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自己要追求佛系的人生,而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其实“佛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经历各种磨砺后悟得的人生境界,是经过努力、奋斗和坚持后对结果的释然与不执迷。而不是无所追求,更不是消沉颓废的代名词和借口。
人生的修行有几重境界, 可以用几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表述:
第一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有人说:折腾了半天,最后还不都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非也。
此山非彼山,此水也非彼水。
第一重修行,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第二重修行有了些许感悟,但是生活是生活,修行是修行,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了事物的一些本质,还有些纠结和拧巴;第三重修行,因为有了经历和过程,有了觉悟,从事物的本质再次回到原初,看清了事物的真相,知行合一,不执不迷,是真正的佛系和活在了当下。
同一个人眼里,不同时期看到同一处的山水,即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又是不一样的山不一样的水。
外物之所以会在内心呈现出不同,是因为经历、机缘和了悟。
就像放下一切尘缘皈依佛门的弘一法师,还有写出“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等福老夫享了”的曾国藩。
弘一法师李叔同,原本是生于津门巨富的浊世公子,但勤读善思,后留学日本。学音律,研书法,学绘画,学演戏,学教育,才华横溢。他不但多才多艺而且做人做事严肃又认真,学一样像一样,做什么像什么。如果没有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是不会花费四年多的时间,写出《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晚年又著《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也不会在圆寂前写出“悲欣交集”这样的人生感悟。
如果曾国藩没有当年的建功立业,没有带过双眼花翎,没有被赐黄马褂加身,他还有可能写出“粗茶淡饭布衣裳”是享福吗?
之前人生经历的种种,让他们再看眼中的“山”和眼中的“水”,不再是我们庸常者眼里看到的山水,因为有了哲学的思考和命题。
讲个小故事。
坊间盛传一个段子。
某巨富在一次登完山后坐在海边看夕阳落日,身旁有位农夫坐在那里发呆。
富人问:“老哥是做什么的?”
“种田。”
“天光还早,怎么不在田里多种些地,这么早就歇工?”
“为啥要种那么多地?”
“多种地就能多打粮食,多打粮食就能多卖钱,钱多了就可以做投资,钱生钱,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去登山,登完山后坐在海边看夕阳,看落日。”
“干嘛要那么麻烦,我现在不就是坐在海边看落日吗。”
这个故事看似蛮简单也蛮有道理,抛开认识论,他们看到的落日是一样的落日吗?
佛性不是没有追求,是努力和坚持后的随缘,是对结果的不苛求,不执,不迷。
都知道人生的终点不过是方寸之间,可谁愿意现在就选择住进那个空间去?
宋朝时候,有位开悟的尼姑写过一首《悟道诗 》: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如果没有尽日的寻春和芒鞋踏遍的经历,她还会拈梅一嗅,悟到春天就在身边吗?
愿每个人都可以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佛系人生。
用人德为先的小故事和名言
文章导读: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道德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
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品行是一个人的内涵,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做人德为先,待人诚为先,做事勤为先。
道德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一种是思想的力量。
贪欲是修身养德的大敌。个人自重,不贪财、不贪色、不贪利;对人尊重,重人格、重劳动、重权益;办事稳重,讲原则、讲程序、讲效率。正直和诚实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勇敢不是没有畏惧,而是最终战胜了畏惧;坚强不是毫不懦弱,而是最终克服了懦弱;公正并非毫无私情,而是最终拒绝了私情;廉洁并非从无贪欲,而是最终顶住了贪欲。
做人要有厚度、有气度,有纯度,对事业要有浓度,对批评要有风度,对朋友要有温度,对是非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志气,做事要有底气和正气。靠素质立身,靠勤奋创业,靠品德做人,困难面前先让自己承担,荣誉面前先让自己靠边,危险面前先让自己闯关。对上级不媚,对同级不损,对下级不伪,对自己不私。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多留财富,少留包袱;多留风范,少留遗憾;多留经验,少留缺陷。应当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赞扬。以过硬的素质服人,用高尚的人格聚人,靠扎实的作风带人。
闻“诤言”不怒,闻“微言”不弃,闻“褒言”不喜,闻“错言”不怨,闻“无言”不安。立身靠信,立业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容言勿压制,容过勿苛求,容嫌勿报复。
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不要盲目承诺,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不要轻易求人,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不要强加于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