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俗语:“腊月二十四、七扫金,八扫银”,你家有这个讲究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6-24 08:11   点击:151  编辑:yyns   手机版

距离过年是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重,在南方到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民间有谚语“官三民四D五”,D指D民,是靠海而生的水上居民。所以这句谚语的意思就是:当官的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普通老百姓要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因为长年在水上生活,不事农耕,在相当长时期曾被称为是“贱民”,所以他们过小年的就会比普通来百姓再推迟一天。后来又因为古代的时候,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北方人就跟着当官的一起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处偏僻,距离京城较远,所以还保留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

腊月二十四,扫尘的传说过来腊月二十三之后,一直到除夕,有着一套很详细的过年习俗流程,在北方民谣:“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所以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选在腊月二十四进行呢?这是因为,在民间传说中,腊月二十三祭灶之后,百神升天,所以在后一天打扫卫生,扫尘时移物件,进行打扫百无禁忌,不用担心冲撞家中神明。“尘”与“陈”谐音,所以在民间有老话曰“越掸越发”,也叫“掸陈”,寓意掸除“晦气”。人们在这一天扫尘,扫去一年的旧事和不好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干净明亮的迎接新的一年。

在民间还有一个关于腊月二十四扫尘传说故事: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怕人间犯乱,于是就派一个叫三尸神的神仙常住人间,掌握人间情况。可是这个三尸神是个阿谀奉承、搬弄是非的坏神仙,所以他就向玉帝告状说人间有人咒骂他,玉帝大怒,降旨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命令把犯乱人的姓名写在那家墙壁上,用蜘蛛结网遮掩以作记号,等到到除夕之夜派王灵官下界,凡遇有带记号之家就降灾给人们。三尸神就乘机机下凡,在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

常年在老百姓人们家中守护的灶王爷知道了以后,为了搭救凡人,就召集各家灶王爷商量出了一个办法:也就是在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家家户户必须清扫尘土,掸去蜘蛛网擦净门窗。后来,在除夕之夜王灵官果然下凡来视察,只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张灯结彩,找不到一点作乱的痕迹,所以王灵官就返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愿望禀告玉皇大帝。玉帝大惊,立刻降旨拘押三尸神。后来,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就在每年祭灶之后扫尘,腊月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了民间的习俗。

七扫金,八扫银那么这个“七扫金、八扫银”说的又是什么呢?其实说的就是扫尘的时间,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地支命名,即:子丑寅印辰己,午未申酉戍亥。这个“七扫金,八扫银”里面的七和八,说的是排在第七位和第八位的午时和未时,也就是现在的大约中午一点到下午五点的时间段,在古人看来,腊月二十四这一天的午时和未时是扫尘的最佳时间,因此老一辈就用七扫金,八扫银”来形容这个时间段如果打扫卫生就能扫去灰尘,扫回金银钱财。

不过,在民间还有一个解释是:“七”谐音“妻”,“八”谐音“爸”,“七扫金”可理解为做媳妇的在这一天扫尘最好,好,能给家中带来财富,“八扫银”就是说做丈夫的在这一天扫尘次之,扫的是银。所以就是,腊月二十四这天,妻子扫房最好了,而丈夫扫房就差一点。小编觉得这个解释应该是某个男性想出来,可能就是未来不去参加扫尘。

小编有话说:不过小编觉得,在面前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当然还是要大家一起参加,各有各的分工,这样大家都能扫去一年的旧尘,迎来美好的一年。小编就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年到腊月二十四的时候,就要将家中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洗衣服、搽擦窗户、刷墙、扫地、贴窗花,母亲洗衣服,父亲刷墙壁,我擦窗户,一家人有说有笑,从早上能打扫到晚上,就整个能将家里都清扫干净,十分的有成就。

我家是没有这个讲究的,主要是现在人们的生活速度都是比较快的,关于一些古老的习俗都丢失了不少。

在我家里并没有这样的讲究,因为我的家人生活都比较随意,所以平时也不会讲究那么多。

我家有在过年前大扫除的习惯,但并不固定是在腊月二十四的下午1:00~3:00这个时间。

没有,我家一般都没有这种习惯,就是平平淡淡过日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