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水文特征?
华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2)河流汛期比较短;(3)河流含沙量大;(4)河流冬季结冰,黄河部分河段有凌汛;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补给方式:6~9月是东北地区的雨季,主要是降水补给。春季冬天积累的冰雪开始融化,属于冰雪融水补给。
汛期:6~9月降水带来的汛期占全年总量的70%~80%。春季也会随着冰雪的融化有一个较小的汛期。
径流量:长白山地东侧为年平均径流深高值区,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至大兴安岭山地又有所增加,径流年际变化不均匀,变化幅度大,有明显的丰枯水段变化。
含沙量:东北地区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含沙量较小。
结冰期:冬季结冰,大约是12月份~次年的2月份。
断流:东北地区正常年份不会出现断流,如果春秋有点干旱的话,会出现短期的断流。
二、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影响因素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源地、沿河湖泊补给关系)等。影响因素需要从地形方面来考量。
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因素
a.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河流较短。
b.河流流向主要从等高线的递变、地势高低来判断。
c.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d.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较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及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河流水文特征有哪些
①汛期水位――水位的高低和季节变化;汛期的时间及长短;影响因素是――补给方式与河道特征
②流量――影响因素是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③含沙量――影响因素有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
结冰期――影响因素是冬季气温的高低。从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有冰期的河流有凌汛现象。
河流水文特征:指河流的水文特征
三、地理中,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分别包括哪些方面?
水系特征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
流域面积
③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
河网形态、密度
⑤
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河流水系特征与水源关系也较为密切,尤其是外流河水系,其特征多与气候中的降水因素联系紧密。甚至有可能气候影响河流水系特征,进而改变地形。
水文特征
包括如下几点:
a.径流量
b.含沙量
c.有无汛期(凌汛)
d.有无结冰期
(e.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等诸多因素
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汛期及水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流速,
结冰期。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对应如下:
外流河水文特征
原
因
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
由降水决定的。夏季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增,水位上升,冬季降水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也大。
汛期长短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河流汛期长。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河流汛期短。
产生凌汛现象的河流必须是有结冰期,且由低纬流向高纬,同时水量较大(凌汛是由洪水泛滥引起的自然灾害)。内流河一般不产生凌汛现象,因为内流河水量小,冬季有枯水期。
含沙量大小
外流河含沙量是由植被覆盖情况和土质状况决定的。植被覆盖差,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反之,含沙量小。
而内流河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
有无结冰期
由流域内最低气温决定的。最低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结冰,0℃以上无结冰期。
河水流速大小
由地形决定,落差大流速大、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水能资源是否丰富
取决于流量和水位落差
水文特征:径流量
含沙量
有无汛期(凌汛)
有无结冰期
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河网形态、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
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水系特征包括水系形态(如:树枝状、向心状、羽状等)、支流湖泊状况、流程一、流域、河道(宽窄、深浅)等。
两者均受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地势的影响。
水系着重支流干流及周边地貌,而水文着重次水(江、河)的特点,比如流量,所处气候区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