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2021书法美术展示活动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8 07:09   点击:253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书法、绘画等展览,现场观看看什么?

谢庄兄邀请 : )

对于前现代的、静观式的艺术作品,去博物馆(美术馆)或画廊,看的是「原真性」。挪用本雅明的说法,那里的作品存在着「aura」。这种语境下,博物馆或画廊作为「现场」,是一种档案馆(archive)式的现场。

在现场,看的是「真迹」而非复制品,看的是清晰的、原尺度的整体而非不完整的局部、残缺的片段或模糊的缩影。

- - -

到了现代及现代以后,看的是「策展」而非单纯的展品。这时,展品的「aura」已经削减了,形式层面的原作「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观众不再「屈膝膜拜了」——正如黑格尔所言,前现代式的艺术形式就此终结了。

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行为,都开始走向政治化。如利奥塔所言,塞尚去批判印象主义及其以前的理性的空间感,毕加索和布拉克批判塞尚及其以前的物体造型,杜尚与立体主义「

被决裂

」。杜尚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表明了,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不只是用于展示艺术作品——《Fountain》和《L.H.O.O.Q.》是在首次展出时才得以完成的作品,而非完成后再搬运到展示空间当中。

布伦进一步地开始试探艺术作品展示地点的合法性边界。

- - -

当代博物馆几乎已经丧失了存档(archive)功能。「存档」移交给了互联网,众多的「Google Art Project」们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博物馆、画廊将成为纯粹社交的场所。或者更进一步,当观众走入现场时,他不仅是「在观看」,同时还正在「

被观看

」。

另外推荐 Type is Beautiful 的两篇文章,或许能提供更多的线索: 〈

变脸:拍卖行转型序曲

〉〈

数码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