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工中心刀具种类是怎么区分的?
加工中心的刀具种类很多,通常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1、从制造所采用的材料可分为:高速钢刀具、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超硬刀具。
2、从结构上可分为:
(1)整体式、镶嵌式。镶嵌式刀具可分为焊接式和机夹式两种。机夹式根据刀体结构不同,也可分为可转位和不转位。
(2)减振式、内冷式。内冷式即切削液通过刀体内部由喷口喷射到刀具的切削刃部,起到冷却刀具和工件,并冲走切屑的作用。另外,还有特殊型式刀具,如复合刀具,可逆螺纹刀具等。
3、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
(1)铣削刀具,包括面铣刀、立铣刀、模具铣刀、键槽铣刀、鼓形铣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了钻孔刀具、扩孔刀具、铰孔刀具、镗孔刀具等。
为了适应数控机床对刀具耐用、稳定、易调、可换等要求,近几年机夹式可转位刀具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数量上达到了整个数控刀具的30%~40%,金属切除量占总数的80%~90%。
二、刻刀的刻刀种类
刻刀是刻制剪纸的主要工具,刀片有斜尖和圆口两种。
斜尖刀片更适合刻制较精细些的剪纸,圆口刀片往往达到不了理想的效果。 1.普通碳钢刀。
2.碳素工具钢刀,用锉刀磨制的刻刀。
3.白钢刀,又称高速钢刀、锋钢刀,刀片较坚硬,更适用于初学者。一般用来做微雕、核雕的都使用白钢刀,经济实惠,使用顺手。
4.硬质合金刀,又叫钨钢刀。
三、加工中心刀具如何分类?
加工中心的刀具分类有很多种:
按刀柄的标准分类,常用的标准:BT、JT、ISO、DIN、HSK、CAT、CAPTO等
按用途分类:铣刀类、钻镗类、车刀类、等。
按规格分类:BT30、BT40、BT50、ISO60、HSK100等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分类,不同行业、不同机床还有更细的分类。
四、日本武士刀怎么分类的?
海贼王虚构的分类法,不是真实的。
这个是关于日本刀分类的正确标准
时代分按时代划分主要是:
上古刀(じょうことう,Jyoukotou):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以直刀为主,大刀等 一幅描绘江户时代制刀情景的版画,偶尔可见刀反。
古刀(こどう,Kodou):指庆长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时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新刀(しんとう,Shintou)庆长以后的刀。
新々刀(しんしんとう,Shinshintou):依据水心子正秀提倡所制作,使用古刀锻造法的刀,另有诸说,概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幕末时期的日本刀。
现代刀(げんだいとう,Gendaitou):也有诸说,概指1876年日本颁布废刀令以后所制刀。 昭和刀(しょうわとう,Syouwatou):作为美术刀剑的日本刀范畴外的一种,是主要用于军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种制法。
按形状划分
各种日本刀,摆放方向不同,是因为铭文凿刻的方向不同。
太刀(たち,Tachi):一般较刀为长,刀身弯度亦较高。太刀没有硬性规定的佩带方式,不过,为了方便骑兵抽刀砍杀地面上的敌人,太刀一般会以边锋朝下的方式佩带,并吊在腰带以下。日本刀都分正反面,太刀的正面是右面。铭的位置是关键,若切先上指,将刃视作刀剑的前方,太刀的铭就在刀身的右面。
毛抜形太刀:茎兼柄(つか,Tsuka)之功用的太刀,存在于由直刀到弯刀的过渡期。 小乌丸形太刀:从刃区到物打属镐造,锋为双刃。稍有弧度,是直刀到弯刀的过渡期的一种刀。 小太刀:长度比太刀稍短一些。
刀(かたな,Katana):又称打刀(うちかたな,Uchikatana) ,一般较太刀为短,刀身弯度亦较低。为求达到最快的拔刀速度,传统上刀会以边锋朝上的方式佩带,刀鞘插在腰带里。若切先上指,将刃视作刀剑的前方,铭就在刀身的左面。所以刀的正面也就是左面。
按现代分类指长铁度(刃长:切先到栋区的直线距离)60cm以上的刀。
胁差(わきざし,Wakizashi):又称胁指,指长度30cm以上60cm未満的刀。用于狭窄空间或破开铠甲。
短刀(たんとう,tantou):长度未満30cm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没有刀反的平造制法制成的刀,通称寸延也常被归为短刀。一般是非武士阶级用来防身的武器。
忍者刀:忍者专用日本刀。忍者刀比一般的刀短,便于携带。而且忍者刀跟平安时代以前的刀相似,刀身是直的,以便于徒步战斗或当成道具(如垫脚)使用。所以忍者刀刀锋相对于一般日本刀而言较钝。
按用途划分
日本刀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划分为节刀、仪刀、打刀、兵库锁太刀、守刀、胁差等。
按地域划分
日本刀以地域划分,可分为畿内及东南西北7道共65国。如畿内的大和、山城、河内、和泉、摄津等。东山道的近江、美浓、信浓、上野等。
按锻造特色划分
根据锻造特色,日本刀可分为26家派。如天国、古备前、千手院、丰前锻冶、菊地锻冶、法成寺锻冶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