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洲和冲积扇有什么区别?
1、形成条件不同:
冲积扇是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三角洲是未流入湖泊的内流河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
2、形状不同: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
三角洲与冲积扇的区别有:
1.位置不同。三角洲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处,冲积扇可以位于上游,中游或下游。
2面积大小不同。三角洲面积较大,冲积扇的面积较小。
二、河流的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河流的三角洲成因: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
河流形成的三角洲示意图:
三、什么是三角洲?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河口为河流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未流入湖泊的内流河称为无尾河,可以没有河口。河口处断面扩大,水流速度骤减常有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三角形沙洲,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
四、三角洲的特点?
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三角洲,是指在河口区流速减缓的流水所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因其外形类似希腊字母△,故得此名。世界上大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入海河口,因此入海河口三角洲是三角洲的主要研究对象。
五、水下三角洲形成条件?
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形成的堆积体系,当河流奔流入海时,由于河口变宽或者受潮流等因素影响水流逐渐分散,流速不断下降,河流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且淤积速率大于海洋动力的侵蚀速率。再加上河流中含有大量以胶体状态存在的细黏土,这些黏土一遇到海水,在盐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凝絮沉淀下来,因而在河流入海处逐渐形成扇面状的堆积体。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亦是如此,以河口水下三角洲为例,主要是由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后凝絮淤积而成。
水下三角洲的面积并不比陆上三角洲小,作为陆上三角洲的延续,有一些大河三角洲,其水下三角洲的面积往往超过了陆上三角洲。
水下三角洲位于低潮位以下,包括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坡两个部分。三角洲的最外带就是前三角洲,属于三角洲的前缘地貌单元,有平缓的坡度以及平整的地形,由黏土和细粉沙组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