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分别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24个节气。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1、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萝卜,则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2、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 长,长命百岁。
3、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护肝胆系统,预防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二、一年中的主要节气是什么
中国一年24节气
中国的24节气 一般指黄河一带
立春:2月4日前后,太阳达黄经315度,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太阳移至黄经330度。此时春去秋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3月5日(6日),太阳移至黄经345度。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太阳移至黄经6度,阳光直照赤道 ,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5度。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4月20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30度。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此时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 ,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7月7日前后,太阳达黄经105度,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23日前后,此时太阳已达120度,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8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135度,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达黄经165度,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80度,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寒露”节令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此时太阳达黄经210度。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冬至:每年11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为“立冬”季节。
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40度,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12月7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25度时,“大雪”节令开始。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270度时为“冬至”,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三、2二十四节气都有哪些,每个节气有哪些讲究?
“二十四节气”是由我国古代的人们以黄河流域的天象、以及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将太阳一年运动的轨迹均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中国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讲究,下面举例其中一些节气的讲究。
清明
清明节我们又称之为:踏青节、祭祖节等,因此在清明节当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祭司,这一天出门在外的游子们都会回到家乡去祭司已逝的亲人,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再就是踏青,去有山有水的旅游圣地一家人亲近自然享受一家团聚所带来的喜悦。
寒露
寒露时天气开始慢慢转凉,是秋收的好日子,东北的水稻,大豆,花生等一些农作物成熟,农民开始张罗起来割水稻,打大豆,热闹非凡。此外也是登高的好时节,天气由热转凉,亲朋好友的组织一起登高望远。
小雪
“小雪”节气我国有做腊肉习俗,由于小雪一到,气温急剧下降,不少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过年的时候可以吃上丰盛的年夜饭。除此之外“小雪”节气在农村,由于天气原因,外面的农活暂时休息,妇女开始做手工劳动,纺织,绣花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