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文地质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是渗流区边界所处的条件,用以表示水头 H(或渗流量 q)在渗流区边界上所应 满足的条件,也就是渗流区内水流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制约的关系. (1) 第一类边界条件(Dirichlet 条件):如果在某一部分边界(设为 Sl 或Γ1)上,各点在每 一时刻的水头都是已知的,则这部分边界就称为第一类边界或给定水头的边界,给定水头边界不一定就是定水头边界. 可以作为第一类边界条件来处理的情况: ① 河流或湖泊切割含水层,两者有直接水力联系时,这部分边界就可以作为第一类边界 处理.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把某段边界确定为定水头边界,以免造成很大误 差. ② 区域内部的抽水井,注水井或疏干巷道也可以作为给定水头的内边界来处理.此时, 水头通常是按某种要求事先给定.给定水头边界不一定是定水头边界. ③ 排泄地下水的溢出带,冲沟或排水渠的边界也可近似看作给定水头边界. (2)第二类边界条件(Neumam 条件): 当知道某一部分边界(设为 S2 或Γ2)单位面积(二维空间为单位宽度)上流入(流出时用负值)的流量 q 时,称为第二类边界或给定流量的边界. 常见的这类边界条件: ① 隔水边界(流线,分水岭) ② 抽水井或注水井 ③ 补给或排泄地下水的河渠边界上,如已知补给量. (3)第三类边界条件:某边界上 H 和 H + αH = β n 又称混合边界条件, α , β 为已知函数. 边界为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为 K1,厚度或宽度为 m1) 浸润曲线的边界条件: H K =q n c2 当浸润曲线下降时,从浸润曲线边界流入渗流区的单位面积流量 q 为: H * q= cos θ t 式中, 为给水度, θ 为浸润曲线外法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二、什么是古水文地质条件?
古水文地质系指地质历史时期中各个阶段的水文地质 条件。
三、堰塞湖形成的水文条件?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请采纳回答谢谢
四、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分别包括哪些要素
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河流水系特征一般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水系状况、流域范围、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形态和密度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