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宋汝窑天青釉碗的文物简介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22 15:15   点击:207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宋汝窑天青釉碗的文物简介

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

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

二、天水出土北宋文物有哪些耀洲碗

        天水出土北宋文物有宋青釉刻花碗和宋青釉印花碗的耀洲碗,天水市博物馆收藏.

      宋青釉刻花碗,口径11.2厘米,高5.6厘米,重140克。敞口,口沿外翻.弧腹,圈足。外壁刻花草纹饰。内壁有六道排列均匀的直线纹。通体施青釉,釉面玻化感强,带有土沁。天水市秦州区瓦窑坡出土。2002年-5月廿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共为国家二级文物。  

   

      宋青釉印花碗,口径10.3厘米,高4.5厘米,重50克。碗呈斗笠形,敞口,弧腹,浅圈足,内壁口沿下模印缠枝花卉纹饰,外壁口沿下有一圈竖线纹。通体施青釉。天水市秦州区土墓场出土.2002年5月廿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共为国家二级文物。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颇具代表性的窑场之一,以陕西铜川黄堡铱为代表,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玉华宫及耀县等窑在内。宋代耀州窑瓷器主要有瓶、盘、碗、罐、熏炉、洗、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及瓷塑等,器物一般制作得比较规整、精巧,共高超的花纹装饰工艺、丰富的装饰题材,使耀州窑瓷独具魅力。耀州窑瓷器上所装饰的花纹图案,主要是靠刻划、模印及堆塑等等工艺完成。所谓刻划纹,是用刀具及尖状器在瓷胎上刻划出花纹图案,然后施釉烧制而成。所饰花纹,线条下凹.低于胎面。此种纹饰继承了店代传统,受到越窑的影响而发展起来。

       初期刻划纹一般都显得较为简单、草率,中期才日趋成熟.所饰花纹刀法熟练、刀锋犀利,圆润洒脱.线条流畅,极具装饰艺术效果,达到宋代刻花青瓷装饰工艺的最高水平。印花纹饰出现的年代要晚于刻花纹饰,至北宋中期出现,并成熟于北宋晚期。该工艺是用特别的模子在盘、碗、碟、洗等器物的内壁模印出各种缠枝、折枝花卉及禽鸟等花纹,然后再烧制。所印花纹立体感较强,具有半浮雕的效果。纹饰清晰,布局繁密完整,讲求章法,是宋代耀州窑印花图案的特点。印花青瓷形成了耀州窑青瓷装饰艺术的又一大特征。印花装饰工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窑场的市场竞争力,为耀州窑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迄今所能见到的耀州窑印花图案已达数百种.主要有折枝和缠枝花卉及水波游鱼、鸳鸯、浮鸭、婴戏、飞天,还有龙凤、麒麟图案。还有菊花和莲花纹等花纹装饰。

三、粗瓷大碗的文物来历是什么?

来自赵一曼。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课文鉴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四、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粗瓷大碗的简介

粗瓷,严格的来说不属于瓷器,他是界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的一种可以称之为陶土的物质,比陶土要好点比瓷土差点。 打个比方,小麦磨出来的面粉是瓷土,剩下的麸子就是用来做粗瓷的物质

粗瓷大碗是清中期以后才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价格便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再补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