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节气中秋天的节气有哪些?
秋季的六种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是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
2、处暑: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但处暑节气仍然会有短期的回热天气——“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9月之间,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3、白露:
白露,是秋季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亦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
4、秋分: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5、寒露: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6、霜降: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
俗语“霜降杀百草”,即表示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二、二十四节气中,秋天有六6个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还有什么
秋天6个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立秋
是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节气。虽然是立秋,然而炎热的天气必须过了处暑到白露时,才会转凉,换言之,从立秋开始,还会热大约三十天左右。
2、处暑
是农历七月的中气。“处”的意思是退隐,处暑的意思是炎热即将过去。处暑以后,秋天已然来临,天地间出现了肃杀之气,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这时是出征杀伐的最佳时期,既不会妨碍农事,也配合了秋天的气氛。
3、白露
是农历八月的节气,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因为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摄氏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摄氏度,两者之间的温差达十几摄氏度。
4、秋分
是农历八月的中气。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昼夜长短平均,气候也不冷不热,恰到好处,这一天正好是秋季九十天之半,故称之为秋分,过了这一天,夜晚就逐渐比白天长了。
5、寒露
是农历九月的节气,由于气温变冷,使水气遇冷凝结成露水,因此称之为寒露,此时已进入深秋时节,大地一片萧瑟的景象,寒气逼人,鸟不再叫,虫不再鸣,落叶满地。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
6、霜降
寒露之后第十五天就是霜降,这是九月的中气,长江以北此时秋气肃杀,温度渐冷,夜晚的露水遇冷凝结为薄霜后降落,因此称之为霜降。
二十四节气中,秋天有六6个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秋天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有帮助请好评!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三、二十四节气各代表什么?
24节气各自的特点如下:
春季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夏季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小满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江河满。
芒种:“芒种”是“忙种”的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便是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季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冬季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穿越我国,自西往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