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琉璃制品产自那里?
博山。
琉璃雕琢工艺在清代叫作“套料”。因为北京人把琉璃—也就是博山的有色玻璃工艺品—叫作“料器”,用两种以上的琉璃色料相套制成的瓶、碗、壶等就叫“套料”。“套料”都要经过琢磨加工,雕琢上各种精美的花纹,最后再经抛光,才能成为一件工艺品。不经雕琢的套料瓶、碗,只是一件毛坯,不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最初出现的“套料”是鼻烟壶。
二、清代陶碗的介绍及价值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如今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陶器工艺品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风格粗犷、扑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瓷器创制于东汉时期,唐代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上达到了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陶瓷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超过前代。中国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降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下面是我有幸见到的一个清代陶碗,在这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这款清代陶碗,大体造型看上去与现代的碗几乎差别不大,此陶碗敞口的同时微微向内收缩,碗腹部硕大,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匀。其纹饰较为古老,且在现今市场上非常之少见。此罐极具清代陶器特点,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其胎体,琢器指立体造型,较厚重。此陶碗年代久远,具有较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是陶瓷、书画和玉器三分天下,古陶器以她豪放粗旷的风格, 纯朴稚拙的面貌及其本身所包含的强大艺术力度, 形成独特的原始美,古朴美, 给人一种强大的艺术震撼力,其价值一直不断攀升。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来说,陶器研究有助提供资料去窥见古文化的情况。
三、清代铜胎景泰蓝花瓶值钱吗
不同工艺的景泰蓝相差很大,有的几百块钱,有的上百万不等,具体得询问相关专家。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四、鼻烟壶 清代 资料
鼻烟壶,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现在人们嗜用鼻烟的习惯几近绝迹,但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中外人士珍爱收藏的对象。
五、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具体都包括哪些呢?
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按质地和装饰手法可以细分为陶器艺术品、玉器艺术品、铜器艺术品、漆器艺术品、瓷器艺术品、丝织艺术品、金银艺术品和骨雕、牙雕艺术品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