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齐白石遗产?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7 19:33   点击:158  编辑:yyns   手机版

齐白石遗产?

齐白石留下的文化遗产有《虾》、《海棠双蟹图》、《齐白石牡丹图》、《墨虾》、《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

1、《虾》

齐白石以画虾而闻名,虾,齐白石不光画得多,而且是他的“发明”,他的“专利”,成了他的“象征”和“符号”。齐白石画虾成功,特出一告示:“白石画虾,十两一只。”懂艺术的人都说:“润格不高,值!值!”求画者多不讨价还价,交钱取画,各有所得。

这一天,偏有一个光头猴腮的乖巧顾主,拿了35两银子去向齐白石购画,心想,这老儿必画四只,岂不赚他半只?心中得意洋洋敲开了齐家大门。齐白石看了,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银子,要光头顾主次日取画。

第二天,光头顾主来到齐家,打开画卷一看,画面上只有三只小虾米,虾不大,却也活蹦欢跳神气活现。光头心想,我那五两银子不能白给,望着齐白石正要发作,齐白石指指画,让他再细细看看。

光头眨眨小三角眼睛看清了,在两株水草之间露出一只虾尾巴,那虾头正扎进水中觅食呢!光头顾主自无话说,嘿嘿笑笑,抱着画走了。

2、《海棠双蟹图》

画中突出地位画海棠叶四片,姿态各异。棠叶之间,穿插雁来红一枝,红绿双色交相辉映。本应置于棠叶间的海棠独辟蹊径,从旁而出,顿生几分摇曳之姿。两只螃蟹一正一反,置于画的下方,与左上方的墨笔蜻蜓遥相呼映。款识为借山老人齐白石制。钤印为齐白石。

此图为斗方作品。画面布局宽闲随意,物体穿插自如,疏密交织独具匠心。姿态生动。

3、《齐白石牡丹图》

“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雍荣华贵,美艳绝伦的牡丹乃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倾心襄赞的重要题材,是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白石老人一生所创之牡丹可谓“姹紫嫣红开遍”,然而“墨牡丹”则极其少见。

老人笔下的牡丹多为粗笔写意,图中牡丹以没骨法淡墨写就,藤黄点蕊;用石青石绿来涂染叶片,篆籀之法写成苍劲有力的枝干;最后以浓墨线条勾划出叶脉。牡丹花的叶片及花茎都向画幅左侧倾倒,似有微风拂过。

没骨画的枝梗更是几笔之间流露那种大圭不琢、松静自然的意态。造型恰在“似与不似之间”,乃是白石老人一贯的审美标准。下方以淡花青点苔七八点,院落一角的意蕴便跃然纸上,富于生活气息。

整幅作品笔墨酣畅、拙朴有力、典雅之余富有情趣,风姿动人,生动刻画出了牡丹摇曳的韵律。白石老人晚年画牡丹笔墨更加纵逸,别有一种自由、天真而又老辣的意味。呈现出先生大胆洒脱的胸襟和崇尚自然的心性。

4、《墨虾》

齐白石的《墨虾》是黄达聪先生珍藏之佳品。作为齐白石成熟期的水族作品,此作未写水纹也没有画水草烘托陪衬,齐白石仅以娴熟的笔墨技法,结合独创的濡墨蘸水,便从容写出虾的结构、动态和透明的质感。

齐白石将青虾长钳造型的美和白虾躯体透明的美以“接木移花手段”(白石印文)融合一体,创构出“白石虾”,在虾头之上,趁淡墨未干之际,点浓墨少许,使其周围形成自然晕染,墨色浓淡相间;再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

5、《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齐白石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急的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呢,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

《蛙声十里出山泉》后来收入《齐白石全集》中,且印成了邮票。成为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名扬海内外。

收集邮票是我的爱好?

收集邮票的爱好

为了便于邮票的收藏与管理,和国际接轨,中国邮政自1992年1月起,对新‘纪’‘特’邮票的铭记,志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铭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同时增加中国的英文名CHINA,过去用汉语拼音字头‘J’‘T’,来分别表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编号方式,采取了按年份统一编号的方式作为邮票的新志号。因此,集邮界把自1992年起发行的邮票称之为“编年邮票”。

邮票向来有着“国家名片”的美誉,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每个国家对发行的邮票图案要求非常高,审批非常严格,可谓慎之又慎。因为,一枚邮票不仅代表着自己国家的形象,同时也代表着国家对邮票设计图案中人物或艺术作品的高度认可和最高赞誉。

适值2017年第12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为纪念2009年“中国书法”等76项中国文化艺术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向世界充分展现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美国集邮集团在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大大支持下,携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集邮机构,在各国邮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特向全球首发“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在全球发行中国书画艺术名家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邮票邮品,这不仅是对入选中国艺术家的赞誉,也是世界向中国文化艺术崇高的致敬!中国书画艺术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小小邮票,却有着世界三大收藏品之一的名号,老牛气了。记录着悠久的历史不说,众多的收藏爱好者也常常痴迷于邮票不能自拔。那么邮票这一藏品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中国邮政每年定期发行生肖邮票、年份邮票等具有文化价值的纪念邮票,因此只要购买途径正确,邮票的真假辨别是很容易的,妈妈们再也不用担心傻白甜们上当受骗了。

在信札上张贴邮票,那还是80后们所熟悉的年代。邮票上凝聚的那段过往时光,也成为了一大卖点。随着集邮文化产业的发展,邮票这样一个微型艺术品正逐步走入投资领域。

邮票暴涨 百万天价成交记录

2016年12月8日,澳门中信2016秋季拍卖会中,一枚计划在1968年发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大一片红”),销辽宁沈阳1969年4月戳,上中品,以920万元(含佣金)的价格落槌,再次创出了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

纽约2016世界邮展期间,西格尔拍卖会5月31日在会场举办。著名珍邮“珍妮倒”以135.125万美元的天价(含15%的佣金)成功拍出,创下美国邮票拍卖新纪录。

珍妮倒

而邮票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也有很大的投资价值,在收集的同时还要记得完好的保藏毕竟邮票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名片,而且从邮票上也能看到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的特点,一旦错过便很难再得到。

中国邮票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第一套邮票共三种,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它在清代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国徽的性质。这套邮票通称为“大龙邮票”。

1888 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1]

中文名

中国邮票

发行时间

清光绪四年六月

首枚邮票图案

五爪大龙

首枚邮票统称

大龙邮票

快速

导航

邮票定义大清邮政民国邮政革命时期当代时期民国邮票台湾邮票当代邮票纪念邮票文革邮票纪特邮票新特邮票编年邮票面值变化其他邮票

首枚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是呀,人他们的爱好不一样,你的爱好是集邮有的爱好是收什么烟盒呀?像这个啊,糖果仔啊,随他们爱好不一样个人有个人的爱好地位也挺好的呀,挺高尚的一件事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