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徒步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和意识。
那么,在你成为徒步者之前,先问下自己,你的意识是否合格?
每每提及徒步,老驴第一要说的都是安全。因为,你眼中的徒步者,也许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
然而徒步还有另外一面,比如这样
当你怀揣梦想开始远足,眼前是如画风景,身后确实是风险随行。
安全,是每个户外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2016年徒步雨崩时,同队伙伴擅自脱离队伍自寻小道,而后险些坠崖,被救回时那面如土色的脸至今还历历在目。事后他说,“我差点以为自己要死在这里了。”
那么,如何在户外最大限度确保自己的安全?结合经验,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给自己留好下撤的路
迷路,户外圈的最大的杀手。90%死亡事件缘于迷路之后处置不当。当你发现自己走错路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原路下撤。
作为一名户外领队,当我结伴或独自在无人区进行探索时,我有三个原则能够确保我及同伴安全回归,即做好路标、记录轨迹、遇到易上难下的路段果断下撤换路。
做好前两点,可以让我准确找回徒步起点,而做到第三点,能够大大降低我和同伴在下撤时发生滑坠事故的风险。
2.雨天不进山
先看两张图片
图1是四川茂县叠溪“6·24”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前后对比图,图2是北京门头沟“6·18”山洪灾害现场。这是2017年那场暴雨一周内在我国山区引发的两场特大地质灾害。
大雨期间的山区远比你想象中的危险。
3.带好应急物品
不论是一日徒步还是多日露营。
头灯、急救包、求生哨始终是许多老驴们的必备物品。因为我们不知道我这一路是否会因为种种原因天黑下山,也不知道我是否会因为留恋风景而与队友失散。但我知道这些东西带上不会占据我包里太多空间,却可以让我有备无患。
Osprey所有背包的肩带上均有求生口哨,大家有注意到过吗?
4.不要穿不防滑的鞋
经常会有报名活动的新人问,必须穿登山鞋吗?是的,必须穿。登山鞋与普通运动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出色的防滑性能。
在一些峭壁路段,一步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即使是一些入门路线,经过雨水的冲刷后难度也会骤然上升。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亲历了双岭穿越同伴失足坠崖,幸好抓住一棵树被救了回来;也在小雨后的后河的泥路上搀扶过一名穿跑步鞋的队员艰难下山。
一双普通的登山鞋,不过两三百,它降低不了你的生活质量,却能让你的徒步更加安全。
第二个要说的,是环保。
在户外,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叫无痕荒野(LNT)。即是在户外活动中,不破坏植被,不遗留垃圾,将对环境造成冲击降到最低。
这一原则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成为全世界户外人的共识。然而在我国,仍有很多忽视这一原则的人存在。下图是西藏某个牦牛保护区。
不遵守这一准则的人,我们称之为“伪驴”。
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徒步者,请把这套原则记在心中,并传递给你身边每一个爱好旅游的朋友。请务必随身携带垃圾袋,保护自然环境。这无关性命,但这是一个合格户外人的及格线。
说完意识,再来说说能力。
徒步是一次对体力的检验。在进行一次有强度的徒步时候,你首先要做的是锻炼身体。给自己定个计划,每天坚持跑步或者骑车,辅以各部位无氧运动。一个月下来,相信你的体力会有明显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一场长距离徒步中,正确选择和使用装备,可以节省你很多体力。
很多领队都曾告诉小O,很多人使用登山杖方法存在问题。正确使用登山杖,至少可以节省你三分之一的体力。
首先要纠正的,是握姿
上图取自8264,为方便大家查看我截成了长图。
目前户外最常见的登山杖为三节直柄登山杖,采用图中握法,通过腕带传导臂力,轻握登山杖,可以将身体大部分重量有效转移到登山杖上,同时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让双手迅速脱离登山杖,抓住附近物体自救。
前文说的那个坠崖的同伴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及时抓住崖壁上横生的一棵树才得以获救。
在徒步过程中,登山杖的长度也需要根据路况随时进行调整,正也是大部分老驴推荐使用外锁登山杖的原因。
如上图所示,在平路上前进,长度为上图状态下,杖尖正好落地为宜,上坡下坡过程中需根据坡度进行缩短或伸长。
调整时,记得优先调整较粗的一节,降低杖杆折断风险。另外,禁止用登山杖拉人!
同时,在泥路或雪地中行走,请佩戴泥托或雪托,增大受力面,防止登山杖插入地中。
其次,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背包。
除了鞋以外,包是徒步者最重要的装备,一个好的背包如同一位好的伙伴,可以让你把路走得更远。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登山包呢?
一是包的号码大小选择问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专业登山包会根据使用者背长,细分为多个号码。登山包的尺码参考为背长,以osprey小鹰为例
Osprey已经开发出了一套测量背长的小程序,精准度可以说是99.99%!!
关于如何将登山包调整舒适,请移步
Osprey背包:新买的户外背包如何调整至舒适二是包的容量大小选择问题。
不过对于这个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驴也有自己的看法:
上图是osprey官方给出的参考标准。不过,我背包里还会装上单反相机、三脚架、一顿午餐、一些水果、四瓶水以及冲锋衣等,因此对我来说云层34L更为合适,同时空速背负的镂空及拱形设计也可以使我的背部更加透气干爽。
如果不背拍照设备的朋友,在选择背包时,可减去10L左右的容量,选择云层24L或者曼塔20L。在多日轻装中,我会增加几套换洗衣物及隔脏睡袋,出于衣物和个人物品增加,对包的负重及容量要求更高,这时候小鹰38L便成为了我的不二之选。
除了体力,户外能力还体现在你的知识储备上。关于这方面,内容很多很杂,无法简单说清,需要题主在户外活动中不断学习积累。下面只挑基础的两项说一下。
其一是地理知识。作为一名徒步者,对于路线的把控极为重要,准确快速地辨认方位可以让你时刻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是否与计划一致。
在户外,除了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外,利用太阳东升西落以及金星夜晚出现在西方的特点是辨别方位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另外,阴天时候还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辨认方位,具体方法大家可以自行上网学习。
其二是急救知识。
户外环境中,意外随时都会发生,小到崴脚摔伤,大到失温高反,正确的处理方式不说救人一命,也可以及时防止状态恶化。
户外急救知识请移步这里:
Osprey背包:求生攻略|和户外安全杀手的大作战关注Osprey知乎机构号,背包界老司机带你逛知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