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一出戏剧或小品
第二篇
甲:人人都有一双手,人人都有手指头。
乙:废话,谁没有手指头。
甲:指头有长有短,有大有小。
乙:没错,这是睁眼说实话。
甲:可是我越看越喜欢它(竖大拇指),越恨它(竖食指)。
乙:五指一握才成拳,怎么能说爱哪个恨哪个呢?
甲:唉,你是不知道,在我家“大拇指”是我爸,“食指”是我妈。
乙:怎么越说我越不明白了?
甲:举例说吧,有一天,我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可真高兴!
乙:是该高兴。
甲:我一蹦一跳地回到家,高兴地喊了声“妈!”。
乙:那你妈肯定也很高兴。
甲:可谁知,话音刚落,“食指”就来了。
乙:怎么?你家还有客人?
甲:(伸食指)“食指”是我妈。“你怎么搞的,衣服脏成这样,又跑哪儿撒野去了?”
乙:唉,你妈可真厉害。
甲:我口渴了刚想拿苹果吃,“食指”又来了。
乙:又怎么了?
甲:(伸食指)“你怎么就知道吃,快点写字,写不完不能吃!”
乙:吃都不让了?
甲:我刚坐下写了两个字,就想尿尿。
乙:唉,这尿也不争气。
甲:哎呀,憋不住了!
乙:那就快去吧。
甲:不行啊,“食指”又来了,(伸食指)“你这孩子,真是懒驴上磨屎尿多,快做作业!”
乙:唉!
甲:就这样,“食指”的屡次出现使我做作业都没了精神。
乙:换了谁都不会有精神。
甲:越没精神就越出错,,越出错我妈就越批评我。
乙:这叫“恶性循环”。
甲:你说我能不恨它吗?(伸食指)
乙:“食指”在你家也真没趣,那“拇指”呢?
甲:“拇指”就不同了,GOOD!GOOD!GOOD!棒!棒!棒!你真棒!
乙:看!一说就来精神了。
甲:这不,我作业刚做完,老爸就回来了。一推门就这样满脸堆笑,赞赏地说(竖大拇指)“儿子,你真棒!回家就知道学习。”一句话说得我怪不好意思。
乙:看,一句表扬,就象一缕阳光。
甲:为了回报老爸,我去给老爸拿拖鞋,取报纸,开电视——
乙:看,给点阳光,他就会灿烂。
甲: 结果,老爸又表扬我了(竖大拇指)“我儿子真乖,就是知道体贴人。我说么,我的儿子是最棒的!”我听了,甭提有多高兴了!
乙: 瞧他美的!
甲: 你说我能不喜欢它吗?(竖大拇指)
乙: 是该喜欢,连我都羡慕你家的“大拇指”了。
甲:“大拇指”表示的是赞美,“食指”表示的是批评。
乙: 天下哪个孩子不喜欢表扬?
甲: 所以,以后我要有了儿子,我就多用这个(竖大拇指)!
乙: 唉,那还早着呢。
甲: 你说,他们能一样吗?
乙: 是不一样,连表情都不一样,“大拇指”是这样的(笑脸),“食指”是这样的(凶相)。
甲: 我多么希望我妈妈也是这个呀!(竖大拇指)
乙: 你妈会的,那不她来了!
甲: 啊(吓跑)?!
乙: 唉,看把他吓的!
二、有没有具体点儿的景观小品常用尺寸啊,像树池啊,汀步啊什么的
树池大小主要依据:树土球的大小,与树冠要协调。常用尺寸都在1000*1000以上。
汀步一般尺寸:400*600
三、求校园艺术小品或戏剧?
我心飞翔,雷雨,灰姑娘.我们最近也在练
四、爱国的小品戏剧剧本短的
《放下你的鞭子》爱国抗日题材的剧本,但是有点长
五、满江红里面的戏曲谁唱的?
电影《满江红》里的戏曲配唱是河南豫剧演员张晓英。
这段囊括了《探阴山》《包公辞朝》《包青天》《下陈州》等豫剧唱段,但是相比原来的豫剧唱段,电影中的唱腔去掉了原有的拖腔,融入了摇滚的元素,节奏更激烈,声音更高亢。
吴丽红演唱的。
大年初一,由张艺谋执导的春节档电影《满江红》正式上映,观影过程中,不少观众发现电影配乐中有熟悉的“戏曲味道”,有说是秦腔的,有说是京剧的,其实都不是,这些融入摇滚节奏的戏曲其实是“豫剧”。
张晓英。
河南戏曲演员张晓英为《满江红》电影音乐配唱。今年52岁的张晓英出身于梨园世家,擅长豫剧、曲剧、越调、小品等,主攻黑头和彩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