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明清工艺美术的金属工艺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4 20:54   点击:23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明清工艺美术的金属工艺

明代金银器工艺的特点是与宝石镶嵌结合。内廷设银作局,专为皇家打造金银器。其代表有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和江西明益王墓出土的各种金银器物等。清代内廷金银器由养心殿造办处制造。康熙五十四年造双龙钮金编钟一套16件,共重460余公斤。 乾隆年间最大的金塔高约5.33米,用金11119余两,现存的弘历皇帝母崇庆皇太后金发塔,通高1.47米,用金3000余两。银器作为金器的代用品,制成首饰、器皿,通行全国城乡。铸铜工艺获得了特殊发展,最著名的是铸于永乐年间,现存于北京大钟寺的金刚华严钟,通高6.94米,外径3.3米,重约46.5吨,为国内现存最大铜钟。钟内外铸有《华严经》《金刚经》、《金光明经》等,共22.7万余馆阁体楷字。字体典雅严谨、端庄秀媚。宣德鼎,因产于宣德年间,又称宣德炉,以后历代均有仿制。据文献记载,是以外国的铜、铅、锡、砂、紫、胭脂石、安澜砂等原料,经多达十二炼后成器,以充庙宇供器或室内案头陈设。因其名贵异常,传世稀少,故内廷与厂肆仿制成风。铸铜名家胡文明、张明歧、石叟等皆有制品传世。紫禁城内的铜狮、铜炉、铜缸、铜龟、铜鹤等陈设足以代表乾隆年间铸铜工艺的水平。

二、清代有没有青铜器?

清廷确立了“崇儒重道”的基本国策。

雍正帝为摆脱帝位合法性危机的阴影,也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武库中找出“天人感应”的武器,并利用佛教、道教,力图将政权和神权结合起来,对儒、释、道三家采取了并行不悖、各取所需的政策。乾隆时期,疆域一统,海宇又安,经济发展,清王朝处于全盛时期。乾隆帝大力提倡文治,“帝王敷治,文教是先”。乾隆年间仿《宣和博古图》编纂宫廷收藏古器1436件为《西清古鉴》四十卷,复出《西清续鉴》二卷,后又出《宁寿鉴古》十六卷,这三部书对于推动宫廷和达官显贵的青铜器收藏起了很大的作用。清代铜器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无论在用途上,还是性质上都截然不同。商周时期,青铜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贵族为了弘扬祖德、刻纪功烈,铸造铜器并记录在铭文中。礼器使用的多寡,更是体现贵族等级制度上下尊卑的象征。到了清代,铜器已失去了这些意义,它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器皿,或是人们手中赏玩的艺术品。清代铜器主要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实用器,如香炉、鼎、瓶、壶、龟、鹤、羊、鹿等,主要用于生活、祭祀及各种仪式中。这部分铜器在造型方面与原器相似,具有商周青铜器的风格,在装饰上,没有严格仿造商周青铜器的纹饰,而是使用了龙纹、卷云纹、浪花纹、花卉纹、变形兽面纹、变形夔纹、回纹等纹饰。有些器物上的兽面纹,已不是兽面纹,倒像是蝙蝠。青铜器中的斝、簋、爵、觚、鼎、壶均是礼器。

三、清朝遗留的文物非常多,清代铜香炉有哪些鉴定特征?

第一,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须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第二,真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伪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三,真假宣德炉不管是圆形还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型者,轻浮者为假,浑厚古朴者为真。

第四,真宣德炉的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随意书者为多,字体不规整。

第五,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熏香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

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成宫廷御匠参照皇府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三年利用这批红铜开炉共铸造出了三千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这些宣德炉都深藏禁宫之内,普通百姓只能知其名而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香炉

1、铜质种类较为复杂

明清时期的铜器,跟此前的铜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开始使用黄铜,有别于青铜。黄铜是清代铜香炉中用料时代特色的品种,上至皇宫御用器具,下至民间案头摆设都涉及,种类繁多,器型各异。

黄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其重量来判断优劣,一般来讲重量越重铜质就好。器壁的均匀和厚实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方法。

2、铜香炉的器型

铜香炉是焚香用具,或作祭‌‌奠之用、或作书房之用的重器。以端正庄严为上,切不可以大小论之。上品的铜香炉欣赏时有种肃穆、古朴的感觉。器型怪异,花俏的铜香炉,违背了铜香炉的用途,仅作工艺品之用。

3、炉款

好的铜香炉,款没有不精良的。款好的第一标准是清晰。一笔一划必须清晰。笔划中联着铜质导致不清晰,致使笔划不清、缺少、多余的皆不可取。

好的炉款不仅端正庄重,还透出飘逸、清秀的感觉,一般多为清中早期前的铜香炉。工整,呆板的多为清中后期,或是电脑刻款。

扩展资料

明代宣德铜香炉极具收藏价值

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的一座“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时仅以166.1万元成交,到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交,在7年时间内增值9倍。

随着近两年香炉收藏价值的日益凸显,相比较2005年或2006年,部分工艺精美的晚清民国时期铜香炉价格几乎翻了10倍。

与其他藏品相比,铜香炉的后市升值空间更为广阔,适合藏家入手。而且铜香炉的赝品不多,还便于保存,宣德炉就算是再放个一千年也没问题。

在选香炉收藏时,还要注意其年代、品相、是否出于名家之手、存世量和是否流传有序。不管是什么材质的炉,这四大因素都非常关键,因为它决定了香炉的价格。好的香炉和差的香炉价格相差不止百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香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宣德炉是明朝铜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制数量最多的铜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沙铜香炉收藏火爆:清早期藏品5年间涨30%

清代铜香炉鉴定特征如下:

1、铜香炉作为清代重要的“日用品”,其铜质种类较为复杂。

明清时期的铜器,跟此前的铜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开始使用黄铜,有别于青铜。用黄铜铸造器物,从明宣德开始,因此,宣德炉由此得名。宣德炉是明朝铜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术与智慧的结晶。

造型仿商周酒食器的香炉大多为青铜即纯铜与锡的合金,呈色多泛青绿或黑色。这类香炉多为官制,形制较大,数量不多,价格稍高一些。

黄铜是清代铜香炉中用料时代特色的品种,上至皇宫御用器具,下至民间案头摆设都一一涉及,种类繁多,器型各异。

黄铜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其重量来判断优劣,一般来讲重量越重铜质就好。器壁的均匀和厚实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方法。

2、铜香炉的器型。

铜香炉是焚香用具,或作祭‌‌奠之用、或作书房之用的重器。以端正庄严为上,切不可以大小论之。上品的铜香炉欣赏时有种肃穆、古朴的感觉。器型怪异,花俏的铜香炉,违背了铜香炉的用途,仅作工艺品之用。

扩展资料:

铜香炉的史料典故:

据说,洪武三十年的一天,燕王朱棣做了一个梦:太祖皇帝朱元璋赐他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大圭上携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

正当他半梦半醒、回味无穷之际,有人来报皇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心念一动,不久,明太祖去世,朱棣以“清军侧之恶”为名发动靖难,成为永乐皇帝,皇孙朱瞻基深受宠爱,其父朱高炽也因他被册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五月,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他就是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生活充满情趣,热爱书画、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他就是被后世誉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的明宣宗,明朝“永宣盛世”的开创人。

宣宗继位后,整个国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风行追求物质享乐。宣德皇帝检视宫内所有收藏品,总感慨遗失的太多,经常考虑要增加宫内的收藏物品。

据文献记载,宣德三年初,宣德皇帝得到了南方遢罗国(今泰国)刺加满霭进贡的几万斤风磨铜。这触动了他改善郊坛、太庙及内廷之鼎彝陈设的想法,于是决定用此铜铸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铜香炉

人民网_宣德炉是明朝铜器的代表作 是古代仿制数量最多的铜器

人民网_长沙铜香炉收藏火爆:清早期藏品5年间涨30%

清代铜香炉又名清代宣德炉,宣德炉的鉴定特征:

1、宣德炉材质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经反复提炼的同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如此便愈烧愈纯,其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铜质非常精细。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仿。

2、宣德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仿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3、真假宣德炉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还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型者,轻者为仿,浑厚古朴者为真。

5、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仿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扩展资料:

铜香炉是铜做的焚香器具,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铜香炉虽然质地相同但是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们却把他们做成了作成种种形式。铜香炉用途亦有多种o有熏衣铜香炉p或陈设铜香炉p或敬神供佛铜香炉。铜香炉中最知名的是明朝制造的宣德炉。

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

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铜香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长沙铜香炉收藏火爆:清早期藏品5年间涨30%

清代铜香炉又名清代宣德炉,宣德炉的鉴定特征:

1、宣德炉材质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经反复提炼的同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如此便愈烧愈纯,其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铜质非常精细。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仿。

2、宣德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仿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3、真假宣德炉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还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型者,轻者为仿,浑厚古朴者为真。

5、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仿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