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就是要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曾尝试其他方法,但没有奏效,所以,准备试试冥想。
你会不会因为焦虑而辗转反侧,整夜无法入睡?
你有没有压力大到暴饮暴食,体重骤增?
你是不是每天都紧张忙碌,一刻也无法停下脚步?
你会不会无法把控自己的情绪,烦恼徒增?
你是否面对重大困难和挑战时,力不从心,想放弃?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个工具,有利于你解决以上问题,你是否愿意学习它?
如果这个工具,还能帮助你觉醒,开悟,洞察,解脱,了苦,如果它能帮助你改变人生,你是否愿意
练习它?
这个工具就是“冥想”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继续往下阅读。
大家好,我是哲宇,
我已经坚持冥想2年,从冥想中收获太多太多。
在我的人生必修好习惯中,除了运动和阅读,我极力推荐的第三个习惯,就是冥想。
冥想是一门技能,和打球,做面包,弹琴,读书,赚钱等技能一样。这项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刻意
练习,而达到熟练,掌握,精通的状态。
目前在冥想方面,我依然处于探索学习的阶段,分享的东西未必足够深刻和全面,但是,我会尽自己
所学,所知,结合两年的冥想练习经验与收获,来书写这次分享。
希望我的分享,对有兴趣练习冥想的圈友有帮助。如果有不恰当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专业人士指
出,我们一起探讨交流。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冥想是什么
二、如何开始冥想并进行刻意练习
三、如何把冥想带入日常生活中
四、冥想有哪些作用
五、练习冥想常见的一些问题
六、冥想相关的课程书籍、视频、关键词
一、冥想是什么
说冥想是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冥想不是什么?
冥想是打坐吗?打坐可以是冥想的一种形式,但它不是完全的冥想。
冥想是思考吗?冥想中,思绪可能来回飘荡,意念频生,冥想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接纳,观察这些
念头,而不是主动的苦苦思索。
冥想就是放空吗?冥想可能会产生放空的现象,即脑海中什么念头也没有,不过冥想并不是无意识的
发呆,而是有意识地保持警觉,觉醒。
冥想是自我暗示或者催眠吗?它不是,冥想不需要给大脑暗示或者试图操控它,冥想要做的只是观察
它,让它安静下来。冥想是在观呼吸,观念头,观情绪,观身体,观不适,观痛苦,观自在。
那冥想到底是什么呢?
冥想,在国外又被叫做“正念”。今心为念,一颗活在今天,活在当下的心就是念。
除了活在当下,我们的心灵还可能活在过去和未来。如果我们的心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摇摆,就会引发沮丧,后悔,内疚,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
冥想,是通过刻意的引导,让我们凝聚注意力,激发心灵的力量,把内心从过去和未来的拉扯中解脱出来。
以上,是从时间的维度来理解冥想。冥想是让我们回归最重要的当下,不逃避现实。
我们还可以从空间上来理解冥想。
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属于两个世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教我们怎样认识外部世界。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就会变黄?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法律和国家是如何诞生的?诸如此类的问题。
从来没有一节课,教我们如何认识内部世界,认识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恐惧?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全靠我们自己去求知和思索。
而冥想,是帮助我们探索内在,了解内在的一种方法,它也帮助我们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要想人生取得不凡的成就,我们要先搞懂自己。搞懂自己之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内心坚韧平和如磐石,不为外界所撼动,才有足够的能量去搞定他人他事。
那么你可能还会问,冥想和禅修,心理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人讲的禅,是一种顿悟和创见,通过静坐锻炼思维,生发智慧。
而在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就是内观。如实观察事物的真正面目,向内观察自己的身心实相,以智慧洞见一切烦恼的根源,从中解脱。
想要禅修,先有禅心。禅心是对内心和自身存在产生惊奇,禅心就是发掘本心回应这种惊奇。我的理解,就是对自身保持一种求知探索的好奇心。
与禅心相随的是初心,初学者的心,就像一张白纸,不带任何偏见和观点,随时准备好去接纳,去怀疑,对所有可能性敞开。
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乔布斯的那句名言: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心若愚,保持自己的求知欲,好奇心,保持空杯的虚心状态,这个原则是古今中外大师都极力推荐的。
心理学一词源自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如何影响人类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
我打个比方,如果冥想是去钓鱼,那么禅修和心理学就像鱼竿和诱饵,也就是说,掌握禅修和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冥想,提升冥想的效果。
最后一个角度,是从冥想的练习者出发,冥想到底是在做什么?
在《十分钟冥想》这本书里,作者打了一个比喻,冥想就像杂技演员在踩钢丝,追求的是在专注和放松之间找一个平衡。
想象一下,不专注的时候,人会踏空,从钢丝上掉下来;太用力的时候,人会犯错,不能很稳地在钢丝上迈步子。
综合来说,冥想它是一门技能,又是-一种体验,它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二、如何开始冥想并进行刻意练习
很多人想冥想但是却急于求成,也有一些人坚持一段时间没看到效果就中途放弃了。
但是,就像建一栋高楼,要从扎实的地基开始,一砖一瓦垒起来。
我们要想从冥想中获益,付出一段时间的努力,持续的刻意练习必不可少。
只有切实的去实践冥想练习,你才会有真正的转变,这种变化是微妙的,无形的,深刻的。你的觉醒水平,你的理解能力,你的洞察能力都会提升,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也会随之改变。
1.心态上的调整
要想练习冥想,尽管先去做,去练习,去体验,去感受。不要去想,不要去担心别人怎么看待你,不要执着于某个特定的结果,尽管去做就好。
2.练习的时间
每天抽出10分钟,这10分钟的静修冥想不是任务,不是工作,而是任由心灵和身体放松的一段时间,让你找到心在当下,保持觉醒的10分钟。
如果你连10分钟也抽不出来,对不起,你还是别冥想了。
如果你时间充裕,那么冥想20分钟到1小时也是可以的,长时间的深度冥想效果会更好。
3.练习的坚持
跟随某个app课程,加入某个冥想社群,约上同频的朋友一起互相监督,都是不错的坚持方法。
一旦养成了冥想的习惯,那么就无需再刻意坚持,冥想可以和阅读运动,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天写冥想日记,记录自己成长进步,发现正反馈,也是帮助我们今早掌握这项技能的好方式。
我冥想练习的开端,就是完全参照《能断金刚》里的静修冥想方式:
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1.找一处安静的角落作为自己的静修空间,和家人约定好静修时无人来打扰,并且关门窗,最大程度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如果冥想的地方是近乎神圣的地方效果更好。冥想之处应当干净整洁。
2.清晨起床,刷牙洗漱。必须让自己拥有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这是冥想效果更好的前提。
3.喝一杯热饮,茶,白开水,果汁或者咖啡
4.把冥想的地方擦一擦,扫一扫。每天都这么做,即使已经很干净了也要擦拭。冥想久了这个地方会变得一尘不染。
5.舒服的姿势坐下,背挺直。闭眼睁眼都行。我是闭眼的。
6.先呼气后吸气,意识专注于呼吸,持续做10次呼吸(呼吸数目不乱,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如果乱了,可以重新来。)
7.开始将意识放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积极主动,深思熟虑的去想这些问题。当我们静下心来时,意识会带领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8.结束冥想前,观想自己已经成为理想中的样子。观想自己是成功,智慧,有慈悲心的人吧。
9.结束冥想,吃早餐,能量满满地去上班。
以上是我第一阶段的冥想,每天早上在家持续20分钟。
第二阶段的冥想,戴上耳机,播放冥想轻音乐,每天10-13分钟的练习。
第三阶段的冥想,每天早上30到60分钟的深度冥想。
三、如何把冥想带入日常生活中?
冥想是我们对心灵进行训练,这种训练,并不仅仅局限于闭着眼睛静修。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冥想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说,读书,吃饭,扫地,开车,插花等等,每一项活动都可以开展心灵的训练。
正如《纳瓦尔宝典》里有这么一段话: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写日记是书写冥想,洗澡是意外冥想,静坐是直接冥想。
冥想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将你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你任何时候所做的任何事情上。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是,你不可能再去想你宁愿自己在哪里,宁愿自己在做什么,宁愿事情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所有这些想法都会使你紧张不安),因为你将身心集中在你所做的任何事情上。
冥想的一个关键要义,是保持觉醒的状态,即让我们的注意力有关注焦点。这些焦点可以是:我们跑步时的心跳,我们抱孩子的触感,微风吹过脸颊的凉爽,巧克力融化在嘴里的丝滑,写文章时手指敲击键盘的滴答声,诸如此类,把注意力的焦点放在我们的每一个小动作, 每一个感觉上面。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自己走神了,在阅读时却想着自己明天应该去做什么?就立刻把游离的心灵拉回来,回到书本的文字上面来。那么你就已经把冥想运用在了阅读上面。
我以前陪孩子学习的时候,就会经常走神,我要么就在发朋友圈,要么就在读书,要么就在思考门店今日有多少客人。而这种一心二用的效果是极差的。
曾经的我,因为家人离世而悲伤,一直沉浸在过去无法出来。而刚参加工作初期,又每天忙忙碌碌,规划着未来,想着哪一天可以成为行业内的顶级人才,唯独没有一个时刻是停留在当 下的。以至于我忙忙碌碌,却过得紧张,焦虑,不幸福不快乐。
通过冥想,让我能够静下来,清楚地意识到,过去已去,明日未知,我们能把控和掌握的就是当下此刻。一旦有了这个觉醒,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笑容是那么天真,路边树上的花儿充满芬芳,清洁工打扫的路面那么干净,世界如此美好。活在当下此刻,心态上感恩知足,悔恨过去的忧伤,担忧明日的焦虑也渐渐远离。
可能你会问,难道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我们也要专注在它.上面吗?比如今天出门,一只猫把你绊倒了,你摔了一跤。
如果你是无意识的人,你可能就会产生一连串负面情绪和反应,今天真倒霉,天气不好,出门还被一只破猫绊倒,这只猫不会预示着还有什么不详之事要发生吧?
如果你是坚持冥想并保持觉醒的人,你就会跳出来看待此事,你可能会想猫为什么在这里?它有没有被我踩伤?我是不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才会被它绊倒?
一个冥想保持觉醒的人,会怀着慈悲爱心,从利他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他们极少被负面情绪影响,遇到问题,他们更加淡定,客观分析,沉着冷静地应对。
四、冥想有哪些作用
冥想有很多用处:提升我们的自控力,提高我们在压力下的业绩,帮助入睡,让我们保持聪敏机警等等。
1.核磁共振和脑电图软件的进步,让科学家观察到,冥想对心灵进行锻炼之后,大脑中与幸福快乐相关的区域变得更加厚实。
2.冥想帮助我们训练意识,净化意念,丢弃无益的习惯和想法,养成新的习惯,转化我们的人格。冥想让我们学会不受干扰和影响,学会保持情绪稳定,学会专注当下,学会对自己的练习和想法不妄加评判。
3.冥想产生最高级别的愉悦,让我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带来无畏。冥想让我们不断接近自己的内心,接近永恒的真理,冥想的最后一步 是安住在静谧中。
于我自己而言,冥想两年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它极大的提升了我的幸福指数,让我活得更明白,更通透:
活在当下的体验:在我的心里,我很清楚,我有能力在完全觉醒的状态下继续体验每一刻,体验一刻又一刻。
接纳自我:接纳自己的身体,念头,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没有自我否定,不纠结不内耗。喜悦的感觉:持续的冥想后,我能感受到内在像流水-样延绵持续通透的喜悦和安宁。
稳定的情绪:每当有焦虑,烦躁,愤怒,忧伤等负面情绪出现时,高度的警觉让我可以在负面情绪出现的几秒钟之内就辨认出它们,在内心接纳它们,从而让它们尽快的消失,不受它们影响。
清晰的思维和洞察力:在冥想中,我们是超出大脑思维的纯意识状态,我们看待和处理问题的维度会更高一个层次。经过冥想练习,我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改善人际关系:可能是因为平静的内心,没有杂念干扰,不带批判,我对他人情绪思维的观察,掌握和判断变敏锐了,这对我改善人际关系帮助非常大。
强大的内心:遇到意外,问题,挫折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惊慌,而是淡定从容地寻找解决办法。坚信自己能战胜任何挑战。抗压能力提升。
超长续航里程:在冥想以前,我的电池能量仅供我工作生活8-10小时,在持续冥想之后,我每天都是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可以工作长达12-16小时。比如出差回到店里还能继续直播。
专注力提升:走神的时候变少,可以一段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灵感增加:在冥想中,我产生了写作的灵感,工作中的创新。
慈悲爱心:拥有同理心,接纳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观点,不再钻牛角尖。切身体会理解他人,秉承利他之心去做事情。
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经常要面对巨大的业绩压力,同时要协调公司各个部门的各种资源,而作为一个已经成家的男人,我又要履行丈夫和爸爸的职责。疫情期间,收入锐减,行业不景气,各方面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这种多方面的压力在我过往的生命中是不曾遇到过的,无法逃避无法抵抗,直接面对它,我在内心接受它,来吧,不管是什么,尽管过来,我都张开怀抱接受。在感受到重压时,我依然是处于不抵抗的状态。
很神奇的是,当重压到达顶点之后,它突然烟消云散了。虽然闭着眼睛,但是我感觉眼前呈现出一片光明,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听到旁边孩子的嬉闹声,我感受到过道里的风吹过脸颊,我仿佛和这个世界,和地球,和周边的所有房子,树木,和所有人都合为一体。
我不再是我,小我已经消失,但是我又还在,我是万物之所在,我变成了一个大我。
如果我和所有人是一体,那么就让我承受了这些内疚,伤心,担忧,焦虑,其他好的感受都让其他人去承受吧。
如果我和所有人是一-体的,那么就不存在我和他们有所分离的问题,我那个离世的弟弟依然还在,我想念的孩子们也跟我近在咫尺。
我与万物同在,我化身为千千万万个人,千千万万颗树,千千万万栋房子,这种感觉非常舒服,非常神奇,非常放松。
我想,此刻,我是链接到了自己的内在本性,那个叫做源头,神性,圆满,或者叫道,光,造物主的东西。
在结束此次冥想时,我睁开眼睛,感到世间万物清明可爱,我的内心恢复了满满的能量,蹦蹦跳跳的去到公司,处理事情从容不迫。
五、练习冥想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容易走神
走神是我们的常态,走神就是注意力不在当下,不在此时此刻。人在此处,心却在外太空。
走神的一个原因是外界世界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味觉不停地给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你可能在读书时,会忍不住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人给你发来重要的信息。
走神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会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些联想带来源源不断的杂念充斥着我们的内心。
走神的第三个原因,是大部分人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为了逃避自己不想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
解决走神的方法,一是尽量创造一个少干扰的环境。比如远离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孩子睡觉时,在清晨无人打扰时冥想。
另外个方法,就是保持高度警觉状态。一旦发现自己的心不在此刻,就把注意力拉回当下。
2.冥想练习了一段时间,没有明显的效果就放弃
冥想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太过用力去追求某种体验,急于获得进展或成就,从而难以保持心灵的平静,或者顿悟难以出现。
首先,如果你想学习一项新技能,你需要正确的指导。如果你不知道观察心灵的正确方式,那么会比较难。
其次,如果你想要学习如何冥想,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慢一点。就好像没跑过步的人无法跑马拉松,你在初期可以定一个小目标,只进行10分钟的练习,只细数呼吸就好。
抱着无所求,顺其自然的心态去做冥想练习,有收获的时候就会是惊喜。
3.冥想之后人会变得无欲无求,放弃自己梦想和抱负吗?
其实并不是如此。人都想要自我实现,给自己制订目标,实现伟大的梦想,这是马斯洛心理需求的一个层次。
冥想让我们认识到,持久的快乐和幸福并不是取决于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活得更自由自在,对目标更加自信的同时,又不对目标产生执着。太过执着于目标的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势必会伤心难过。而冥想改变了我们的观念,让我们更加灵动地生活。
4.杂念太多怎么办?
要想清除杂念,是担心被杂念干扰心绪越想清理杂念,就会在杂念里越陷越深
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掌控,“无为而治”自由来去的杂念并不会扰乱心绪
真正的混乱之源是对杂念的掌控欲和企图心真正的冥想是没有思维,无念的状态
冥想当中你不需要阻止思维,它会自发停止冥想是觉知而非思考,它是内在而非外在
5.冥想过程中睡着了怎么办?
冥想中睡着了,可能是太累太困了,也有可能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太散漫。如果注意力够集中,是不太可能睡着的。
即使睡着了,醒来也不必内疚自责,下次提高注意力和警觉即可。
我经常在工作比较累的时候,中午做30分钟冥想,这个冥想可以是处于半睡眠的打盹状态,通常这个30分钟之后,我又能摆脱疲惫,恢复生龙活虎的精神状态。
六、冥想相关的书籍、关键词
关于冥想,修行,个人成长有关的书籍和课程,我阅读学习过的推荐给大家:
书:《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能断金刚》
《巨人的工具》
《纳瓦尔宝典》
《冥想》
《十分钟冥想》
关键词:
无为: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一两分钟,什么也不做,任由思绪来来去去。
感觉:听听某种声音,盯着某个特定物品,感受身体某个部位的感觉。
杂念:它们就像马路上行走的车辆,你只需要站在马路边观察他们就好,不用跑到马路中间去抓住它们。
情绪: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我们与生俱来拥有的,如果要消除悲伤,那么也无法体会到快乐。
野马:心灵就像野马,给它一点空间和时间,让它自在,它会安定放松下来。
安住:灵魂归宿感,这是人性本能的需要
源头,合一,神,开悟,三摩地,涅檠,圆满等各种词语:内在的本性
觉知:觉是感(感触,触碰)的过程,知是应(收受)的过程,打开觉知,让自己具有高度警觉,保持觉醒状态
元认知:冥想有点接近启动了元认知,它负责观察,跟踪目标和进展。
觉醒的三个层次:接纳,享受,热诚。
当你无法享受你做的事的时候,至少你可以接纳它,了解这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此刻,当前状况和这个时刻需要我去做的,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去做它。只有接纳,才是在平和中行动。如果不享受又无法接纳,那就停止。
当你能够真正享受你的作为时,随着臣服行为而来的平和,转变成充满活力的享受。
热诚意味着你的作为中有很深的享受,再加上一个你努力迈进的目标或愿景。
我们所做的事情必须是处于这三种状态中的一种,如果不是,我们就是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痛苦。
当下,自我,源头,信息(客观规律和经验),世界。
我们要活在当下,要了解自我,要靠近源头,要接受信息,要往世界释放信号,我们与这五个部分链接越多,我们的能量就越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