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生长不同的植物,那么,植物的配置是表现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环境不同,培植的群落也各有特色。
居住区室外环境植物配置研究
植物配置是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表现在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更表现在其对于美化生活空间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植物景观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然而,如何考察和评判居住区内植物景观的好与差,考察和评判植物配置优差又有什么标准?从环境的意义出发,应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审美意识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但是,这似乎太泛泛,另人无从下手,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为了更具体,有人提出应考察植物景观是否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功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能否以最佳的状态愉悦人的精神。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功能为主的规划设计,一个是以环境质量为主的生态研究,一个则是以美为主的景观设计。单独而言,三个方向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木本植物种数(包括品种)
小区面积(公顷)
所在地区常用木本植物种数
占区域木本植物种数百分比
北京恩济里
57
9.98
80
71.25%
石家庄联盟小区
50
24.79
80
62.5%
天津华苑碧华里
46
13. 98
80
57.5%
广州丽江花园
78
14.89
160
48.75%
广州名雅苑
62
6.88
160
38.75%
深圳东海花园(一期)
49
3.488
160
30.6%
中山东明花园
90
18.90
160
56.25%
合肥琥珀山庄
74
11.398
120
61.67%
常州红梅西村
50
14.86
120
41.67%
成都棕北小区
40
12.24
120
33.33%
昆明金康园
62
12.72
120
51.6%
注:此表引自《居住区环境建设技术研究》
可见,一般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不同小区所用植物种数的数量与小区所在地区植物的种类的丰富程度及该小区的设计手法、小区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居民满意、绿化效果好的小区无不达到了一定的植物种类。因此,根据对现实情况的总结和推测,对于占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在不同区域中植物所应达到的种数与小区所处区域常见植物种数的关系如表3-2。
居住小区常见木本植物种数与其所在区域常见木本植物种数的关系
区域
常见木本植物种数
小区应达到的木本植物百分比
小区应达到的木本植物种数
东北地区
60
50%
30
华北地区
80
40%
32
华中、华东地区
120
40%
48
华南地区
160
35%
56
然而,这种推断和结论仅是一种统计分析,其结果是否合理,仍需在实践中检验。另外本次统计未考虑草本植物的应用,况且所统计的常用植物种类与能够应用于园林建设的园林树种相比相差甚远,因此这一结论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如果能对所有优秀小区的全部植物种数进行系统统计,有望能够得到一个更为准确的数据。
2、人工群落的应用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外,还应有植物群落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作基础,特别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应用一定量的花卉来体现季相的变化。
城市绿地中植物的搭配有着丰富的类型: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居住区绿化中这些类型的搭配几乎都能用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广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防护型的绿地可采用灌木篱或复层的群落搭配。
在居住区中应用人工群落,主要用来改善人工环境。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绿地改善小气候产生可感效应的最小规模为0.5至1公顷。绿地中树木的数量越少,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越低。由少量草坪和低矮灌木组成的小片装饰性绿地,生态效益也不佳。以乔、灌、草组成的人工拟自然群落,由于层次丰富、绿叶面积增加,提高了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EDAW 珠海横琴岛景观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翠溪山庄景观设计方案 贝尔高林景观方案手绘图,喷血推荐 贝尔高林 北京万科星园景观设计方案全套图纸 贝尔高林施工图铺地图纸 易道景观公司部分方案手绘 香港L&A奥雅 湖南长沙青竹湖外商城景观概念性设计文本 美国EDSA 北京香格里拉景观方案设计 上海古城公园景观方案文本 石家庄.栾城.水榭花都景观方案设计 看下行不?
你搞园林怎么连自己所在的地区都不说,不够专业。
棕桐 30 栀子 20 配普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