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鲫鱼轻口鲫鱼漂如何选择?
一、浮漂的选择要点
材质建议使用芦苇浮漂,芦苇浮漂在几种材质中属于自重比较轻的,体积小吃铅稍大,这个是芦苇浮漂的优势。其实芦苇材质有不少缺点,比如材质本身不稳定,热胀冷缩系数较高,不太适合高温季节使用,容易出现稍微涨目的情况。芦苇材质本身比较细,难以做成吃铅较大的浮漂,这也导致不太适合夏秋季节野钓大鱼使用。但是冬季表现就好很多。
从漂相的角度来说建议使用瘦身浮漂,或者叫做细长身的浮漂,这样的浮漂横截面积更小,上下行都阻力更小,信号传递会更顺利一些,尤其适合轻微动作传递。在一些特殊鱼情下需要钓行程,往往需要使用行程时间更长的浮漂,漂身粗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漂身粗的浮漂下行缓慢更适合钓行程,枣核漂最为常用,所以不太建议冬季使用枣核漂。瘦身的浮漂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从漂尾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选择细硬尾的浮漂,这样的浮漂在相同大小的进食动作下漂相动作幅度会更大,有一定放大鱼口的效果。关于漂尾长短的选择建议选择不长的漂尾,因为漂尾短比漂尾长会更加灵敏一些,信号传递更加迅速。但是要注意漂尾一定要粗细合适,抛出去看不清楚漂尾,那鱼就没办法钓了。
从浮漂总体吃铅的角度来说自然是选择吃铅小的浮漂,因为吃铅小的浮漂灵敏度会更好一些。冬钓选用浮漂最大的误区也就在这里,吃铅小确实浮漂本身的灵敏度更高,但是并非吃铅越小钓组的灵敏度就一定要。吃铅大小也讲究合适,首先要能抛竿准,尤其是在有风的情况下,其次是要能够保证信号传递,能后拉紧水线才行。
二、调漂和漂相
调漂建议不钓灵,在找口的时候从不灵不钝开始找起。鱼进食动作轻,越是容易出现不能顺利就饵的情况,而钓灵是最影响就饵的,所以说不能钓灵。通常使用的调漂方法以钓目稍高于调目,或者钓目等于调目,或者钓目稍高于调目为主,一定要保证至少一个饵料完全躺底,而且钓目不能高,这样看漂相会明显很多。在钓组搭配合理,饵料好入口,浮漂选择得当,调漂方法合适的基础上,几乎有口就能中鱼。最为常见的漂相应该是小顿,小顶,都是中鱼率比较高的漂相。还有上下点动、左右晃动,也往往能中鱼。
冬季鱼口轻,一定要注意看漂,做到眼不离漂手不离竿。如果有漂相提竿不中鱼,可能是钓灵了不好就饵,或者是饵团大而且重,又或者是鱼钩过大。如果换饵发现居然有鱼,那肯定是钓钝了,冬季调漂一定要注意这时候鱼钩和饵料都很轻,钓目只能稍稍大于调目,否则铅坠就躺底了
冬季钓鲫鱼口轻调漂技巧
冬钓轻口鲫鱼的方法:
1.众所周知:冬季温度逐渐走低,势必会影响到水温下降。大鲫鱼的活动范围就会缩小,进食量也减少。那么找鲫鱼窝就体现在逐温上。作钓时线组搭配讲究要细、小、灵。比如:野钓水域1一3两之间鲫鱼。用0.8对0.4一0.5足够。鱼钩选袖2一3号。
无小杂鱼骚扰下,择灵敏度高的小号浮漂即:细长身漂型的细尾漂。因为,这种漂能放大吃口信号且漂相清晰。而铅坠轻饵料轻下沉速度就慢,更易起到诱鱼的作用。
2.如果在自然水域的坑钓。钓大鲫鱼时,线组搭配可1.0对0.6就行。打霜再冷时,就0.8对0.4一0.5,那时鱼活性更低了。鱼钩用袖3一4号或伊豆(红袖)4一5号就行。饵料比重要轻,浮漂选择要吃铅量1.5克左右的长脚长尾枣核身的漂宜。因为,如此搭配才能发挥出灵敏的作用。
3.打窝料量要少,饵料需轻且状态要好,味型对鱼口。最佳是麝香酒小米打窝。因为,鲫鱼费神的几粒几粒的吸食,但又吃不饱也不愿离开,就起到了留鱼久的作用。而用粉饵颗粒物打窝。打多了鲫鱼易吃饱,吃饱后就散开游走了。钓饵需轻且状态要好,即松紧雾化得当。味型需对鱼口,才能刺激鲫鱼开口食饵。
4.逗钓钓法为上,鱼口确定钓目。作钓中要使用逗钓钓法,以“死饵变活饵吸引鱼食饵。至于钓目,一定要随鱼口来上推下拉漂的目数来确定。通过浮漂上推下拉的钓目修整,改变双子线钩饵在水底的弯曲状态。直到中鱼的那一目黄金点。这就是常言道的抓口。
总之,除了其它的精细搭配。一定要记住:鱼口是千变万化的。这个小时好,并不代表下个小时就好。要及时跟随鱼口修整钓目抓口。因为,鱼口会随天气和气温与水温的影响或者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千万不要干等。钓鱼没有一成不变的钓目。或者一成不变的调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