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的气候,植被,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日本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因为四周临海,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不会太热,年降水量也比较均匀。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原因是日本国土狭小,地形落差较大。
植被南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是受气温、降水的影响。
二、拉普拉塔河上游与下游的水文水系特征
流域上游大部分地区海拔接近1000米,多为丘陵和山地,往南地势逐渐平坦,在巴拉那伊巴河下游地区,海拔仅400米左右,至福兹杜伊瓜苏/斯特罗埃斯纳(Stroessner)总统港一带,海拔仅约200米。巴拉那河从其源头至瓜伊拉瀑布的上游区间,长约600公里,水面坡降大都十分平缓。到了中游河段,即进入巴西与巴拉圭两国界河段时,由于遭遇到马拉卡儒(Maracaju)山,巴拉那河河床扩展为一个宽4公里、长7公里的湖泊,瓜伊拉港就在南湖滨上。河水越过马拉卡儒山后急速下泄,形成著名的瓜伊拉瀑布(亦称塞特凯达斯瀑布),其水量极大,洪水期下泄的水量相当于尼亚加拉瀑布的8倍。其后进入长3.2公里、平均宽59.7米、平均深达100米的峡谷地段。峡谷段以下河道比较宽阔,两岸高程较低,至瓜伊拉瀑布下游约59.5公里的巴西门德斯港处,峡谷宽度达150米,深度仅89.9米;到了阿根廷的波萨达斯,巴拉那河宽度超过2.4公里,而且河道弯曲,河中不时出现相当大的沙洲、湍滩和玄武岩露头,对航运有不利影响。在阿皮佩(Apipe)险滩,河道水深只有1.22~1.83米。科连特斯以下,即进入下游河段后,则呈现弯曲型的平原河流,河道宽阔,比降较小。
三、水的特点有什么 - 百度
水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液体,并有三态变化,气态、液态、固兔。
四、地理如何拿高分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2、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4、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5、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兴趣+天赋+地图+记忆+总结=成功的地理学习者。
1.手中有图、心中有图
2.课本第一、资料第二
3.反问问题
4.学有所用,联系实际
5.关注重热点地区
6.点、线、面逐步展开学习
7.少笔记,多心记(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8.经常翻书、看地图册(有计划)
9.有信心去质疑
10.空间想象
11.兴趣是关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