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的总部在西安吗
塔里木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公司总部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库尔勒市,作业区域遍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南疆五地州二十多个县市。
新疆库尔勒
西安的是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总部在新疆库尔勒市(也称为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
塔里木油田的总部在新疆的南疆库尔勒,办公地点为塔指小区!在市区,工作环境还是很好的!
塔里木陆块
塔里木陆块形成于晋宁运动,基底为前南华纪的结晶片岩系和浅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盖层为南华纪―震旦纪的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冰碛岩,及古生代的海相沉积岩系;中生代主要为陆内裂陷盆地型沉积;新生代大部分为巨厚的陆相沉积。
塔里木陆块多为中、新元古代沉积和显生宙的盖层所覆盖。基底主要出露在塔里木陆块的南北边缘。主要出露古元古代变质岩,其次太古宙岩石零星出露。沿陆块北南两个边缘在古元古代时可能就是活动带,分别为天山-北山-祁连活动带和昆仑活动带,成为塔里木陆块的边缘增生带。
1.塔里木陆块北缘区
在北缘的天山-北山段,古元古界主要分布在天山西段和库鲁克塔格一带,包括天山西段的温泉群、木札尔特河群和那拉提群,库鲁克塔格中段和西段出露的兴地塔格群。上述各群的原岩建造为:西段的三个群是以碎屑岩为主的复理石建造,东段为含火山岩的复理石建造。推断天山-北山活动带可能是邻近塔里木陆块北部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带(白瑾等,1996)。原先认为在库鲁克塔格地区零星出露新太古代岩系,可能部分是中太古代的达格拉克布拉克岩群。
中元古代,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发育了波瓦姆群和麦尔基干群,构成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显示了较为稳定的被动陆缘构造环境;在北缘西段的柯坪地区,中元古代的阿克苏群为一套较为典型的“优地槽建造”,代表洋壳的存在。可能反映中新元古代陆壳拉张、出现洋盆的特征(肖序常等,1990)。
在南华纪―震旦纪期间,陆块北缘天山地区为裂谷性质的沉积,它包括了2~3次冰期沉积、3次火山喷发以及海相沉积物,反映了刚性地壳再次活动时独具特征的构造和气候环境(马杏垣等,1987)。震旦纪结束时,全区上升,其上被下寒武统假整合覆盖。
2.塔里木陆块南缘区
由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作用而将南缘区分为东西两段。
位于陆块南缘西段的西昆仑-阿尔金地区,古元古代的布伦阔勒群、公格尔群、喀拉喀什群分布广泛。其主要为复理石建造夹少量中基性火山岩建造。经历了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东段的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区分布的古元古代岩石,主体称金水口群、苦海群。原岩建造主要为泥砂质碎屑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少量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变质相主要为角闪岩相,个别地区达麻粒岩相。
总之,陆块南缘在古元古代时是一条活动带,经历了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递进变质作用,变质相带和区域构造线平行于活动带。火山岩组合大致体现了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钙碱性系列特征,伴随复理石建造,似可看作岛孤环境的产物。所以似可推测,整个塔里木陆块南缘,在古元古代时是一个存在过岛弧环境的大陆边缘增生带(白瑾等,1996)。
在陆块南缘,柴达木盆地周边的东昆仑(柴达木盆地南缘)和阿尔金山北部至敦煌一带,形成以新太古代晚期TTG质片麻岩为主的古老地壳零星出露区,通过钕同位素示踪及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的研究,证明在阿克塔什塔格一带存在大于3.0Ga的地质体及3.6Ga的年龄信息(王毅智等,2000;李惠民等,2001;陆松年等,2002)。推测为由再造作用而夹持于古元古代活动带中的古老岩块。
中元古代时,陆块南缘西段的西昆仑山北坡的铁里克山地区,发育有一套包括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震旦系,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宙地层之上,总厚达8000m以上。地层褶皱简单,一般未遭受变质。从总体看,发育了近似地台盖层的沉积,各系均以石英岩、碳酸盐岩、页岩为主组成沉积巨旋回,其间为平行不整合面所分隔(马世鹏等,1991)。在东段的柴达木陆块的南侧和北侧及邻区,根据墩子沟群、湟中群、万洞沟群、冰沟群等中元古代地层记录判断,主要以浅水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仍反映为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总之,中元古代本区处于相对宁静的构造期。
新元古代,在塔里木陆块南缘东段的柴达木盆地北缘,经陆松年等(2002)研究,认为本区保存了完好的新元古代早期地质事件群的地质记录。经过相对宁静的中元古代,在新元古代(延续到早古生代)突发了许多强烈的热构造事件,其中包括新元古代早期大规模的以花岗质为主的岩浆侵入活动,以及最终克拉通化过程中造成的基底变质、变形、隆升和新元古代晚期裂谷盆地的形成,新元古代末至早古生代初的弧火山活动。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带沙柳河、鱼卡河、六五沟一线断续延伸长达700km,构成一条新元古代早期花岗片麻岩带。其原岩形成时代介于1.0~0.8Ga,从其岩石化学特征研究显示,该花岗片麻岩带的形成与造山作用有关,同时指示这次造山作用存在的证据还有同期的变质作用和基底的隆升作用。新元古代早期造山作用的鉴别,指示了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作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地质响应(陆松年等,2002)。
新元古代晚期沉积盖层在本区内保存最完整。全吉群的沉积序列指示了一个裂谷背景下的沉积环境,其底部巨厚的河流相砾岩表明裂谷的初期阶段发育于陆内环境,而其上滨海相碎屑砂岩和浅海相富叠层石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的发育,则指示了由陆内向陆表海环境的转化,而更具拗拉槽的特点。全吉群未受到大陆边缘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保持了一个主体为陆内盆地的相当稳定的构造状态。全吉群中、下部发育的基性火山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可能是新元古代早期发生陆-陆碰撞之后,在具有大陆壳基底之上发生裂解的产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