多年来,无数的教堂、古堡和十字架石沿湖建起,无数的古代商队从这里经过。塞凡湖的得名与湖中小岛上一座黑色的修道院有关,湖名由亚美尼亚语“黑色寺院”转化而来,只是今日,修道院早已空无一物,只留下保存完好的建筑。
塞凡湖名因它而来,修道院的山顶三面环湖,能欣赏到绝佳的湖景,湖泊与修道院结合在一起,真是一道绝美的风景。修道院始建于公元874年,曾经是作为军事要塞,原来是由三座教堂组成,现存的教堂有两座,历经千年风霜,仍坚固如初,让人一瞬间仿佛回到了中古时期的欧洲。
修道院附近有各色十字架石,其实就是一个墓地的墓碑,上千块有一定 历史 的十字架石墓碑矗立在这里,齐身朝拜着西面的雪山。这些十字架石墓碑很多已经超过千年了,也许是那时经过这里的商队或者当地人死后就埋葬在这里,留下了这么多墓碑。死亡也许就是永恒,就是这湖与山之间的十字架石。
塞凡湖四面环山,雪山环绕的湖水如同宝石般碧蓝,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湖边沙滩雪白,湖的风景是非常美的,成为亚美尼亚人的度假天堂。塞凡湖中盛产各种鱼类,其中以鳟鱼尤多,真是大自然的馈赠,造福当地人,湖水由拉兹丹河经阿拉斯河流入海中。
这个湖泊在上个世纪前苏联时期因为引水工程而造成湖泊干涸,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后来的亚美尼亚修复了塞凡湖的生态环境,让湖泊恢复了昔日的面貌。不过,跟以前相比塞凡湖水位下降很多了,气候变暖使塞凡湖的水量正在不断减少,为了保护塞凡湖,亚美尼亚禁止 引用 湖水,从而保护亚美尼亚唯一的一个“海洋”。
为什么高山上会有湖泊
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上有一个高山平湖叫天池,与其遥遥相对的西北天山上,也有一个名称天池的湖泊。这两个湖泊为什么都起同一个名字呢?原来,它们都高“悬”在高山之上。自古以来,人们把高山上的湖泊视为“圣水”,所以皆冠名天池。今天,人们当然不会相信这些天池是神仙创造的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湖泊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一般多分布在平原和沿海低洼地带。而高山湖泊则是湖泊分布的特殊现象。湖泊的成因不同,形成的地貌部位就有差异。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湖泊一般分布在滨海和平原地带。例如,位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是受海流波浪作用形成于平原的海迹湖。而受火山作用和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则多分布在高山上。长白山天池是比较典型的火山口湖,它位于海拔2691米的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在多次火山喷发后,高高的死火山口形成了圆圆的湖泊。天池就是这个湖盆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天池海拔2155米,可以说是山尖上的湖泊。天山天池则是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由于冰川运动夹带的碎屑物质的堆积,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博格达峰山腰堵塞河谷,形成天然的堤坝,阻水形成高山堰塞湖。湖泊的形状宛如一条玉带延伸于峡谷之间,曲折幽深。高山湖泊是自然奇观,它们大都成为人们避暑和旅游胜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