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什么叫徒步穿越(徒步穿越一座城市是什么感觉?)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9 21:40   点击:160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为什么会有徒步穿越者丢下同伴任其死亡?

2012年,北京东灵山,8月15日,数十名有亲属关系的人为了逃票,选择从河北方向登山,这些人没有任何登山经验,最大者70岁,最小15岁,纯属被人忽悠了。上山后遇到小雨并伴奏大雾,数十人爬升到1700时迷路,所有人没有任何补给,在被困5小时后报警,此时已经是凌晨4点,我们出发救人,大约8时左右找到了8人,均为壮年男女找到后,我问其中一个,人齐了吗?没人回答,我又问:你们不是十多人吗?怎么就这么就这么几个。后来才说出了情况:昨天夜间因为找路发生分歧,一部分年轻有体力的人将老弱病残扔在山谷,自己离开了,说是去找路,其实就是跑了。后来我们强硬让其带路找到被扔在山谷里的老头老太太还有一个小胖子。我们把自己的补给分给他们,结果这些人全都吃了,一口都没给我们留,还让我们背老爷子,虽然没人性但是我们最终把他们成功救出来了。亲戚尚且如此,陌生人更不会管你

二、为什么这么多人徒步,徒步有什么意义?

我喜欢旅行,大多数是以徒步的形式,曾经8天徒步穿越苏格兰高地300多公里。

苏格兰高地

去得地方越多,我越不相信旅行或者徒步有什么意义,甚至于,我认为,旅行或者徒步对我来说更像是现实生活的短暂逃避。

每一次出远门回来,我习惯给自己煮一大碗清水面,吃了就去好好休息,疲惫到完全不想回顾旅途中的种种。先倒头大睡一天,然后做几件之前自己觉得挺颓废的事情:看一上午的漫画书,刷一晚上的日剧,看无聊的搞笑节目然后跟着傻乐,有时候也会想到打扫房间,丢掉各种不要的东西。

接着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和别人谈起旅行的事情,被问起的话也是礼貌性回答问题。然后在过了很久之后,在某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可能是某次和老友的闲谈,又或是在跑步中的冥想,我会突然想起并意识到某次旅行中的有趣片段:某次迷路,某个奇怪的人的奇怪的口音,或是某次糟糕的天气中糟糕的心情……

很多人喜欢给旅行赋予很多意义,打上很多标签:“超脱之旅” 、“童话之旅” 、“反思之旅”……说起来有点像是旅行社们的说辞和做派,一次旅行似乎必须是充满使命感的,仪式感的,是必须完成任务的。“去了西藏没有洗涤灵魂等去白去”,“不到长城非好汉”,“来长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来”……多的是这样功利性的宣传语和城市标语,让每个在路上的人心里为之一紧,多少还没出门的人已经感受到巨大而无形的压力。

牛背山-银河

有了互联网以后,你可以在网上了解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详细描述,网上也有数不清的旅行计划和游记,博主们会全方位给你推荐吃喝玩乐,有的游记都详细到让你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去过那个地方。这样的话,访问一个地方的惊喜感降低了,对旅行的期待阀值却被无限拉高了,所以在这点上,我是不建议出行前看太多的游记的,把时间、路线还有住宿定了,就完全可以开始踏上冒险的旅途了。

在我看来,旅行值得去,就仅仅是因为未知而有趣,很多人却偏偏要把单纯的感官体验升华到品味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说实话,塑造品格的,那不叫旅行,那叫修行,就像是我们从来不会认为玄奘法师是去西天旅行的,不会以为那些徒步跨越沙漠的背包客们是在游玩一样。不过就是简简单单地做一件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就不要再欺骗自己说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内涵。

贝尔法斯特-巨人之路

我认识很多旅行次数很多的人,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更深刻、更聪明,反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旅行让他们之中有的人变得自鸣得意,而开始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度,开始错过一些更加美好的东西,一些更利于成长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往往回过头才发现,原来一个人旅行的时候留下的美好记忆,常常都是那些不经意的时刻,从来都不是那些特定的旅游景点;一群人旅游的时候呢,大多是就只剩下好玩的人和好玩的事了,地点和景色都虚化成了背景,至于到底在哪玩,住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玩什么都不重要了。

至于旅行中最幸福的一刻。可能是在出发前的短暂时间里;可能是计划购买飞机票火车票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机场或是车站里购买旅游杂志的那一刻;还有,在飞机快降落前,从云层俯冲下来,看到城市渐渐清晰明朗起来,飞机放下起落架触地,渐渐停止摇晃的那一刻。

-完-

更多文章请关注个人公众号“YY公社”

三、徒步穿越一座城市是什么感觉?

先上图。



2016年7月9日下午,穿越南京城,从西走到东,从白天走到黑。南艺-河海大学-南师大-南大-东大-明故宫-南航-南农大-南理工,一条线串起南京各大高校。全程5小时25公里。

徒步时,才感受自己真实地活着。背着小挎包,穿街走巷,看着擦肩的路人,嘈杂的街边门面,公园里遛弯的下棋打牌的老人。。。

穿越一座城有什么意义?可以循环听崔健的《假行僧》,感觉自己就是一行僧,周末的假行僧。

四、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想一个人开始徒步旅行,需要做那些准备?

君子不立危墙,屌丝不作大死

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初学者,就不要规划三十公里以上的徒步路线,不要涉足荒无人烟的山林野地,不要穿越任何警示牌上警告你不要进去的地方,找个城市小郊区,选条村庄连绵线,背个装逼小背包,过个瘾就得了。

不要觉得我说的简单,你看底下那些打广告的给你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他们的脚踏吧啦吧啦运动鞋,身穿叽里咕噜冲锋衣,手持妈咪妈咪登山杖,你就能化身贝尔格里斯,挑衅珠穆朗玛峰横跨帕米尔葱岭似的。

实际上长时间不运动的人陡然走个二三十公里路,那可不是双脚灌了铅似的那么简单,那是小腿肚抽筋,大腿窝发麻,脚脖子骨折,屁股蛋八瓣,整个腿上的肌肉仿佛被人用铁勺子一下一下的挖干净了,骨头没有东西支撑,双膝痛麻只想蹲下,结果越蹲越麻越麻越蹲,淋漓酸爽,欲仙欲死。这种情况下除了四个轮子的以外,哪个装备都救不了你。

所以没有经验的真想玩还是先练体力再谈装备,而事实上,二三十公里的郊区路线根本用不着什么特定的装备,选个合适的运动鞋,戴个动听的蓝牙耳机,给手机充饱电,干就完事了,你要想感受那种旅途上饥肠辘辘停下休整的感觉,那你背点食物和饮水也行,但是得不偿失,因为以现在的开发程度,只要不去荒山野地,必有人类聚居,我一般都是半途找个羊肉泡,回程寻个馄饨摊,酸爽又舒适,至于水就更烦了,又重又不好带,一般也就拿瓶农夫山泉,路上渴了全凭打秋风。大学时有次跑的远,最后用炫迈跟人换了两瓶水。

别看我这轻量化的推荐听着这么简单,你到城市里找十个人,九个半都走不下来,这也是那些卖装备的这么肆无忌惮的原因,真玩的人有固定的圈子,不玩的人绝大部分出个门就劝退了,不会出什么事。

男生的话,一个人比较舒适,带条狗都比带个人舒适。女生的话不推荐,你们有比如瑜伽啦舞蹈啦之类更好更多样的锻炼方式。

五、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很少徒步从中国的最南边穿越到最北边或者从最东边穿越到最西边?

中国和美国面积相当。 而且美国东西两面都是海,中间没有特别高的山脉。

即使如此,美国历史上也只有“阿甘”这个小说和电影里的虚构人物徒步穿越了美国几次。

中国的地形比美国复杂的多。 要真的想徒步穿越也是可以的。 但这至少要几年时间。 而且你要准备爬雪山过草地。

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六、怎样进行无向导徒步穿越?

有几个先决条件要考虑:1. 计划穿越的地区是否曾有人走过,并且有可信的亲历记(无图无真相);2. 穿越距离是否不超过三天的行程;3. 个人徒步经验是否足够丰富(包括熟练运用GPS+地图,对不同海拔的地形地貌有感性认识,深刻理解户外活动的危险性,具备野外生存自救能力,等);4. 对计划穿越地区的资料掌握是否充分。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计划穿越的地区不属于沙漠地带,个人身体条件良好,选择合适的季节,那么至少理论上是可行的。

实际上许多地方恐怕是不行,例如墨脱。如果按计划今年六月墨脱公路能够通车的话,从波密到墨脱就不用穿越,沿公路徒步即可。如果是以前,没有向导是不可想象的;有向导都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你说的穿越墨脱是指到达墨脱后另选择甲地到乙地的穿越,那危险系数更高。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自行搜索即可。

无人区是指无人居住的地区,也分有人去过和从来没有人去过两种。第一批去的人,一般都是国家专业测绘或地质团队,有专业设备以及后勤保障。如果个人具备詹姆斯·卡梅隆的经济实力和专业团队,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我想也可以。

七、徒步与登山有什么明显的区分吗?

在狭义户外运动的范畴里,登山一般指的是高海拔大于4000米级的山峰攀登活动,以登顶为目标。

低海拔的登山,一般归在徒步下。户外运动中低海拔的登山,一般目标是整个徒步线路中的一段,目标不是登顶,二是走完整个线路。

八、徒步为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意义和乐趣?

徒步穿越的含义


徒步是户外运动最普遍典型的一种,由于短距离徒步活动比较简单,不需要太讲究技巧和装备,经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休闲的活动。徒步穿越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主要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由起点到终点路程,其间可能会经历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极地等地貌的种户外探险活动。徒步穿越对参与者的野外综合素质技能要求较高,它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参与者应具有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索质和道德水准以及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


常用装备


徒步穿越由于地点区域不同.难度和强度不同,时间和路程的长短不同,季节气候的瞬息万变,在选择使用装备器材时差异也很大。有时因选择不当会使徒步穿越负荷过重,透支人员的体力;有时又因为装备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因此,出行前必须对该地区进行全面、仔细的了解,最后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装备


1.公用装备


包括帐篷、炊事用品(炉具.燃料、饮具等)、绳索(视情况选择携帶)、专用工具(砍刀、手斧、行军铲等).公用药品(通用药、紧急救命药)、胶带、营地灯及其他集体专用器材( 攀岩器材、登雪山器材等)、公用食品营养品、海拔表、指北针、温度计、地图。


2.个人装备


包括背包、睡袋、防潮垫子、手套、帽子、换洗衣物、墨镜、头灯、水壶、个人的卫生用品、防晒霜,润唇膏、摄影器材、望远镜、笔记本、个人药品、打火机、火柴.餐具.干湿纸巾、便鞋或拖鞋、个人食品.其他杂品。


1、不一定真的是看到最美的风景的那一刻结果,才让整个徒步有意义,可能更多是挑战自己的过程。在克服身体极限之后,终于找到了与自然、与自己平静相处的时刻。


2、我们总在说成长,但是成长总是在不经意间迎上来。自我与成长碰撞的那一刻,虽然不会火花四射,但往往也是刻骨铭心。


3、用自己迈出的每一步,体会徒步的真谛,感受身体和心理的博弈,体味脑力与现实的角逐,最终收获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这每一步都是无法替代的追梦步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