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旅游景点?
万里长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的奇迹,它也象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起初的万里长城只是一个防御设施,经过各朝各代的加固以及维修,形成了山峦重叠、形势险峻、气势磅礴的防御城墙。当年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只想防止外族人的攻击,同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非常雄伟的遗址。
莫高窟被称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它的雕刻非常的精美,塑像也闻名于世!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而且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遗址,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从莫高窟石窟的建筑,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个时候的文化跟古人的智慧,让我们非常的崇敬。
悬空寺又称为倒悬空寺,悬挂在恒山西侧的半崖上,是国内佛、道、儒三教文化集一身的寺庙,建造的非常有特色,因为每朝每代都会对悬空寺进行加固跟修建,所以能保留至今,也是世界上的奇迹之一。悬空寺的建筑构造,大部分都是经过巧妙设计的,使用了物理学原理,而且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山顶部就像是一把伞一样,会帮他们遮阳避雨,这也是悬空寺存在了1500多年的原因。
赵州桥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同时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桥,坐落于河北赵县,横跨在洨河上。大约在公元591年开始建造,保存至今有1400多年了。它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它拥有奇特的雕刻艺术,以及巧妙的设计特点,桥两边各有两个孔可以排水,桥上望柱有狮像龙身,非常的逼真,赵州桥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大雁塔最奇特的地方是,它每层都存有舍利子,而且不允许外人登入。整个大雁塔看起来非常的威严,仿佛高耸于天空之间,塔肩上有很多雕刻,它总共有七层之高。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建筑,这也的得力于独立的特点跟风格。
布达拉宫是规模非常大的宫堡建筑,它是拉萨也是整个青藏高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海拔最高也最雄伟的宫殿。它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还收藏着很多工艺品以及文物,价值连城,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给世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历史上的奇迹。
国内旅游:天水“胡氏民居”——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群落
国内旅游:天水“胡氏民居”――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群落
胡氏民居是明代时由胡氏父子建造,相当于胡氏父子的私人府邸,其基本结构就是中国传统的老北京四合院,却又有些不同,北京四合院的所有房间都是一样的结构,而胡氏民居除了正房与倒座是这种结构之外,其余的房间用的则是天水民居地方特有的建筑结构,具有浓厚的西北地区的风格。胡氏民居自明朝建成之后从未被毁,即使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也依旧保持着原样,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极其少见。
现如今像胡氏民居这样的官员住宅已经不多见了,其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民俗特色文化气息浓厚,堪称天水民居的古博物馆。胡氏民居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对街而立的南宅子和北宅子,南宅子是明朝著名功臣胡来缙建造的,而北宅子则是其子胡忻所建,父子都是明朝著名官员,清正廉洁从不贪污,被乡里称为是“父子乡贤”。他们所建的南北宅子隔街相望,形成了天水城独有的古建筑民居,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让我们先来看看父亲居住的南宅子,这座宅子位于街道南边,宅子门前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这棵老槐树看起来也有些年头了,在宅子门外屹立百年而不到,当地人也就又给南宅子起了个名字叫“大槐树下”,非常别致。站在门外远观宅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可见宅子的设计者建筑经验十分丰富。从游览地图上可以看到,宅子的结构与四合院非常相似,由前、中、后三院以及书房院和后花园构成,其占地面积非常之大。宅子的正门以红色为主,两旁有粗大的柱子用来支撑,大门上镶嵌有铆钉状的金色圆球用来装饰,使大门看起来精致了不少。在大门正中央挂着“副宪第”字样的牌匾,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的“胡府”二字,“副宪”是明代的一种官职,胡来缙任职的是山西的按察司副使,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的监察部副部长,“第”字在古代也有宅子的意思,所以才会有“副宪第”的牌匾。听闻这些我内心感慨万千,虽说是一个小小的牌匾可这也看出了古时的等级制度又多严格,身份地位有多重要。
从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天井,正对着的是一面有雕刻的墙壁,以垂花门为界限分为东西两侧,西区是宅子的主体部分,许多活动都是在西区进行的,东区就比较杂了,有的并不是宅子原来的建筑。进入西区首先来到的是桂馥院,石门上印刻着“桂馥”二字,虽然年代已久但依然清晰可辫。进入院子感觉这个院子和标准的四合院建筑相差无二,正中为主房,东西两侧是厢房,都是明代建筑。这里的房子做工精美,每根支柱上都有逼真的雕刻,看得出来在当时屋主人的身份地位非常高。接着往前走就是书院。这里分为南房和北房,南房是子女学习的地方而北房就是主人的书房了。旁边还有一间佛堂,应该是家中有人信佛,佛堂正中央供奉着一尊精致的佛像,供桌前还有几个垫子。从这些建筑布局可以看出胡氏一家还是非常注重读书的,想来在那时应该是一个书香门第。再往过走就是棋院了,进入院子就看到了一棵腊梅树,这棵树看起来也有些年代了,存活至今实属不易,树下设有一个棋桌,周围还摆放了一些花草盆栽,环境非常优美,在这里下棋也是一种享受。宅子里还有祭祀祖先的地方就是槐荫院了,院子里除了正厅之外还有厢房等建筑,分布在东西两侧。
南宅子的东区除了银杏院其他都不是宅子的本来建筑,但为了民俗博物馆都归为一体处理。东区的董家院是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在维修董家院时维修人员无意间发现大厅东南角有一条隐蔽的暗道,这条暗道大约有二十多米长,据说是用来藏金银珠宝的,但我在里面只发现了几处兵器。沿着暗道一路走出就到了杂院,院如其名果然很杂,什么东西都有,大致看了一圈便进入暗道原路返回了。
出了南宅子来到马路对面就是北宅子了,这是太常寺少卿胡忻的宅子。据说这座宅子规模宏大堪比南宅子,是由多个四合院组建而成。走到宅子的东南角处就看见大门了,这是一间三门歇顶式建筑,三间房门以红色为主颜色靓丽,正门中央挂有“太常第”的牌匾,三个大字从右向左依次排开,这应该是和胡忻的职位有关。整座宅子是矩形的,和南宅子一样分为东西院。但不幸的是北宅子现在只有几间厅楼主房了,其余的已被破坏殆尽。现存的这些楼阁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但依然有着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现存的厅楼都是两层的,厅楼顶部的青色砖瓦历经百年却依然美观,为楼阁增添了一抹光彩,远远望去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呢。除此之外厅楼还建有屋脊支撑着屋顶,一共有五条,每条顶端都有小动物守护着,这一般被称为“五脊六兽”。厅楼的木制门窗或墙壁上都有精美的雕刻,有的是花花草草的图案,有的忠孝的故事,有的是吉祥的龙凤图案,雕工精湛,栩栩如生,使宅子看起来美观大方。若是宅子保存完整这将是一座多么伟大的建筑群,内心不禁感到惋惜。
胡氏民居是胡氏父子一手创建,父宅保存的非常完好,但子宅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些破坏了,只是现存了几座厅楼。这两处宅子的风水环境都特别好,是难得一见的古建筑群落,明清风格中又夹杂着西北地区的特色,带有浓浓的民俗文化情意,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非常适合写生和摄影,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带上你的画笔和摄影机来看一看,赶快行动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