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十公里,并不会像你想象中那样减肥。
健身界有个金句是“三分练,七分吃“。如果不改变饮食结构,单纯想要靠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是不太可能的。
运动:
【第一】:运动更消耗减肥意志力
如果只从实际生活的减肥效果看,单纯靠增加运动量来减肥效果是最差的 。
因为运动耗能挺少的,而且运动之后,胃口大开。如果饮食上依然偏好容易增肥的食物,运动后稍微补一顿,这次运动的耗能就全被抵消了,甚至算下来消耗量为负数,反而增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有吸收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才会变瘦。
-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7.7kcal相当于1g脂肪。
如果一周想要减去500g的脂肪,那就需要消耗3850kcal,平均每天是550kcal。
550大卡合算到运动上,如果速度是5公里/小时的话,相当于快走1小时左右。而550kcal也就相当于一份巨无霸汉堡,如果是搭配薯条的巨无霸汉堡套餐,那快走一小时的效能就抵不了吸收的能量,能瘦就怪了。
因为运动后的饥饿感比普通的时候更强烈,如果你这顿控制住了,但你的身体不会欺骗自己的,你就会在之后一日三餐里不自觉地多吃一点,把这一个汉堡,一盒薯条的热量均匀地增加到三顿饭里。
⚠️也就是说,你虽然克制了自己在运动之后瞬间的食欲,但还是容易在之后的饮食中吃过量。
⚠️如果你为了减肥,克制自己想吃的欲望,那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意志力,这无疑是增加了减肥的难度。因为饮食上的坏习惯导致了肥胖,现在不止要克服它,还要克服运动之后产生的饥饿感。
【第二】:身体会适应运动状态,脂肪消耗的情况会减弱
如果只看运动效果,大约一两个月同样的重复运动效果都会减弱,因为人体适应能力很强,同样节奏的快走在1个月之后,消耗脂肪的效率已经不如最开始那么高了。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的勤快,克服身体的舒适状态继续寻找运动的挑战。比如说把快走调整成多组的中速跑,或者是增加一些力量的肌肉的训练,这样让你的身体总是不适应,最终的效果就是增加消耗脂肪的效率,增加基础耗能。
这无疑也是更难的,因为让身体惯性的快走下去,肯定比更累的变速跑更是舒适。我们会贪恋舒适。
【第三】:体重数字不一定会变小
有运动的加入,尤其是力量型训练,会让身体逐渐强壮起来,这个过程会有肌肉纤维的合成。
肌肉当中的蛋白质,将会结合4倍重量的水。如果运动效果比较好,肌肉增长状况理想的话,体重可能不减反增。
如果体型没变化,或者是变的更瘦一些,而体重却增加,不用害怕,这其实是营养状况和身体状态好转的表现。
这就需要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以及相关的知识储备,知道这是好事儿。
但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只会觉得更加挫败。心想:“我都那么努力运动了,怎么就是减不下去!” 最终导致失落的放弃。
那我们到底要不要运动?
要,当然要!
即便没有数字表现上的减肥效果,可你依然会收获的非常非常多,你的身体各项指标都会增强,它的好处总是非常大的。
-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也让心血管更健康。
- 增加柔韧性,让你的关节更加灵活,减少损伤。
- 增加肌肉耐力,抗衰老。
饮食:
如果你的目标是成功的瘦下来,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需要在1-2年内维持总的热量摄入小于热量消耗。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想要变瘦,必须要学会辨别哪些吃了会长胖哪些不会。所以吃这件事,你必须学会。
会吃胖的饮食模式长什么样儿?
油炸、过咸;经常喝饮料、果汁;经常吃休闲零食;经常买火腿、午餐这些加工肉制品;经常点垃圾外卖;经常吃饭没规律;经常不喝水等。
这样的饮食没办法滋养出漂亮的皮肤、漂亮的身体。
吃不胖的饮食方法长什么样儿?
1、不盲目追求流行食品(椰子油、代餐粉、大麦若叶)。
2、不盲目消费保健品,更多的回归生活本身。
3、几乎不吃额外的添加糖。
4、每天的早餐也有蔬菜。
5、主食不仅仅有白米白面,还有粗杂粮。
6、每天或者每周都按照一定分量满足鱼肉蛋奶豆五大类食物的摄入。
7、每天都有300ml以上的牛奶。
这样的饮食既有饱腹感,又有营养。
那我如何从吃胖的饮食方法向吃不胖转变?
1、喜欢的零食、饮料,逐步减量,从每天喝改成一周2次,再到一周1次,逐步减量,直至戒掉。
2、同时警惕那些闻起来很香甜的食物。
3、学会看食品背后的营养标签,避免莫名其妙被动吃胖。
4、让目前的饮食模式,逐渐向211饮食法靠拢。做到心中有量,就能百吃不胖。
饮食中还有一个关键是要在心中有对分量的基本把握,做到时刻都知晓自己该吃的份量。
熟悉到这个程度的话,基本上这辈子都不太会胖了!因为总能量牢牢的被你掌控了!
运动和饮食,是健康的两个维度,缺一不可。此刻你保持坐姿多久了?站起来活动活动吧~
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欢迎留言哦~
我是田雪,中国注册营养师,欢迎关注【田雪】知乎号,让我们一起吃出健康,吃出漂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