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拥有北京市区内最大一片二月蓝景观。一簇簇淡紫色的小花汇成花海,香气冲天,好似“香雪海”,让市民不出京城就可领略郊野踏青的感觉。
“香雪海”景观达70万平方米
天坛公园古柏区,二月蓝连接成片,与古树、红墙蓝瓦相映,成为春天里一道独特景观。一株株淡蓝色小花,静悄悄地依偎在“古树老人”的脚下,香气袭人。西北外坛,二月蓝随地而生,香气扑鼻。
据悉,天坛二月蓝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景,2006年开始出现遍及全园的“香雪海”景观,面积达70万平方米。
作为北京本土自然地被植物,二月蓝具有天然适应能力和生长优势,不需特殊人工、水肥照料,是一个“低碳”物种。天坛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03年开始,天坛公园改进了自然草地管理模式,将自然繁殖与人工干预相结合来培育二月蓝景观。他们总结出一套养护技术,包括精准时间修剪、保持修剪高度、适时补播草种、围栏古柏林区。
“每年夏季二月兰种子成熟后,我们适时修剪,控制植株高度。同时,把自然播种、机械修剪扩散、人工补播撒种等多种繁育方法相结合,在6月底及时采收种子,7、8月雨季集中播种。”该负责人介绍,同时他们对二月兰进行围栏保护,避免游人过度践踏。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自然地被退化问题。
自然草本植物多达39科137种
据悉,自1998年天坛申遗成功后,公园统一规划,逐年实施环境改造提升工作,使园内景观不断改善提升,原有的“郊祀”风貌得以恢复,这也为自然地被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天坛公园共有自然草本植物39科137种。
春花绚丽,夏秋浓绿,绿色期长是公园最显著季节特点。每年三四月份,二月蓝、早开堇菜、紫花地丁、蒲公英次第绽放,为春日天坛书写蓝调的浪漫。五六月份,二月蓝继续盛开,金黄色的抱茎苦荬菜、白色的夏至草接踵而至。七月到九月,狗尾草、蟋蟀草、马唐、虎尾草、灰菜相继上场,让公园地被呈现满眼绿色。而目前形成景观的品种有二月蓝及抱茎苦荬菜,主要分布在西北外坛及古柏二区。
据介绍,天坛公园自然植被面积达180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90%。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