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国宝文物排名
10、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中国仍存的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9.渎山大玉海 古人云:黄金有价玉无价,如今呈现在你面前的,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大的玉瓮――渎山大玉海。 据闻在元朝建立后,在蜀地的渎山开采了一块硕大的青玉,并请玉工精心雕琢成器,称为“渎山大玉海”。如今,它成为中国玉器中的“巨无霸”,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大型玉器。
8.定窑孩儿枕 瓷枕的烧制最早出现于隋代,作为古人的夏令枕具,古书曾记载: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同时,这件孩儿枕可说是难得一见的器形。作为陶瓷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件珍贵器物被誉为“白瓷之王”。
7.宋真珠舍利宝幢 宋真珠舍利宝幢真珠舍利宝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一个存放舍利的容器。真珠舍利宝幢造型之优美、选材之名贵、工艺之精巧都是举世罕见的,从真珠舍利宝幢身上,人们可见五代、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繁荣和精美,同时也可见五代、北宋时期吴人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6.平复帖 《平复帖》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草隶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距今已有1700余年,此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陆机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名家法帖,平复帖被尊为“墨皇”或“祖帖”,
5.石鼓文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是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为10块质地为花岗岩的石头,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高者约95厘米,最低者约为60厘米。因石形似鼓,后人称为石鼓。每个石鼓重约一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有“石鼓文”,因其文中多言渔猎之事,故又称为《猎碣》。石鼓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不为后人所知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诗文,其书法被认为是篆书之祖。
4.五牛图 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也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它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实际上,此幅神妙绝品折射出对中华数千年农耕人民的浓厚情感。
3.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商周时期文物,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 内径5.29 厚0.02(厘米)重20克,金箔的含金量高达94.2%,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太阳神鸟金饰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2.西周利簋 作为武王伐纣史实的唯一文物遗存,它成为商周两代划分的重要依据。这就要说到该器腹内底部所铸的4行33字铭文:此器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利簋的发现,使人们首次看到武王克商的实物证据。被誉为中国文物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宝。
1.商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十大文物?
1.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青铜器铸品,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是商王祭祀母亲的青铜重器。 后母戊鼎呈长方形,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鼎身雷纹为地,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雄伟庄严,工艺精巧,反映了商朝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承载了数千年的悠悠岁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2.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件雄伟瑰丽的文物,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曾侯乙编钟,名气之大,大家都很熟悉了。曾侯乙是曾国的国君,名字也是因此命名,曾国大家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曾国是周代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是周天子分封给南宫氏南宫括后代的封国,南宫括《封神演义》中的南宫适。曾国在史书又称为随国,还有个著名的宝物,就是随侯珠。曾国在历史上就是个小国,没有战国七雄出名,最后被秦朝统一。曾国最出名就是曾侯乙出土的文物,出土文物中最出名的曾侯乙编钟了。
3.铜奔马
铜奔马就是“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马踏飞燕定格了天马凌空、腾越飞鸟的神骏形象。骏马做昂首嘶鸣、飞速奔跑状,三足腾空,一只蹄子在奔跑中掠到了一只飞鸟的背上,飞鸟惊讶地扭转头,注目惊视,一个梦幻般的瞬间被凝聚成永恒。
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曾多次出国展出,所到之处,各国博物馆门前都排起了长龙,人们只为一睹铜奔马的风采,一度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02年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4.秦铜车马
秦铜车马秦朝青铜器,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
秦铜车马一组两乘,是秦始皇出巡乘舆,结构复杂,细节表现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是青铜器发展和青铜文化积累的结果,是青铜文化的集大成者。铜车马穿金戴银,雍容华贵,通体彩绘,以白色为底,以红、紫、蓝、绿、黑等色为辅助,花纹色彩斑斓,是秦代的创举,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后,焕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是秦朝时期最具典型性的艺术品。
5.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是西汉时期的古物,由金丝和玉片组成,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河北博物院。
金缕玉衣,在很多小说中都有提到,比较受人欢迎的《盗墓笔记》第一部中就有提及。和书中差不多的是玉衣是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是能使人尸身不朽的王侯葬服,汉代对永生的狂热追求,导致了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
刘胜金缕玉衣就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丧葬用服,刘胜本身不出名,但是他有个后代就是刘备。《三国演义》中刘备自报名号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件宝物土于河北省满城县,现在在河北博物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之前和朋友曾经去参观过,也曾见过这件金缕玉衣。
6.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青铜器,是在中山靖王刘胜妻子窦绾墓中出土,现在也收藏在我们河北博物馆,是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长信宫灯造型轻巧装饰精美,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号称“中华第一灯”。宫灯,就是宫廷所用灯具,长信宫灯因曾置放于窦太后的长信宫内而得名。长信宫灯以设计精巧、制作精细成为汉代铜灯的珍品。长信宫灯通体鎏金,造型是一位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神态恬静优雅。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
7.《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绘写的是南唐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一次完整的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个宴会沉浸在在纸醉金迷的夜宴行乐中。
《韩熙载夜宴图》现存的是宋代摹本,是中国的国宝级名画藏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8.《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于国宝级文物,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是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清明上河图有着很多谜团,《清明上河图》上到底有多少个人物?《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到底是不是清明节?《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繁荣市景,还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真伪之谜?这幅千年古图暗藏的玄机还远远不止这些,众多的谜团也让这幅名画更加吸引人。
9.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这把剑现在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是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可谓家喻户晓。南方的越国、吴国,铸剑水平闻名于世,铸造了不少锋利的宝剑,传说中越王寻求名师欧冶子所铸造的八把宝剑,是为越王八剑。而春秋越王勾践剑更是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越王勾践剑,属于青铜剑,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的鸟篆铭文,所以这把剑越王勾践的自用剑,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10.商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四羊方尊是青铜器顶级国宝,方尊的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方尊的肩部四角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整个器物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羊方尊作为中国古文物的精华和古代青铜工艺的杰作也经常被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和各类教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