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式说明文来描写一个村寨景点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0 10:31   点击:171  编辑:yyns   手机版

求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式说明文来描写一个村寨景点

《 走进靖西》 对靖西,听到的太多,看到的太少;想象的太多,融进去的太少。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初到靖西,并没有感受到她的特性。大街上还是衣着现代,打扮时髦的人,街道两旁一样的是鳞次栉比的网吧和专卖店。但一接触到靖西的人,你就会发现它的独特之处。靖西的人,给你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礼让和热情。我们这一群外来客,初涉生地,接触生人,心里总是怀着一种警惕的心态,外出逛街总是成群结队的,象行军打仗一样。靖西的街道很多,且狭窄而绵长。我们这一群人走在其中,狭小街道便被我们霸占了。迎面而来的靖西人,远远的看见我们就自觉的往街道两旁挤。每次我们问路,无论是店掌柜,伙计还是行色匆匆的陌路人,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指引。讲不清楚时,他们都会亲自带路,他们的热情甚至让你有时无所适从。走在靖西的街道上,只要你肯问,就永远不会迷路。靖西人最使你感叹的是他们淳朴的民风。走进靖西任何一家商店,无论你是买大件的还是零碎的东西。你都会发现,这些商品的标价都出奇的低。平日习惯于讲价的我们,以为再“众人合力”压上一压,自然就捞上“物美价廉”的便宜。不想结果是众人磨破了嘴皮,才把四十五标价的衣服压到四十元,而且店主还是看在我们是外来客的面子上,送给我们一个人情才降的。我们人人都似拣了个大便宜,竞相购买。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底,这样的衣服在南宁绝对不少于一百块的……人人都说无商不奸,这里却流行着淳朴的经商观念,这是靖西人淳朴民风的缩影。靖西是个山城,从南宁坐客车走二级路到靖西仍要六,七个小时,一路来这里看到的都是山,从县城四眼望去的也是山。靖西县城被山包围,靖西各乡镇的人到县城也得“翻山越岭”,人也被山隔离。然而这里人的观念却没有被山所禁锢,时髦的品牌店,新潮网吧,美国的新大片等自不必说。靖西是个壮语区,在广西讲壮语的地方会讲一般的普通话已经不错了,更不用说要讲得标准,但靖西却是个例外,如果说商人,青年,县城里的人会讲标准普通话是自然平常,那么来自农村的乡下人也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你不能不说是一种欣喜的发现。我曾巧遇一位中年妇女,那是一位皮肤黝黑,头还缠着毛巾的典型的乡下农妇,她是在赶集的时候,顺便来看看她在靖中念书的儿子的,她问住了我,用的是本地的壮话,我是个壮语区出身的人,虽然她的话不全懂,但懂了个大概,踟躇间便用了我原地的壮话回答。她听了,笑着说:“你不是本地人吧?谢谢你!”她竟然用的是标准的普通话……看来大山从来没有阻碍靖西人接受外来事物的热情。从这位农妇身上我看到靖西人开放的姿态。 靖西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小桂林”之称。通灵大峡谷,三叠岭瀑布等名胜自不必说,你只要身处靖西,接触到靖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你就会得到作为一位游客所期望得到的满足。就比如靖中的宾山(是靖西中学里的小小的一座山),把它称为一座山其实有些牵强,四十多米的高度,沿山脚绕一圈也不过三四百米长,但它却具有山的一却特征。山不高,却满是草树花石,山上的空气极是新鲜而且带有几分寒气。特别是在早上,须穿上冬衣,才可登山。山间交织着蜿蜒而上的台阶,其间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凉亭阁子。亭阁旁边尽生长着称呼不上名字的野花,在这样的九月它们竟还争奇斗艳。这里最让你惊叹的是高苍的大树。山很小,树却很大很多很浓很绿,他们的枝干在空中亲密接触,彼此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一株树上,你可以看见开着几种花或结着几种果的,每一株树已不是独立的生命的个体,他们已经形成一个整体的生命。早上登山的人很多,但每一个登山的人都自觉地融进山的生命当中去。想熟的人在山中偶遇只是点头示意,不忍发出半点声响,登山的步伐都是那么的轻盈。每个人都小心的维护山的原貌,维护山的本真和生命的原态。这山,也以她的宽厚,她的葱郁滋润人的生命,鲜活人的思维…… 靖中旁的河也与那山一样,不大,河水清澈透底,河面静得犹如一面镜子。但当你把手伸进水里或站在水里时,你顿时会感受她流淌着的生命。你的手或脚会被它轻轻地抚摸,这时,你又会被它透心的清凉所舒心,你会不禁生起了融进河里的冲动……但却不能,只因这河太静,太美了。 沿着河岸向上走,时不时见到挑水的 人。一桶桶满满的水被他们小心的提起,擒上肩,慢慢的走,不让一滴水从桶里淌出来…… 我厌我不是个靖西人,不能把生命溶在这里;我又恨我不是个丹青手,把靖西这幅山水人情画画活出来,让远离靖西的人也能体味它的美。

(自己选择性删除一些)

写家乡美景的文章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田野,有着收获的希望;家乡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闪亮。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

“嘟”的一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瞬间,活力弥漫了我的家乡——汤浦心。家乡也在沉睡中苏醒过来。

清晨,人们迎着艳阳,骑着车子,嘴里哼着小歌,自由自在地去工作,买卖。瞧,有一条“龙”在健身,原来是人们在跑步,有的是身强体壮的青年,有的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们,还有可爱的学生们,路旁的树也为他们招手。

中午,正是每家每户的烟囱冒出许多烟,成了一道风景线。

午餐过后,农民真是忙的不可开交。他们又扛起锄头,走向田野,开始工作了。从高处一看,就像个稻草人。

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山也不再寂寞。人们纷纷地爬上山,上山的人已经是摩肩接踵了。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龙”在山上巡逻,保护着每座山。

天渐渐暗了,“那龙”也渐渐下山。瞧,那边有位脸布满皱纹的老人家,旁边有位步伐矫健的青年搀扶着……“那龙”也随着时间地流逝冲淡了!

家乡的风景就是不经人意的,不过,有了人们的参与,家乡每到风景都会镶上“亮丽”的色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