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报考了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硕(书法理论方向)。
然而初试成绩不理想,离国家线差了5分。我是英语专业,所以是跨考生。反正专业课就是背书。公共课就跟着资料来。准备二战。希望今年能如愿吧。
2020.5.26
分割线
我虽然是二战,但依然觉得考研是很难的。尤其是考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硕。考研英语单词有5000多个,背了几百个就烦了。政治选择题依旧是错那么多。书法史,书法理论,批评史,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又要重新背,而且要背不止一遍。想到这些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又或者是想逃避。很迷茫。很无助。
但是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
贴一张去年的初试成绩
分割线
考研就这么快的结束了。特别是23号以后,时间的“光速流逝”,让我对“时间”这个概念都产生了怀疑。
现在回想,似乎经历了许多。两年的备考经验积累,自己的一些做法,学习的思路,学习方法,有对的,也有错的,就只能通过到时候公布的成绩来验证了。
2020.12.30
今天刚查的分,还热乎着。
英语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好,抱歉,丢英语专业的脸了。╮(╯_╰)╭
其他科目还好,专业课也比较给力一点。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好好准备复试。
暂时不贴成绩了,见谅。
没那么多时间解答问题,考首师大书法学硕的同学可以私聊我。但是目前还只是在考虑考书法,没确定学校的同学,或是打算考别的学校的同学,我提供不了很直接具体的帮助。我也不太了解别的学校考什么。很抱歉啊…
复试完再更吧。
2021.2.26
今天上午复试。终于搞完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次面试的发挥呢,总体来说,可能也不是特别理想,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我自己已经总结了。由于是网络复试,字的要求是不小于8㎝,所以主要练大字行书。这段时间主要是拼命写字,苦练技法,多创作,多调整。
自己的初试成绩总体还算比较理想吧。(虽然有的科目跟我预料中的差那么一点)。
至于排名我就不知道了,应该还算好吧。
虽然这个初试分数还行吧,但是对于复试的来临,我真的很紧张。昨天晚上做梦都在写字,写着写着闹钟就响了。这已经不是第1次做这种梦了。可能我心态还不是很好。在初试的前天晚上,我睡眠质量好像也不怎么好。教师资格证面试前天晚上,也失眠。
这些天一直在和同学模拟面试。关于设备问题就使我非常的苦恼。我的电脑不是很行,重新装了系统,又发现摄像头拍的不是很清晰。于是自己到电脑城买了个外接摄像头。然而和朋友测试的时候发现,还是看到了马赛克。后来我一个哥们把他的苹果电脑借给我,我对这个操作又不是很熟。还有光线对视频画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又搞了补光灯。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使人烦躁。
今天上午复试正要轮到我的时候,电脑突然断网。无法连接到复试的老师们。我搞得手忙脚乱的。后面我叫我朋友帮我弄好了,这个时候排我后面的一个人先上了。我一直在给自己心理暗示“不要紧张”,像打坐一样,闭目养神。静静等待那个人面试完,老师又发来了面试的邀请。我怀着无比紧张的情绪接受了邀请。临摹和创作的时候,右手一直在发抖,挣扎着写完。还好,后面进行还算顺利吧。
这段时间私聊我的人挺多的。提的一些问题也比较普遍。
1.有没有报班?
答:没有报班。自己自学。我个人呢,是属于那种脑子比较笨的,一直都是用自己的笨方法,就是背书加默写,还有框架的总结。再加上平时会跟研友有交流和沟通,检查和反省自己的学习方法。关于培训班的我也听说了,有文墨,知行,有岸,等等,都挺不错的。同学们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报班与否以及选择哪个。这个我给不了什么建议。
2.参考书?
答:学硕和专硕的参考书是不一样的,想要考首师大书法的同学们,你们可以去官网找。
3.学习方法和经验?
答 :关于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光看书就能记得住。有的人听觉记忆比较好,可以去喜马拉雅听听书法史。有的人,一定要把它背出来,才能记在脑子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计划不要好高骛远,比如两周就搞定书法史。要坚持下去,每天学一点,争取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又进步了一点点。之前一个老师对我说,即使是最笨的方法,只要能成功,就行了。对于学长学姐的方法和经验,尽量不要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还是应该有选择性的去做。即使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也要结合中国具体的国情,实现“中国化”,才能对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1.3.24
成功上岸。如愿以偿。
能够进入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学习,是本人的福气。
2021.3.29
抱歉,两周后我还有一个专八考试,现在在备考中。等考完,我会尽快整理出经验帖和备考资料的。不好意思了,同志们先等等哈。
2021.4.6
看到有知友在催更经验帖,于是我就写了一些,只是自己才疏学浅,个人的一些学习方法未必是对的。就当做是对自己考研经历的一个大致总结吧。
先说说我个人的背景情况。我就读于江西普通二本师范学校,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是英语渣渣,垫底的那种)之前听说北京的学校会压分,但是我考了2次,个人觉得好像没有特别明显的压分情况(有很多393 395甚至400分的高分)。一战时,在考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这一科,发挥失常了。名词解释写得太多,简答题和论述题未答完,论述题字数应不少于800,我只写了200字左右,铃声就响了,再不能作答。考完后整个人都是临近崩溃,背上冒冷汗。去年是二战,由于吸取了教训,合理安排好了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交卷之后,自我感觉,虽然不算超常发挥,但也总算是把所有题目都做完了。 如果还是没考上,那我问心无愧。接下来就好好准备考编。
考研时间及科目规划暑假
7,8两个月
建议把英语单词过两遍。长难句分析搞懂。每天坚持。买到近10年英语真题,了解要考察的题型,考过的作文的题目。可以试着做一做。一套卷子可以一天做完,也可以几天做完,如每天做一篇阅读,可自己安排。做完之后一定要对改,看着中文翻译,一句话一句话的对照。标注好生词。做到对文章中的每一句话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同时政治需要把基础知识过一遍。可以购买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精讲,加上1000题。腿姐的也可以。看徐涛老师的网课。书法史,书法批评史,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史的书,快速看一遍,看的时候做一些重点的标记,用荧光笔画一画。(根据以往的真题,考察的重点等)
9,10两个月
书法史,书法批评史,开始背第1遍。古代汉语,特别是第1册书,将上面的文选,每一篇文言文,逐句逐句的做口头翻译。买好古代汉语的注解书。具体到每一个字都要翻译出来,不熟的在书上做好标记。整理出书史书论,古代汉语及古代文学史的名词解释,开始背第1遍,可以各用一本笔记本,每一个名词解释字数不超过200字(太多字了不好背)做名词解释时一定要分点。书史书论建议按朝代背,一开始背的时候会比较困难,如先秦,可以花5天时间背完。后面跟着秦代和两汉。要了解自己一天大概能背多少内容,然后再去做好背诵规划。不要盲目的设置背诵量,然后自己背不完,没达到目标,这个时候会让自己信心受到打击。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陷入精神内耗。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在笔记本上,记录自己今天学了多少,背了多少,做了多少题…
11月
建议报名腿姐的冲刺课程,买好背诵手册。努力提高政治选择题的正确率。腿姐总结的一些选择题方法非常有用。我自己之前选择题大概在32分左右,听完腿姐的冲刺课程之后,基本上可以保持在35分以上,有2次发挥好的时候甚至有40分。做题时要记好对应词。要看清题目是问什么。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法。在腿姐的公众号里,每天都会有研友分享自己的速记方法(我当时把微信朋友圈关闭以后,每天就刷腿姐的微信推文的评论区,把这里当成朋友圈)。对于英语一的真题,把自己以前做过的做错的题,仔细看一看,分析错题原因。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文本做口头翻译。提高自己的语感及英语阅读能力。书法史,书法理论背第2遍。背完以后自己在空白纸上将它默写下来。找一些唐诗宋词元曲,自己写解析。找一找高考必背古诗文,复习以前学过的诗词。古代汉语的文言文开始过第2遍。对于古代文学史,将各个朝代比较有名的文人及作品快速过一遍。注意有一些人在书法史和文学史中都出现过,考“别号”的可能性比较大。专业课一,专业课二的名词解释背第2遍。背完书之后开始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要默写出来。默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检测的方法。
12月
抽两天时间,按照考试要求,限定时间,全程模拟(可以用去年的真题模拟)。模拟完以后自己批改,并总结不足。这个时候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去解决。等到后面就来不及了。买好肖秀荣老师的4套卷,将问答题的答案背熟。腿姐的预测题资料也打印好。我当时先把肖四第1套卷第2套卷的问答题背熟,再默写了一遍,然后再结合腿姐的资料。英语单词继续坚持背,做一做阅读理解,保持手感。总结好英文作文模板,模拟着写至少三篇作文。书史书论,古汉和文学史,所有的名词解释,过最后一遍。考试前一天晚上不要太紧张,第2天起早一点,从容应考。
政治73——考得还算理想,我自己对了答案,选择题有38分,问答题几乎全被腿姐,徐涛和肖老师他们压中,自己完全是将背过的答案写上去。
英语61——阅读貌似错的比较多。也没怎么看懂。
古汉与文学史131——古汉部分应该答得还理想,文言文翻译基本上是一字不落。名词解释答得不算完整。最后的诗词赏析,字写的挺多的。
书史书论125——有几个名词解释考得比较偏,只能临场发挥,现场瞎编。大题写的比较多。答题纸已经全部写满了。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同学们可以稍作参考,自己做好考研规划。一定要善于总结,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自己的问题也要及时发现,不要等到上了考场才发现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现在“内卷”’越来越严重,高分也越来越多,别人都在拼了命的努力,所以,千万别偷懒。谁都不想做“炮灰”。
2022.4.6
不知不觉,距离我上岸已经快两年了。我也没想到,自己当时顺手写的一个回答,仅单纯记录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会有这么多人看,甚至能够影响到别人。曾经我也是个迷茫的赶路人,如今成了引路人。有个小伙伴初试入围,昨天参加了首师大书法院的复试(今年是线下复试),结束后,与我面基。他说,缘于两年前,逛知乎时看到我的回答,稍作思考5分钟,就决定了要考书法。并且与我取得了联系,买好参考书,认真备考。这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只有考研人才明白。正如我当年,每天背书,做题,有时背了又忘,忘了又背,有时看到题脑子一片空白,心态崩了是常有的事。但他意志坚定,在学习上脚踏实地,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复试。我也很敬佩。昨日我们见面,都感叹道,这真的是缘分。最后,感谢书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